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汉英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同,学习汉语者会产生很多偏误,语序偏误是错误频次最高的,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限定美国国籍,对其语序偏误进行的研究,分析语序偏误的类型、语序偏误原因,进而对第二语言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壮族地区的人说普通话时,由于受母语和本地汉语方言的影响,常常出现语序上的偏误,主要表现为:双宾语序的倒置,宾补语序的错位,状语位置的误移等。本文结合笔者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实例,简要分析这些语序偏误的具体表现,指出产生偏误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3.
于雅萱 《英语教师》2023,(2):176-178
介绍语法偏误及其类型,并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语序偏误、词类偏误和时态偏误。探索高中英语写作语法偏误的应对方式,即关注学生的写作心理、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英语写作模仿练习、改变写作批改方式、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知识、随机抽查修改后的作文中的感情色彩及丰富语言积累方式。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常常出现语序方面的偏误,影响了他们的语言面貌。汉维语是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正是这种在语序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造成了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语序偏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泰国学生汉语写作中汉字书写、标点符号使用、词汇运用、语法使用和语序等五个层面出发,对泰国碧武里皇家大学三十九名处于汉语初级阶段学生的39本作业与39篇作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后,发现他们在汉字书写方面偏误发生率最高,其次是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偏误,最后是汉语词汇偏误、语法偏误和语序的偏误。  相似文献   

6.
在藏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研究中,语序教学研究一直是个空白点。本文立足于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运用中介语偏误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藏族地区汉语普通话中介语语序偏误现象的定量、定性分析,归纳偏误类型及其成因,并据此提出了藏族地区汉语普通话语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本分析法对146名智障学生书面语中的897例句法偏误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句法偏误主要表现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和成分冗缺。其中,搭配不当主要体现为主谓、谓宾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主要体现为主谓、谓宾语序不当,且该问题存在跨障碍程度的稳定性;成分冗缺主要体现为主、谓、宾的冗缺,且该问题存在跨年级段的稳定性;高年级段学生的句式杂糅问题更为突出,含义不明问题存在跨年级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语序偏误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时最主要的一个偏误。本文针对泰国学生在偏正结构、能愿动词、时间地点、天气变化表达、常用字词等方面的偏误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总结了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印尼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包括句法成分缺失(遗漏)、语序错误、用词或搭配不当、误加、误用、否定错误等诸多类型,其中成分缺失和错序尤为突出,其原因是汉语和印尼语两种语言在语序和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别,极易给学生造成负迁移;另外汉语中助词、连词、副词等意义较虚的成分用法较复杂,学生难以掌握。这些成分是教师教学中应该着重讲解、训练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态作文语料库的语料作为研究材料,找出双宾句的偏误类型:泛化偏误、回避偏误和内部偏误。其中内部偏误分为语序偏误、多词和用词不当三类。根据不同的国别学生语料的对比分析.对双宾语句的习得情况进行研究。最后根据偏误的类型和习得情况对双宾语出现偏误的原因做出猜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在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教授中文专业学生过程中获得的材料,总结了乌克兰汉语初级水平学生词法和句法偏误。词法偏误有副词"都"的误用、连词"和"的误加、介词"往"的语序误用、量词的遗漏。句法偏误有状语语序的偏误、"先……,然后……"的偏误。造成这些语法偏误主要原因有汉俄语言差异及俄语负迁移影响;汉语学习过程中"过度泛化"的作用;教师疏于解释。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汉俄语言的差异性,及时纠正学生的偏误;总结语法条目用法,减少疏漏;针对不同偏误辅之以针对性的练习并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2.
多项定语语序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一问题:总结对外汉语多项定语语序规则;分析留学生汉语多项定语语序偏误情况;对比分析汉英多项定语语序;提出加强对外汉语多项定语语序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1992—2015年)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6—2019年)为语料来源,主要以德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偏误语料为例,对外国人习得汉语作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外国人习得汉语偏误主要有语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两种类型,其中语汇层面主要存在词语误用、多词、缺词等偏误,语法层面主要存在成分多余、成分残缺、句型错误和语序错误等偏误,且以语汇层面的词语误用和语法层面的语序错误最为典型.基于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视角分析,外国人习得汉语教学应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强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异颖 《考试周刊》2012,(30):26-27
多项修饰语在英语和汉语中使用广泛,但是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偏误大量存在。本文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语料进行收集、分类和分析,进而得出偏误产生原因,对英语多项修饰语语序的学习产生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国留学生在初级汉语习得中较难掌握的是虚词。虚词的偏误大致可分为四类:语序、缺失、赘余、误用。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习得虚词过程中产生的偏误,分析学生习得过程以及教学的难点重点,揭示了此阶段虚词偏误的成因,并提出了降低偏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初级水平日本学生"被"字句习得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得到各种偏误分布及比例。然后采用"偏误分析"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着重从"施受关系、标志词使用、谓语动词、语序、句式误代"五个方面对偏误语料进行具体归类研究,得出偏误类型,探讨学生的习得难点及先后顺序;并从语际干扰、教材语法点及操练形式安排、学生交际策略等方面对偏误成因进行探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作文语料中的名词偏误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语料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名词的句法偏误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分布广泛。名词句法偏误主要表现为词性的误用和语序不当两个方面。本文将结合语料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期待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词法是新疆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重点,但由于自身母语及各种因素限制,常出现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偏误,包括介词偏误、助词偏误、连词偏误和语气词偏误。介词偏误是由遗漏、误加、错序和误代造成的。助词偏误分为结构助词偏误和动态助词偏误,都是由遗漏、误加和泛用造成的,其中动态助词还存在位置不当的偏误。连词偏误和语气词偏误则是由遗漏和位置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来看初级阶段乌克兰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语序错误;句子成分的缺失或增加;用词不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出发,对泰国学生使用由"时候"构成的时间结构的偏误现象作了一些梳理,总结了偏误的类型,包括遗漏、误代和错序三类偏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