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
大成拳练家何镜平先生在《聆听芗斋先生教诲纪实》中提到这样一段故事:五十年代,芗斋先生为个别弟子分别教功时,对教功的求力整体观和局部观的学术问题发生了争议。这一争议的焦点,在于芗斋先生认为,大成拳的练功求力,从整体出发求击的即是整力,有了整力,也就具备了局部各项力的要求。个别师兄则认为,如先从  相似文献   

2.
杨德茂先生在早年与吴式太极拳传人王茂斋老先生学习太极拳技,而且功夫修炼精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闻京城王芗斋老先生意拳风格新颖独特,功法大成,杨德茂先生特拜在老先生门下学习拳技,在两位老前辈精心培养教导下,得其拳学心法。杨德茂先生大成拳风格以柔顺、松整为特长,力量发出  相似文献   

3.
大成拳劲力     
李康 《武当》2003,(12):36-38
王芗斋先生搭手飞人的神技,张恩桐先生一触即发的功夫,常志朗先生“身上四把刀”,王选杰先生劲吐人跌,李荣玉先生发力如车撞,均得益于大成拳的劲力。 一、大成拳劲力之特点 大成拳劲力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冷、脆、快、重(透)、无断续、无方向、具体、受阻才发等八点。 冷。指发力非常突然,但绝非  相似文献   

4.
赵祯永 《精武》2004,(11):10-11
在王选杰先生生前拳术问答中,渗透着他对大成拳精髓的全面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拳学理论的创新,今日读来,仍觉沉实厚重,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
李秒丰 《精武》2004,(7):25-25
大成拳创立于上世纪40年代,王芗斋先生初创此拳时,始名为意拳,“大成拳”乃是先生功成名就之后,他人所赐,意即集各家之大成。开始,芗翁并不赞成,后姑且从之,遂阐发大成拳理论。然而,先生独步武林,却并非因大成拳,而是以正宗的形意拳真传而得名。先生教拳育人,培养了张恩桐、韩星樵、赵道新、姚宗勋、卜恩富、朱国福、王选等一大批杰出弟子,为中华武学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胥荣东 《精武》2003,(4):52-53
第一次见到选杰先生是在北京太庙,当时我正随王玉芳老师学习大成拳养生功法,她老人家用手一指,对我说:“那就是王选杰!‘‘语气中透着自豪。向不远处望去,只见选杰先生正在转圈踱步,形神潇洒,令人敬畏,身边带着的几名弟子,似乎随时准备动手,使人有不敢近前之感。那时我立刻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武术,而平时在影视及公园中所见的,不过是花架子而已,并马上产生了随选杰先生学习大成拳的念头。  相似文献   

7.
李康  李健 《武当》2003,(12)
一、泽井健一曾在日本创“太气拳”,请问其人其艺如何? 答:泽井健一先生的大成拳水平不错,但还不是真正的大成拳。因为他的基本功不符合大成拳的原则。譬如他练“太气拳”所站的浑元桩,两小臂的姿势是“沉肩坠肘”,而不是大成拳要求的“肩撑肘横”。再有,站桩时身体重心放在中间或偏前方,这样对技击没  相似文献   

8.
李居岱  张水寒 《武当》2003,(12):61-62
读了朱维汉先生的大作《谁是大成拳名家》(以下简称《谁》文)一文,颇有感触,一是《谁》文善于观察事物,敢于提出问题,且语出诚挚,别无所图,与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所作“弃文”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大成拳在发展传播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勿庸讳言的问题,亟待解决;三是《谁》文中有一些认识反映了为数不少的大成拳  相似文献   

9.
《精武》2009,(4)
王玉芳先生简介王玉芳先生是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之次女。王玉芳先生1919年生于北京,13岁开始随父意拳(大成拳)宗师王芗斋先生习拳练功,悉得芗老之心法,她精湛的武学造诣为国内外武术界所公认。她在继承和弘扬意拳(大成拳)的事业上,始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王玉芳先生的功法,深  相似文献   

10.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练大成拳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拳艺面目与神韵,这是林学伟先生拳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他在"大成拳教父"王选杰先生的拳法基础上,苦苦研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终于形成了个人的拳艺风格。据其师信阳大成拳家李照山先生介绍:林学伟的大成拳,元气淋漓有叱咤风云之势,拳意恣纵具空洞清虚之妙。他行拳走势时动静分明,巧拙互用,富有强烈的技击节奏感和浓厚的返婴寻天籁的意境。众所周知,李照山先生是王选杰先生的爱徒之一,多年来一直为弘扬大成拳而不遗余力。此番竭诚向本刊推荐其高徒,足见李先生的过人之处。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与一些整日在网络武林里扬已毁人,甚至连老师都敢踩在脚下的"武术家"们相比,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正如一位读者来信所说的一样,《精武》杂志是大成拳名扬海内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很多读者就是通过《精武》当年的大力报道,才结识了王选杰,走上了大成之路……《精武》创刊二十五年来,大成拳拳家在本刊是"高朋满座"。许多优秀的文章、上乘的技法都是通过《精武》的传递,给了莘莘学子。借采访林学伟的机会,本刊再次表示感谢大成拳界的热心朋友给予本刊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本刊衷心祝愿大成拳能够重振雄风,发生大变化,并愿在适当时机提供版面给大成传人搞一次"王选杰诞辰71周年庆典征文活动"协助大成拳的骄子们共同完成王选杰先生的心声与未尽的夙愿。  相似文献   

