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一章中的难点,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容易混淆.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深刻理解概念,仔细领会概念中每一个字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一、概念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点叫做中心对称点.中心对称图形上每一对对称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有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数学美”?法国数学家是这样分类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中心对称图形,外观很美,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素材.但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美,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主动去运用数学呢?我们也常常给学生讲一些数学趣事、史话,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都是暂时的,不能产生长久的效应.只有把数学美寓于课堂教学设计中,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于是,我们选择“中心对称图形”进行了尝试,学生和老师都找到了一些感受,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4.
1 教材分析 1.1 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的内容在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八年级(下)第二十章,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及其性质、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简单图案的设计与欣赏.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学习了图形与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数的认识已扩展到实数.通过学习“平移和旋转”,结合八年级(上)已学的“轴对称”,使学生对图形与变换中的全等变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渗透让学生用图形变换(此处指全等变换,下同)的视角考虑空间与图形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中心对称本原矩阵的本原指数的缺数段进行了完整的刻画.得到的主要结论是:n阶最小奇圈长为d的中心对称本原矩阵,其本原指数的缺数段为{n-(d-3)/2,n-2}.  相似文献   

6.
分析按轴对称的定义画图,判断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关键是能否找到“对称轴”与“对称中心”.①②画图如图2;③是轴对称图形,如图2;④对称中心是(0.5,0.5).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中考对“图形的变换”考查的热点是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相关的作法,以及折叠图形中的对称知识的运用技巧.这类问题既能给人一种美感,又往往具有一定趣味性.下面分类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这两部分内容,是初二《几何》中的一个难点.它们渗透了对折、旋转的变换思想,不易理解和接受.涉及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四个概念:轴对称,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理解上的误差,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不少同学误认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是一回事,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是一回事,轴对称与中心对称是一回事.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概念,走出误区呢?一、用类比的方法分清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有些概念是互相联系的,我们要学会把这些概念串联起来,进行类比,充分揭示它们之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要求 掌握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能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对称问题,能利用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设计图案,会解答折纸问题,掌握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本章知识分析 旋转包括图形的旋转,以及特殊的旋转——中心对称.本章和以前的“图形平移”、“轴对称变换”一起构成图形变换的系统,它们揭示了平面几何图形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圆》这一章概念较多,图形之间位置关系比较复杂.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圆的问题中常出现两个解的情况,这里把它称为“双解”问题.现就本章中出现的这类双解问题,分类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心对称     
注意 中心对称的概念针对的是两个图形.经常将两个中心对称的图形称为成中心对称.  相似文献   

13.
一中心对称是初中几何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对称的作图题又是中心对称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就作图题略举几例.以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1.原点弦与对称性 圆锥曲线都是轴对称图形,特别地,圆、椭圆和双曲线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当它们的中心在原点时,若其对应弦也过原点,则弦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相似文献   

15.
“对称性”是初中几何中的重要性质之一,对称分为辆对称和中心对称。  相似文献   

16.
转化图形的方法有等积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折叠变换等,其中等积变换是好方法、好“帮手”.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从面积的角度审视一些图形关系,通过面积的数量关系转化图形,借助中心对称进行剪拼,利用平行线实现等积变形转化图形,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有一些问题.看似无法入手.若能根据其特点.用中心对称的知识来解,不仅能快速、准确地解答.而且可以获得数学美的享受.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称性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德国数学家魏尔说:“美和对称紧密相连.”在中学数学中常有对称现象,既有几何中的轴对称、中心对称等空间对称,又有代数中的周期节奏和旋律的时间对称.函数与反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z对称,代数式化简时的共轭因子,实系数一元n次方程的虚根成对出现等对称.  相似文献   

19.
对勾函数是指形如,f(x)=ax+b/x的函数,其图像一般南成中心对称的两个“√”组成,形似耐克商标,又名“耐克函数”.它是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函数,利用它可以考查不等式、最值、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值域等问题,教材上没有讲述但考试却很喜欢考,所以要加以注意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平面解几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其中对称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点与点关于点的中心对称”“点与点关于直线的轴对称”,而第二种对称又能转化成第一种对称的形式.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求解对称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