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历,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具备博而精的知识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对语言学科知识达到精的程度。学生的问题,同行的疑难应该难不住我们才行。优秀的语文老师头脑中就应该有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的内容。像一本活字典一样,基本的汉字会写会解释,易混淆的汉字会读会辨析,经典的文言句子知道出处,会翻译,能应用。文学史上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都能对号入座。语文专业知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什么?当我扪心自问时,我却一时找不出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曾经以为她是认认真真带领着学生读好每一篇课文;曾经以为她是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曾经以为她是热爱语言的情感,运用语言的习惯……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她有着极度灿烂的历史,每一个人关于语文都会有自己的解读,每一个语文教师都  相似文献   

3.
教学语言既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直接决定着语文课堂的本色。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于语言美的敏感性,这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诚然,语文课堂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场所,当我们抱怨学生语言不够滋润、不够华美、不够丰富时,不妨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纯美的、艺术的、动情的,我们应该让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回归语文本色。  相似文献   

4.
教学语言良好地发挥能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祖先创造并传递下来的文明成果,每一个汉字本身具有理性的,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其字形、字音、字义都与中国文化紧密相关。如果将汉字的起源知识运用在平时的字词教学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字词意义的理解,减少错别字的书写,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观察力,加强分析表达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和祖国文化的热爱。实践中,我们遵循三原则,探索"汉字教学五步法""文言文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认识汉字、运用汉字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和祖国文化的热爱,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文质兼美一直是语文教材选文的标准,其中一词一句一物一景,字字皆美,处处关情,读到关键处,总能令人目醉神迷、击节称赏。这便是语文之美。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语文的美丽内核,讲出语文的文学美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拥有美好心灵。1.领会汉字之美——把握汉字特点,激发母语情结。语文教师可以从汉字教学做起,一方面传承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化,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母语学习的热情与热爱。汉字是音形义的集合体,最为直观的是其字形之美,点、横、  相似文献   

7.
唐春连 《广西教育》2014,(45):91-91
正语文是一门语言科学,其实用性表现在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自如表述出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少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常常出现辞不达意、表述不清的情况:一是对叙述内容不够了解、没有条理;二是表述的结果与主观意愿不相一致;三是词汇贫乏、语言啰嗦、较多口头语;四是声音不够清晰等。一、"表述不清"的的成因分析"表述不清"的现象折射出教师语言教学理念的落后及语言教学研究的不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汉字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也是值得重视。汉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也能在课堂中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从当前教师自身的汉字文化素养、学生的汉字学习意识、课堂教学内容重点偏向等情况来看,中学课堂对汉字教学的重视不够。促进中学语文汉字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一是教师自身具备汉字文化意识;二是课堂中注重汉字文化的渗透与讲解;三是切实体验汉字的发展过程。通过提升汉字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来促进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也是贯穿语文教学中的主线.只有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作为一位热爱朗诵的语文教师,我深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感悟情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教好物理课,仅精通物理学科各部分、各层次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在物理教学中还往往会涉及到各学科的知识,尤其是语文知识。物理这门学科是人类在掌握了语言这个基本工具后,逐渐独立完善并发展起来的。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对物理知识的教与学,都需要有较高的语文知识。理科学生大有重理轻文的偏科倾向,而当他们遇到叙述较长的题目时,就表现出对题意理解不清,把握不准,才觉得自己语文知识的欠缺。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果能重视物理课教学中语文知识的应用,不仅有助于纠正学生的偏科倾向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那么如何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呢?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习作是生活的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学生的习作材料大多数是学生看过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系密切,加强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从热爱语文、热爱学生、丰厚语文功底、提高课堂艺术等方面去提高自身素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才可能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3.
流利畅达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打铁先须自身硬,对语文教师来说,有意识地磨励自己的语言,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品格,逐步掌握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做一个“会说话”的教师,以求对学生有良好的示范性。如果语文教师以娴熟自如、优美动听的语言讲课,那么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得到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大增。语文教师锤炼语言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呢?  相似文献   

14.
对文本的理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阵地。你真正读懂文本了吗?你真正把握文本了吗?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这样叩问自己。当我们在教学上感到迷惘时,我们首先应该反思的是,自己是不是找到  相似文献   

15.
当教学呼唤主体性的回归,倡导精彩的预设与动态的生成,要求真实化的教学设计时,我们把目光都投向了我们的学生,似乎学生的个性化就代表着教学的最优化,学生的语言发展就是语文课堂的成功.于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便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中完成.新课标让我们想方设法为学生做些什么,但是我们在做的同时却把自己给忘记了,忘了自己是一名教师,忘了自己也是教材的读者.当我们带领学生去审视教材时,我们自己有没有审视、解读过教材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过多关注通过设计让学生来更多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应是看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讲究艺术性、是否有魅力。优美的语言给人以享受,呈现无穷的魅力。教师的课堂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能让自己的语言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应把对学生的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溢于自己的言行;就像演员的台词一样,不但要符合剧情,更要能让人听懂,教师的语言应通俗而易懂;当课堂气氛不够热闹时,教师应学会幽默,幽默的教师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17.
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在课堂中,教师本应教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引导其融入自身情感理解文章,但往往课堂上老师的死板教学使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程度大打折扣,这时,情境教学就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能使学生重拾对语文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首先,呼唤人文精神。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笔者认为:其一,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就是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若能厚积薄发,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其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咏、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三,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小学生对作文无从着手,教师对作文教学迷茫的情况,我就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感悟,以下水作文为载体,从时段随机化、形式多样化、语言儿童化三方面对如何利用下水作文进行作文指导阐述自己的观点. 如果你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那么你一定是一位出色的作文指导能手,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教学,就像音乐教师要唱歌给学生听,美术老师要画出画供学生参照一样,你也应该写出一手好文章,这是分内之事.《教师法》中有这样明确的规定:老师应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写作的好手.要使学生"昭昭",我们老师自己怎么可以"昏昏"呢?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不仅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要上好一堂作文课,首先要做到胸有成竹,从作文的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进行布局,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水试一试深浅,亲身感受一番,带学生一程,让学生产生共鸣.这样不但能把握作文课的主动权,也能让学生把你当做朋友,成为他们的学习伙伴,使他们爱上作文,敢于作文,并体味到作文成功带来的快乐.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下水作文呢?  相似文献   

20.
一、全盲生汉字教学的必要性一般来说,在视障学校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针对低视力的学生。由于全盲生主要使用盲文,因此较少针对他们开展汉字教学。由于教学时间紧张,盲文又是拼音文字,因此视障学校教师一般对汉字教学都不够重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笔者认为,在使用盲文的全盲生中开展汉字教学十分必要。1.汉字教学是全盲生阅读、理解现代汉语文本的基础汉字有字形,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多数偏旁部首都承载着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