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班主任在教学方面,除了要教好自己所任的课务外,还要联系各科老师,共同提高本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我是怎样教育学生学好功课的呢? 每当开始接受一个班级时,总要向原班主任了解一下这一班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长对子女学习关心的情况,作为加强教育的依据。例如上学期我担任六年领班主任,开学初了解到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就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在中队里,开展了“为祖国而学习”的活动,中队委员会请学生吴成保介绍学习上的经验和教训。他说:“我过去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是爸爸妈妈叫我来上学的。因此,学习时碰到困难,怕动脑筋。做算术作业就干脆拿别人的抄。这样,我的成绩一天天差下去,终于在五年级时留了级。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类师范学校的学生中,数学科的成绩呈“中、下”状态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大,这是为什么?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呢?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查研究,了解到数学成绩呈“中、下”状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基础不牢。有些学生在初中时数学的基础知识没有学好,对一些图象不认识,对一些概念不清楚,对一些定理不理解等等,这样在学新知识时,就出现了“断点”和“卡壳”现象,所以影响了学习。二是兴趣不浓。有些学生从小就喜欢“弹弹唱唱”、“蹦蹦跳跳”、“写写画画”,所以才考艺术类学校。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时没有兴…  相似文献   

3.
近半年来,我到一些职业学校及走读中专听数学课,发现多数学生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思想,不重视教学课的学习。学店员专业的学生说:我以后会站柜台就行了。何必学数学?学烹调专业的学生说:我来是学炒菜的,学那么多数学干什么?在普通中学中也有一些学生不重视数学课的学习。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学习的目的性越明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我们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很不明确的,所以没有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想学好数学,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和成绩,除了要具备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直观想象能力以及模型构建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部分初中生虽然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做”得很出色,遇到任何数学问题都能够快速求解出最后的答案,但是“说”的能力要逊色许多,尤其在表达解题过程、表述个人观点时,常常出现思路不清晰、语言不连贯、表述不通顺的情况,为此,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对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而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清、说透”,为数学成绩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反思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长期以来运用“题海战术”谋求良好的数学成绩,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于抽象程度很高的数学学习来说,这样一种数学教学活动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扼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畏惧、没有兴趣,或越学越没有兴趣。“减负”势在必行,且要符合客观规律。前些年,一些学校盲目“减负”,数学课不布置作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致产生了不良后果,造成学生的成绩下降。历史的教训应引以警醒!数学家齐民友说过:“数学是算懂的,而不是看懂的,更不是听懂的”。数学创造力离…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学教育的普及,在校学生的增多,学生成 绩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成绩差呢?我认为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从小加强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不能空洞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一次单元测试后,照例进行了试卷分析。突然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能再考一次吗?“我心中一愣,走过去一看这位同学的试卷:40分。我问为什么要补考,他回答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好的成绩。“我想到了新课改中“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山:“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是对新课程评价的总的描述,在对各年段评价具体要求上还有所不问。遵照这样的理念,针对第—学段的要求,我在平时的数学学科评价方面就“全员参与,实现共建”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极大动力。强调学习要刻苦、不怕难是一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和获得学习的乐趣又是一个方面。“快乐教育”不排除艰苦,“刻苦学习”要与乐趣相结合。在这方面,数学教师应当怎样努力,才能让数学以微笑欢迎学生,让学生兴高采烈地走向数学。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相似文献   

10.
1、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必要性。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发人深省的情况:(1)一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2)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3)在对学生评价方面,偏重于学习成绩的评定,而忽视了思想品德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同样的差错,如果发生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往往给以谅解;而如果发生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则会斥之为“笨”。(4)在平时教学中,未把思想品德和其他非智力因素与知识、能力放在同等  相似文献   

11.
有很多学生抱怨数学难,把自己的数学成绩不好归咎于智商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商还没有太完善,所以说数学的成绩好或是坏,不是取决于智商,而是取决于学习情感。那么,什么是学习情感呢?在这里,我想和大家来谈谈我对这方面的理解。我认为学习情感指的是我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人生观、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习惯等等。  相似文献   

12.
杨贤梅 《考试周刊》2009,(43):132-133
近年来,职校生的英语成绩较差,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多,学生把学习英语看作是一种负担,无可奈何,只好消极应付,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门较抽象的学科。数学方面成绩不好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由于对这门学科不感兴趣造成的。常言说:“儿时的兴趣,未来的事业。”学习亦然,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差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多年教学工作的不断总结,我获得了不少经验。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的。1.倾注爱心。在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差生,关心差生,偏爱和歧视只能造成性格的不良发展。差生最怕上数学课,更怕考试得低分而被老师责备、训斥,因此在学习上要给他们鼓励和表扬,即便是小小的进步也该“浓墨重彩”的抒写,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  相似文献   

14.
朱连 《考试周刊》2013,(19):68-69
<正>数学知识给人的感觉是抽象难懂、内容枯燥无味。因而许多学生不喜欢数学。我曾代过一个班级,刚入学不久我做过调查,问他们在小学就讨厌数学或不喜欢数学的人有多少?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全班60名同学,有55人讨厌数学或不喜欢数学。针对这种情况,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挖掘学生  相似文献   

15.
李桂英 《小学生》2011,(6):58-59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标准下,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作为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每位学生都能超越极限,取得优秀的成绩。然而,在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学习极其被动。数学成绩优秀、稳定的、对数学学习能保持兴趣、有积极性的学生大多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使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偏重于学生“学会”,而往往忽视了学生“会学”,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数学成绩很不理想。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为了变得聪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中获取知识十分重要,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为学生预留探索与质疑的时间是培养学生主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教育界,有一个全国通行、几年一贯制的做法:每逢学期末,全国的各中小学班主任,都要给自己的学生写操行评语,对学生一这期的品德、学习等诸方面情况做出定性评价.这一做法的最大“特色”不在于它的广泛性、持久性,而在于它的模式化:“该生尊敬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团结同学,学习刻苦,希望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该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认真完成作业,希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 :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 ,教育应该也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我认为“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一、“学习困难生”常见的几种情况综述中学生 ,一般来说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相距不是很大 ,总的情况是比较接近的。当进入初二 (或高二 )学习后 ,其数学学习状况会因其自身的认知思维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的分化。部分学生学习感到吃力、困难 ,相对于某一方面的认知或缓或慢 ,其达到的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我称这一部分学生为“学习困难生”(即学困生 )…  相似文献   

20.
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比那些不愿意而勉强学习的学生更积极,更能坚持不懈,学习效果也更好。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一)带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