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小说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别具一格,脍炙人口,结尾有如电光一闪,瞬间就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在惊愕之余还久久沉浸在对作品的回味之中。其艺术技巧被誉为“欧·亨利手法”而风靡世界文坛。毛姆(1874—1965)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比欧·亨利迟生十二年。这两位文学大师。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但其作品在奇特构思、巧设悬念、含蓄幽默等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就谈谈毛姆的《全懂先生》和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这两篇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2.
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是一位获普利策奖的美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把他和托马斯·品钦、唐·德里罗、菲利普·罗斯一起,列为当代美国最主要的四大小说家。《骏马》、《穿越》、《平原上的城市》构成了科马克·麦卡锡的"边境三部曲"。在三部小说中,麦卡锡记述了两名年轻的牛仔少年在美国西南部与墨西哥边境的生活状况。为了寻求理想的天堂,他们盘旋于世界的边缘。《边境三部曲》中充满了悲痛与荒诞,是一部精妙的美国边境挽歌。  相似文献   

3.
1967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发表,无疑是在拉丁美洲文坛上引起了一场“地震”。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智利作家聂鲁达称赞《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美国评论家约翰·巴思说:《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就如同《唐·吉诃德》、《伟大前程》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样,引人入胜。”1982年马尔克斯主要因《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现已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发行一千  相似文献   

4.
享誉世界文坛的《呼啸山庄》、《简·爱》和《安格尼斯·格雷》,是三部清丽凄婉、催人泪下的作品,它们竟出自同一家庭的三姐妹手中,令人感叹不已。然  相似文献   

5.
约翰·厄普代克(1932~),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曾于1964年、1987年两次获得全国图书奖,1982年获普利策奖。他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背景大都安排在家乡宾夕法尼亚的小城镇上,写的都是中产阶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与家庭琐事,从中反映出美国精神文明的现况与实质。作品细腻,抒情流畅,风格精致优雅,以"兔子四部曲"饮誉文坛。被誉为"美国中产阶级风尚的经典史诗性作品"的"兔子四部曲",为美国文学留下了一个难忘的人物形象:兔子哈里。作家从1960年发表的《兔子,跑吧》开始,每隔10年,就会推出一部:《兔子归来》(1970年)、《兔子富了》(1981年)、《兔子安息了》(1990年)。这四部作品描绘了中心人物哈里·安斯特罗姆从26岁到55岁的人生历程。小说折射出上世纪四十多年间美国社会的变迁:50年代的保守、60年代的动荡、70年代的平庸、80年代的价值消亡。对于约翰·厄普代克而言,创作灵感是源源不断的,尽管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始终坚持创作,发表于今年的小说《父亲的眼泪》,让我们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带给了我们情感的震撼。  相似文献   

6.
菲利普·罗思的处女作《再见吧,哥伦布》,于1959年出版,当年即获得豪斯顿·密弗林文学奖,并于1960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这部作品不仅使他一举成名,而且还奠定了他在当今美国文坛上引人注目的地位。他的主要作品还有:《放任》、《当她是好女人的时候》、《波特诺的怨诉》、《乳房》、《伟大的美国小说》、《我的男人生涯》、《情欲教授》、《鬼作家》等。 罗思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曾就读于新泽西大学的分校罗特格学院。他于1954年毕业  相似文献   

7.
李丽 《现代语文》2006,(9):91-9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简称《哈克》)是十九世纪美国伟大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曾被厄内斯特·海明威评价为:“它是我们至今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作品。现代所有的美国文学作品都起源于这部书。以前没有一部作品,今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作品会像它一样优秀。”(转引自王长荣,1996:26)。书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生动地讲述了美国内战前十三岁的主人公哈克贝利·费恩(简称“哈克”)不甘社会循规蹈矩的“教化”,和黑奴吉姆逃亡到密西西比的历险故事。作品对主人公哈克的描述有血有肉、生动逼真,而且寓意深刻。在实用的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指引下,我们…  相似文献   

8.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1896—1940)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于美国文坛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1925)深刻地表现了年轻一代心目中“美国梦”的破灭.小说成功地运用一系列象征性描写和完美的写作技巧对二十年代繁华背后令青年一代感到空虚、迷惘的美国社会作了生动的叙述。这些象征自然地贯穿于小说情节之中,每一个细节都与小说主题密切相关,使作品情节紧凑,语言生动形象,引人浮想联翩,同时也使主题获得了深度.  相似文献   

9.
欧美文学史上三位不同国度,不同流派的女性作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写进了一位疯女性,这就是活跃于十九世纪文坛的法国的乔治·桑、英国的夏洛蒂·勃朗特和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美国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波金斯·吉尔曼,她们分别在《安吉堡的磨工》、《简·爱》、《黄色糊墙纸》中,塑造了布芮可里伦、伯莎·梅森和身为人妻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我”的形象。这三个疯女性的出现,决不是出于女性作家的“奇怪的幻想”,也不是因为“情节剧式的夸张格调”的需要,而是妇女解放的历史要求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反映,她们身上都表现着强烈的妇女意识,她们是妇女解放的执着追求者和牺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文学界最富争议的事件,大概是美国全国图书基金会(TheNationalBookFoundation)于2003年11月19日授予斯蒂芬·金(StephenKing)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章。斯蒂芬·金1947年9月21日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有超过70部电影和电视节目取材自他的作品。例如《魔女嘉莉》(Carrie)、《闪灵》(TheShining)、《热泪伤痕》(DoloresClaiborne)、《危情十日》(Misery)、《肖申克的救赎》(TheShawshankRedemption)、《绿里》(TheGreenMile)。这些闪光的名字,建起了属于斯蒂芬·金的电影王国,而他,正如他的名字那样,是这个王国的国王。  相似文献   

