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路新生 《中国文化》2014,(1):143-149
2013年年底,我赴台湾中研院文哲所、近代史所开会并访学,有机会再次与张寿安教授晤面,承她送我两部周昌龙先生的着作:《新思潮与传统--五四思想史论集》、《超越西潮:胡适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2.
郑晓江 《寻根》2005,(5):122-128
2005年3月我接到台湾吴凤技术学院纪洁芳教授发出的“亚太地区生命教育教学研讨会”的邀请函,由此展开了我第四次赴台演讲生死问题的旅途。  相似文献   

3.
郑晓江 《寻根》2005,(4):99-111
1998年,也是金秋十月,我应佛光大学南华管理学院生死学研究所之邀,赴台参加“哲学、宗教与生死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讲学一周。分别一年,原生死学研究所所长钮则诚教授已升任教务长,接其位的是尉迟淦教授,他拿着我在台湾出版的《生死智慧》一书,  相似文献   

4.
去年一月我应邀访问台湾。欢乐的笑容,熟悉的乡音,家庭式的会晤,坦诚的交流,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两岸相隔虽近50载,但民族之情,国家之情,文化之情,语言之情,始终把两岸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中华巨龙的腾飞始终是两岸人民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台湾民主基金会执行长高辉教授在发给我的邀请信中,写下了“共创中国人的世纪”这样的语言,令我激动不已。今天我翻阅当年的台湾《中国时报》,始知早在本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就预言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当时中国人民正处在列强侵略和清王朝腐败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这个预言恐…  相似文献   

5.
宋全忠 《寻根》2013,(3):100-101
豫剧于上世纪40年代末传入台湾,直到1990年两岸豫剧才开始交流,联袂演出。台湾豫剧是由"台湾豫剧开山祖师""台湾国宝级艺术大师"张岫云女士带去的。张岫云1929年出生于河南临颍县张营村,8岁接受豫剧启蒙教育,16岁时以"万丽云"的艺名在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新加坡举行了以“儒学与新世纪的人类社会”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新加坡儒学会主办,与会学来自中、美、英、韩、新、马、泰、越、印等九个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共计120余人,提交论50余篇。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戴琏璋教授、香港大学赵令扬教授等名学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作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7.
2010年2月21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各类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传播同一条消息:“我国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长张仃因病医治无效,于21日上午10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在人们为国家与民族痛失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同时,我更因为张仃先生与《中外文化交流》杂志一段鲜为人知故事而心潮澎湃,难以安宁。  相似文献   

8.
《中外文化交流》2009,(2):88-88
“台湾佛教美术”丛书全套书共3册,包括①供像篇;②绘画篇;③建筑篇。 本书作者陈清香教授为身兼“学术”、“田野”双重身份的研究学者,从事佛教美术研究近40年,不但考察全世界的佛教史迹,足迹更遍台湾佛教名所,是专门研究台湾佛教美术的著名专家。该《绘画篇》主要叙述的是台湾自清代至当代的佛教绘画发展,内容分析历代画人、画题、画迹与画风。  相似文献   

9.
关于“台湾文化”的话题,现在是越来越多了。然而,究竟台湾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台湾文化的历史又是如何,似乎尚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似乎台湾文化就是;邓丽君式的流行歌曲十琼瑶式的言情小说十林青霞式的电视连续剧。这样来理解台湾文化,当然是太狭隘了。现在发现的最早台湾的文化为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其遗址有1968年发现的台湾东海岸的长滨乡八仙洞和1970年发现的台南左镇乡的“左镇人”头骨化石。包括参与率领发掘考察这两个遗址的台湾宋文熏教授在内的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长滨文化是由华南传进的。根…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一瞥     
王元化 《寻根》2001,(3):36-45
这一组日记是纪1998年的台湾之行。我是应台湾“联合报系化基金会”之邀访台的。行程不满十天。我去那里作了演讲,也进行了参观访问,最后还抽出一天多时间到花莲游览。这是我第一次到台湾对于那里的匆匆一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童年的春天     
我不是植物学家,但是很久以来,我总觉得收集花草是一种快乐。我喜欢碰见自己不认识的植物,然后借助书本来识别它,等到下一次我在路边看到它摇曳弄姿,我便能叫出它的名字了。倘若发现的是稀有植物,那就更令我开心了。大自然这伟大的艺术家,在这个大千世界中创造出了普普通通的花  相似文献   

15.
I was born in Gouliang Village, Fenghuang County, Hunan Province, which is dubbed as the "First Miao People Village of Western Hunan". But I have been more fascinated by my second hometown, Langde Village in Leisha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which is known as the hometown of folk arts of China and one of the 100 most unique museums of China. The village was proclaimed as a key heritage site under state-level protection in 2001, included in the candidate list fo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nomination in 2006, awarded the title of "China Landscape Village" in 2007 and hosted Olympic torch relay in 2008. Over the past 25 years, I visited this beautiful village for more than 100 times.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礼物     
罗纯 《世界文化》2013,(11):F0002-F0002,1
我是在一个小镇子上长大的,从小学到我家,只要步行十分钟。在还不算久远的那个年代,孩子们都可以中午回家吃饭,有妈妈们在家等着他们。对今天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奢侈,但那时的我并不这样觉得。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当妈妈就是要做三明治、要看孩子画画、要陪着孩子做作业。我妈妈非常聪明干练,在我出生之前她有自己的事业,早晚也要回归职场,但我从没怀疑过这位职业女性竟会在我上小学那几年,几乎天天陪我吃午餐。  相似文献   

18.
瞬间回忆     
又是一个雨夜,雨线密密地交织着。在马路的转角,一个路灯的下面,有一个公共汽车站。而我,一个人,在这里,撑着伞。凄冷的雨夜,再加上孤零零的我,就更加觉得雨夜的凄凉、冷漠。雨越下越大,我的心也好像注满了这雨水,越发地沉重了。车子就是迟迟不见。焦急的等待中,糟糕的天气下,心情变得很坏。“嗒、嗒、嗒、嗒……”忽然一阵急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转身一看,我的身边已多了一个等车的女孩。上身一件白色的衬衫,下身一条黑色的短裙。在夜色的掩映下,黑与白显得更加分明。我不由多看了她几眼,而她显然也注意到了我,我们对视,但谁也没有开口,…  相似文献   

19.
20.
记忆漫步     
水静静地向东流淌,上面浮动的雾气缓缓地向四处打散着,整个河岸像一只大船,朝着反方向游移。河边的垂柳,还有那一片老槐,荡在空气中的是甜甜的兰花香。是她教我辨出这种气味,伴随着,伴随着,我无法不想起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