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价值观、学生观上的本质区别.因此,牢固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期话题围绕“怎样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讨论,旨在唤起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传统的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进行再认识,从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传统的以选拔人才为教育目的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  相似文献   

4.
周广丽 《甘肃教育》2007,(12X):44-44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吕莹莹 《考试周刊》2009,(46):163-164
《历史课程标准》一切以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本,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极具创新精神又具有操作可行性的教育目标.并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定位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意义,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难点。本文作者就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费安庆 《甘肃教育》2005,(10):62-62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体育观,力争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确立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观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包括知识、技术、技能、体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终身体育观。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爱好、习惯和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要更新课程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与时俱进,转变课程思想,建立现代课程理念,既是当前改革的主导,也是今后改革的先导。课程的改革必然有一些全新的理念反映到课程制度中。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而课程改革又是达向这个目标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课程教材改革,必须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性,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全面、和谐的教育。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价值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相结合,并使之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全体学生发展的课程观。新…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首先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发展学生潜能,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为目标,实现学生个性的创新,进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要做到这些,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任何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出发点的确立,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且最终决定着教…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刘广茫 《山东教育》2002,(16):29-29
当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创新教育下的小学教师要做到“四要”。一要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的观念。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重教法轻学法、重传授轻启发”的传统教学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被社会承认和接受,但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则需要一个相当长时期的认识与实践过程。几年来,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我们觉得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因此,转变观念应从育人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入手,把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三大要素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一是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我们应当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把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全面发展上,使学生不仅拥有高水平的智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已为广大教师所认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教师面临的一顶重要任务。对此,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来思考和探索: 一、树立创新教育的教育观念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显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创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学生观、教学观,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申,教师要从“应试…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推广,不仅引发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也给教育的价值观、人才观赋予了全新的释义。学生观是教育者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观,是开展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科学的学生观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宗旨,这就要求教育者树立崭新的,基于每个个体全面、健康发展的科学的学生观,从而使教育活动有“据”可依。在传统学生观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等都隐喻学生是教育的被动接受体,是无生命的、被批量生产的、规格整齐划一的…  相似文献   

15.
一.端正办学思想。是全面提高办学效益的有力保证。有人认为,高中升学压力大,对能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感到困惑。针对这种想法,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1997年我校提出了“两全”、“两个努力”、“一个争创”。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科学管理,励精图治,争创一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出了“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本,为学生终生负责”的教育管理思想。树立新的学生观,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生存”的学生发展目标。把办学目标定位在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且学有所长、具有健康心理品质的高素质人才上。这样的办学指导思想、管理思想和新的学生观,使学校很快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普通高中管理先进校”、“赤峰市普通高中管理示范学校”和“自治区贯彻体育卫生艺术两个条例先进校”,2002年被赤峰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赤峰名学校”,2003年被评为“赤峰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学生观     
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为目标,实现学生个性的创新,进而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要做到这些,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一、树立新的教育观 班主任应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树立新的素质教育观。在具体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再把智育看成教育的惟一目标,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超级女声”现象为学校教育提供一个难得的反观题材。反思目前的学校教育,我们发现它与素质教育相距甚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价值观、教育对象观和实施时没能体现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教育。因而需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用完整教育来培养完整的人。真正的审美教育、休闲教育在学校的缺失,是“超级女声”现象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影响和改变着当代教育的方法、过程及结果,最为明显的就是推动了教育思想的转型:在教育主体上,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在教学质量观上,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在学生发展观上,从“课堂讲授中心”走向“活动构建为本”。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注重培养综合性人才、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模式才是现代教育。而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并非对立的,在肯定现代教育模式的同时,决不能全盘抹杀传统教育。真正的现代教育,应该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优秀传统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多渠道的培养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最基本的方法。即要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学科教学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要摒弃“标准件型”的人才观、教育观 ,树立“尊重个性 ,发展所长”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把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着重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