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训练的实效性历来被体育界所重视。它追求的不仅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更主要的是给运动竞 赛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从教练员执教的心理效应和运动员练习的心理效应入手,提高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对运动 员比赛水平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的实效性历来被体育界所重视。它追求的不仅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更主要的是给运动竞赛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从教练员执教的心理效应和运动员练习的心理效应入手,提高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对运动员比赛水平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跳高运动从跨→滚→剪→府→背,经历了五个阶段,人们从运动技术更新,只注重技术练习。心理训练是近来运动训练的新领域,往往被教练员所忽视。心理训练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是一个长期训练过程,心理训练与运动技术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到得优异成绩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训练已成为现代竞技运动训练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心理素质训练在竞技运动中的成功应用,也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心理训练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如何运用心理学的各方面知识和研究成果去解决学生有关运动心理方面的问题,是运动实践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实践中目标设置的心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设置是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课题.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体育运动实践中的目标设置进行探析,提出了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目标设置的心理策略问题,旨在通过目标设置心理策略的运用帮助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提高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彭春江  李云清 《考试周刊》2008,(14):137-138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身体、技术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本文阐述了心理训练的目的、任务及进行心理训练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平时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一定能提高运动员在竞赛中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心理结构,它是运动训练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心理机能的综合表现.现代排球运动发展很快,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对心理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研究,希望能对提高排球技战术水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排球运动员常见的心理紧张问题,准备不足,比赛经验缺乏,心理紧张.据统计这种紧张造成的失误占失误率的30%左右.现代排球的发展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全面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在业余运动训练或是职业训练中都涉及到一个心理训练的问题,而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训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主要是以狭义的理解,即通过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提高运动竞技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周坤 《华章》2012,(14)
心理训练是现代竞技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甚至对于比赛的胜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体育竞赛不仅是体能和技术的较量,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抗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训练程度和身体素质越来越接近,但比赛成绩往往相差甚远,心理因素的差异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竞技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的项目,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的影响较大.我国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水平,心理训练一直受到很大的重视,并取得不少成果,但是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待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排球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运动员获得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参赛能力及心理诸方面的能力.因此,在排球训练当中,不仅要练习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及应用,还必须对排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各方面心理特征施加有意识的训练,通过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大的能力.面对排球运动的更新,面对更高更新的要求,通过训练更能够适应排球的发展和对排球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王波 《华章》2009,(22)
本文通过对举重运动员心理训练重要性、心理训练种类和方法以及运动员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等问题的简要梳理与阐述,旨在引起举重运动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等相关人员对心理训练的重视,在以后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能够科学、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以提高举重运动员的整体素质,为我国举重运动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高职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了解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熟悉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文章指出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初始阶段、高潮阶段和效应阶段.审美心理效应主要表现为审美共鸣、审美通感和审美移情等.教师可借助思维共振的训练、"召唤结构"的创设、自然事物情状的揣摩等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审美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4.
跳高训练不仅包括技术与身体素质的训练,还包含心理训练.而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从放松、呼吸、集中注意力、表象、运动诱导、自我暗示等方面阐述了心理训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最容易发生变化的心理结构,它是运动训练所必须的最重要的心理机能的综合表现。现代排球的发展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全面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对中外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发展动向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运动训练手段与方法的日趋科学化 ,心理训练在竞技运动中的应用逐渐取得成果 .通过对中外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发展动向及训练方法的研究 ,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心理训练的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温州市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时,所出现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赛前的心理训练是影响羽毛球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结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表现及产生原因,并提出克服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的基本观点分析,毽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发球的主要是心理因素.在毽球训练中,除重视运动员发球时的心理因素外,还应分析其产生不稳定型消极性发球的原因,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以提高毽球运动员发球心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全面有效的训练手段对高中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已有人意识到心理训练在学生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且很多研究结果也比较有指导意义,但很少有人研究心理训练在农村高中运动员中运用的重要性.本文阐述了一般心理训练在训练中所起到的作用,指出在农村高中运动队中实施心理训练的可行性,探索心理训练途径,旨在丰富高中运动员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要想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具备高度发展的专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又和运动员的意识、心理控制能力等心理素质密不可分。本文着重阐述了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一、心理训练的方法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运动员在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时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教育过程,并且学会调节各种心理状态的方法。它应遵循自觉、自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