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王荣荣 《考试周刊》2015,(11):187-188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上自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这里的双语主要指民族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如何让民汉幼儿更好地交往,是双语幼儿园中一个重要话题。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新疆双语幼儿园中小班民、汉幼儿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从幼儿园环境创设、游戏及家园合作等方面促进民、汉幼儿的交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新疆双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制定双语教师教育培训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南疆维吾尔族中小学双语骨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了解他们对维语和汉语的态度以及交际情景中使用语言的态度。结果显示,双语教师对维语有很深的感情,也有较高的汉语接受度,大部分人在家庭中偏好使用维语,在其他社会交往中偏好使用维语或双语。  相似文献   

3.
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社会活动。礼仪产生于交际。是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建立和谐交往关系的必要条件。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相辅相成。当代外语教学中引人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价值追求的道德体验,不仅是一种关系,还是一种情境、一种氛围,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的道德境界.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中,生态家园中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价值起点,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交往关系;注重社会生活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共识,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关系的和谐;走进内心世界的道德体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根本,通过人内心世界的道德体验而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社会交往能力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从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合作性及幼儿运用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考察了目前城乡小班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发现城乡小班儿童社会交往能力普遍较差,需要教师在交往策略、语言交往能力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手语和汉语双语教育初探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本文描述中国手语和汉语双语教育的含义、两种模式和实施聋儿双语教育的基本条件。中国手语对聋儿早获得汉语语言、生活知识和交往经验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促进小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重视社会交往,学会文明交往,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自尊自重,不卑不亢,善于理解、尊重和帮助他人,并以真诚、谦和的态度来发展和保持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前英汉双语欢乐教育活动,采用电化教育手段,营造英汉双语语言环境,通过吟唱、律动、童谣表演等符合幼儿爱动及爱玩心理特点的教学形式,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良好文明行为规范的培养和身体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幼儿各种能力,帮助幼儿形成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对今后社会性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双语教学”是指教学语言除了母语以外,还用一门语言(这里主要指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它应包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师生交往等全部学校教育活动。上海于2001年开始启动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学的实验学校已经由最初的8所发展到现在的260所,双语教师由原来的50人发展到2500人,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由5000人发展到5.5万人,双语教学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从表面上看来蓬勃发展的小学双语教育,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其实现社会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交往特点和交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中运用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各门专业学科的教与学。引入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科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其国际沟通与交往能力,以适应全球化社会对国际型人才的需要。开展双语教学是全球化时代高等学校顺应教育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应该重视选择汉语语法研究中有特色的问题进行某一少数民族汉语语法习得的全面研究;重视选择汉语语法之外的有关汉语四项语言基本能力习得问题,就某一民族进行全面研究;重视少数民族聋人双语、三语教育问题研究;重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双语和谐关系的细节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交往理性主张交往实践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形式,人的交往活动是以语言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形成协调一致的规则和行动,达到和谐共处。其前提是主体表达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现代社会交往是"陌生人"社会的交往,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德性多样,这些对道德主体的交往理性提出了必然要求。道德教育应贯穿主体间性理念,引导受教育者学会道德判断,学会价值选择,以理解、协商与包容实现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4.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藏汉双语理科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通过历届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了甘肃藏汉双语理科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了大批的藏汉双语人才,为国家和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双语人才.为维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促进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幼儿期是社会交往开始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幼儿在交往过程中能否与他人、集体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成年后进入社会,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徐慧 《现代语文》2006,(7):32-33
引言: 语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恭维语的使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所说的恭维不是"为讨好而恭维",而是指社会交往中对人对事的一种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8.
儿童时期的交往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成人以后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交往,是人类交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成熟,儿童会有越来越多的语言交往需求。“捎口信”活动是一个能够加强亲子沟通、促进儿童语言交往的有效手段,它结合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现实存在的问题。基于开放性活动的实施理念,满足了儿童的交往需求,对儿童交往能力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工具,语言教育更是幼儿的基础教育,要让幼儿在想说、敢说、会说、喜欢说的同时得以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要注意运用科学、有效的语言教学模式对幼儿进行培养,让幼儿能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言的技能和语言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少数民族数学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自我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访谈,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整理受访教师讲述的教育故事,将藏汉双语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为:(1)正确的数学观持有者;(2)双语数学教学活动策划和指导者;(3)双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者;(4)双语言双文化具备者;(5)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者.其中渗透了语言文化、课堂教学、学科课程、教学研究、人际关系等提高藏汉双语数学教师角色认知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