11.
对于简·奥斯丁的作品 ,批评界讨论最多的是《傲慢与偏见》 ,《理智与情感》这两部作品 ,而对《诺桑觉寺》涉及极少 ,其实《诺桑觉寺》这部作品在简·奥斯丁的六部作品当中应该享有很重要的一个位置 ,因为它不仅再次演绎了经典的爱情与婚姻故事 ,更是巧妙的讽刺了当时在英国文坛风靡一时的感伤小说 ,尤其是哥特小说 ,以自己的实践 ,再次强调了理性和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2.
《荒原》──“人间地狱”中人类自救的再创神话谢占杰本世纪20年代初,艾略特发表了他的代表作《荒原》,这个作品象一颗重磅炮弹,震动了西方文坛,一下子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攻击它,如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认为,它是作者给英美文学界带来的“一大祸害”...  相似文献   

13.
威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的伟大女作家。凯瑟以美国西部边疆生活为背景 ,创作了一系列内布拉斯加小说。《啊 ,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就是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中的两部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的作品 ,也是凯瑟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 ,凯瑟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 ,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 ,成功地塑造了两位纯朴、高大的女性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4.
奖项获奖者国籍年龄主要贡献文学奖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奥地利57在《我们都是诱饵,宝贝儿!》、《精彩,精彩的年代》和《钢琴教师》等一系列作品中,展现了一个充满暴力和屈从、尔虞我诈的无情世界。她用超凡的语言“揭示了社会陈腐思想及其巨大禁锢力的荒谬”。生理学医学奖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58发现了一个大约含有1000个不同基因(占我们基因总数的3%)的大基因族,它们产生了同等数量的嗅觉受体类型,这些受体帮助人们确定闻到的气味。琳达·马克(女)美国57弗兰克·维尔切克美国53物理学奖戴维·格罗斯美国63他们在1973年公布的发现,导…  相似文献   

15.
《马丁·伊登》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史上极具影响的两部巨作,本文就作品中两位主人公形象的相似和相异处进行比较,揭示出美国二十世纪人们狂热追求“美国梦”的失败这一主题以及它所表达的更深的涵义  相似文献   

16.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J.D.Salinger)(1919—)以他至今为止唯一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15年)闻名于美国当代文坛,被誉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塞林格这位犹太籍作家有着与主人公相似的少年生活及成名后神秘传奇的遁世生活引人注目,更主要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的美国青年,……三十年来,美国历年的一批批中学生、大学生没有一个不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究塞林格以非浩翰巨制的小说而走红美国名闻国际,甚至成为美国许多学校的必读物,自有其新颖独特之外,本文试就这部小说的思想、艺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其中以描写曼哈顿市民生活的作品最为著名,这使得欧·亨利又享有“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之称。欧·亨利一生共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分别收入《白菜与国王》《四百万》《西部之心》《市声》和《滚石》等小说集,其中《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爱的牺牲》《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等名篇,使他获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Bar-nesNoble)旗下的《图书》(Book)杂志在其最新的合刊中,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20本书”。1.托马斯·潘恩:《常识》(1776年)2.玛丽·伍斯托克拉夫:《女权辩》(1792年)3.《摩门经》(1830年)4.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美国奴隶道格拉斯生平自述》(1845年)5.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6.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1852年)7.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1855年)8.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1900年)。9.小托马斯·狄克逊:《同族人》(1905年)10.厄普顿·辛克莱尔:《屠场》(1906年)11.约翰…  相似文献   

19.
195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位蜚声法国文坛的当代著名作家,而他的代表作《苔蕾丝·德斯盖鲁》在法国更是家喻户晓的作品,现就《苔蕾丝·德斯盖鲁》的艺术表现手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苔蕾丝·德斯盖鲁》是莫里亚克于1927年发表的一部中篇,这是作者用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手法,以法国波尔多农村土地资产阶级的家庭悲剧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女主人公苔蕾丝豆蔻年华时感情丰富、耽于幻想,生活在陈腐、滞闷的氛围中,渴望真正  相似文献   

20.
自柯南道尔于 1886年发表了《血字的研究》,在他笔下就诞生了一位集冷静、严谨、博学、睿智于一身的天才犯罪学家──福尔摩斯。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诞生于威尔基·柯林斯与爱伦·坡两位推理悬念小说大师的作品之后。虽然柯南道尔受两位大师影响颇深,但他的小说却与两位大师的作品风格迥异,这也正使他成为了推理小说界的另一位大师。威尔基·柯林斯的小说,偏重故事情节却忽略推理过程本身;爱伦·坡的小说将推理过程过于学术化,使之复杂、乏味,令一般读者难以理解,大大削弱了小说的吸引力。而《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