11.
《精武》2006,(1)
李照山师承第二代大成拳实战家王选杰先生。他功力深厚,为人诚恳, 教学经验丰富。他发表论文90多篇,他的武学事迹被多家杂志报导与宣传。中国教育、北京、山东、福建、重庆、河南等13家电视台在“搏击擂台——人物风云榜”栏目中对李先生进行了10余分钟专题报道。作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名家,李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函授班包括两本教材《大成拳高级养生法》、《大成拳技击教程》;两张光碟《中国大成拳上、下》。教材由李照山先生亲自编写与示范,内容丰富,安排合理,依法练习,无师自通!学期九个月。凡参加函授者:1.另赠光碟五张:《大成拳争力和浑元力》、《大成拳上乘推手法》、《照山谈搏击》、《大成拳健舞》、《专题片与李照山演练大成拳》。2.集中面授不收学费(每年7月15日),函授学费200元。不参加函授购碟者,每30元(购6张全套光碟者160元)。不论购碟多少,均赠专题片一张。  相似文献   

12.
吴宪民 《精武》2008,(5):14-16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练大成拳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拳艺面目与神韵,这是林学伟先生拳学艺术上的一大特点。他在“大成拳教父”王选杰先生的拳法基础上.苦苦研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终于形成了个人的拳艺风格。据其师信阳大成拳家李照山先生介绍:  相似文献   

13.
林学伟 《精武》2008,(5):17-18
从技击角度而言,大成拳是一种很实用的拳法。但由于其功法的独特,使人们往往不易认识它,以笔者为例可见一斑。我16岁时,被特招为特种侦察兵,20岁赴各地参加各类擂台赛。此间,还进入河南精武国术学校教练班进修三年。此后,曾利用多种机会以武会友,成绩颇佳。1995年去北京拜见了大成拳实战家王选杰先生,  相似文献   

14.
高臣  高贵 《精武》2002,(3):38-39
大成拳注重整体劲力在实战中的应用,而站桩是求得整力的必备条件,因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阐明了大成拳修习、应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静态均整和动态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笔者受业于李洪喜先生及师爷张恩贵老人,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对大成拳发力做一探讨,以供深爱此道者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臣  高贵 《精武》2003,(2):38-39
大成拳注重整体劲力在实战中的应用,而站桩是求得整力的必备条件,因此“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阐明了大成拳修习、应用的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静态均整和动态均整,才是真正掌握大成拳。笔者受业于李洪喜先生及师爷张恩贵老人,深感大成拳之博大精深,故就自身所得对大成拳发力做一探讨,以供深爱此道者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选杰先生,是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的高徒,中国当代著名搏击家。曾受聘干中国佛学院任武术教师、北京爱士搏击馆任总教练,现为中国王芗斋大成拳研究会会长。王选杰,现年55岁,北京人士,出生于书香世家。他自幼体弱多病,为祛病健身而走上了习武之路,曾随著名拳师何德泉先生学练弹腿,随跤坛名宿熊德山先生学练摔跤,还曾在北京华严寺,随月朗禅师学过禅学、气功和点穴疗法。月朗禅师不但是中国佛界名僧,也是武林高手。经过数年锻炼,王选杰不仅体质变强,在拳学方面,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王选杰得以接触大成拳,遂转而从大成门高手李永宗、杨德茂二先生学艺。大成拳,是中华武苑中的一枝奇葩,为著名拳术  相似文献   

17.
精武百杰     
《精武》2009,(3)
大成拳名师王建民大成拳名家王建民先生简介王建民先生,山东德州人,自幼习武,8岁开始学练形意拳,师从山东武术名家王子平。14岁拜在形意大师尚云祥之女尚芝荣门下,得尚门真传。后应征入伍,曾任侦察兵武术教官。复员后,投师于著名大成拳武术家王选杰先生。为求深造,毅然辞去公职,到北京住在师父家中,成为其晚年随身弟子,经常随大师外出  相似文献   

18.
李照山 《精武》2004,(10):19-19
在《大成拳论》中,王芗斋先生把大成拳的练习步骤分为站桩、试力、试声、自卫和技击桩法。如果把技击桩法归纳在站桩功法中,则主要有四个练习步骤。在现在流行的"七妙法门"中,站桩亦为首要功法。由此可见,站桩是大成拳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功法,但桩功的重要性,也误导了不少人。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曾听到一种怪论,即"桩功万能论",意思是只要练好桩功,就什么都有了,也能成为技击高手,你一出手,即可置人于死地。在此论调下,有人过分延长站桩时间。  相似文献   

19.
李康  李剑 《武当》2003,(12):57-58
王选杰先生,当代大成拳名家,武功卓著,多次击败国内外武林高手,是以实战称誉武坛的大成门代表人物。同时,他还在全面继承王芗斋先生拳学的基础上,将大成拳科学理论与我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精粹相结合,提出了“拳禅不二”的拳学主张,并以此为指导,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大成拳的“中兴之主”。  相似文献   

20.
《精武》2009,(4)
张树新简介张树新现任国际意拳(大成拳)研究会副主席。1978年开始学习意拳(大成拳)并遍访意拳(大成拳)名家。自1996年起追随王玉芳先生习练意拳(大成拳)。2002年11月16日,被王玉芳大师收为义子并赐名"承芳",意为"承我拳学,继往开来",并立为衣钵传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