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准备:老师:家乡图片及有关课件,制作若干“导游证”的挂牌。学生:搜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教学准备老师:家乡图片及有关课件,制作若干“导游证”的挂牌。学生:搜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趣1.教师播放家乡的的风光图片,画面要美,同时适时介绍。2.看了图片感受如何?学生自由表达。二、教师示范解说1(.教师佩带“导游证”)瞧,这就是“导游证”。有兴趣听听我这位导游员给各位游客介绍我的家乡吗?2.教师以优美的语言,抓住家乡的特点来解说。3.我介绍得怎样?(提示生从顺序、是否抓住了特点、语言的优劣、仪态等方面加以评价。)三、情境“导游招考”1.师:是啊,谁不说咱家乡美呢。咱们的家乡著名的景点有处,…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欣赏缤纷的自然美、温暖淳朴的人情美,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教学重点:品味文章自然淡雅、清丽委婉的语言。教学计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水果蔬菜是家乡的甜,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的明。”“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这是远在台湾的琦君怀念故乡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培养学生尊重各地风土人情、关注和参与家乡社区建设的热情。技能、能力 :培养学生调查、观察、收集、整理和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交流、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知识 :我国的国土面积、两种区域划分以及各自气候特征 ,几个典型地域的社会生活特征 ;社区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影响 ;家乡的历史及家乡环境对自我的影响。重、难点能够说明社区环境对自我的影响。(评点 :教学目标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按《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把教材作为实…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解决学生的"无米之炊",教师常常创设多姿多彩的情境,可是,有些教师极易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创设情境,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一、情境勿让学生想当然在一次作文教研活动中,一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景物。在感悟了夸张的名句及表达效果后,教师引导道:"我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可是很少有游客去玩。今天我拍了一组家乡的照片,请你帮我一个忙,用上‘夸张’的表现手法来写一写我的家乡,看谁写的美景能吸引到游客。"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节基于网络环境的英语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名山——黄山,能用英语介绍一些黄山景点的名称,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节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校本课程。设计中安排了黄山风景欣赏、黄山奇石介绍、网上投票、走进黄山、我的感想等环节,让学生在欣赏黄山美景中产生强烈的介绍风景的愿望,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案例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有这样一次口语交际练习:介绍家乡景物。"你们家乡一定有优美的风景吧?你发现了吗?请选一处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做法是,先分小组互相介绍,介绍的时候,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热爱的感情,习作的要求和提示是: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写一写家乡的景物。我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交流、讨论,指导学生选材;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让学生动笔起草。自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明了,不免暗自高兴:这次习作学生应该都能写好。  相似文献   

9.
一、诗歌意境教学现状中华民族被称为诗的国度,意境又是诗的重要美学标准,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就可看出古人在写诗时就开始了对意境的孜孜以求。在现实的诗歌教学中,主要有“死教”和“空悟”两种情况。前一种是逐字理解,甚至译成白话文让学生背诵,再根据译文意思归纳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后一种是茫无头绪地让学生读、背、悟。如教学: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前一种教师往往教给学生一个实事:一个家乡在横塘的女子,停下船来寻问一位相逢的男子是不是她的同乡。后一种教师不作成诗…  相似文献   

10.
油画风景写生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事物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方面具有很大优势。通过油画风景写生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发现"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能力,是非常值得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推广运用的一种方法。本文从风景写生教学内容入手,介绍写生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自然所带来的灵感和领悟上的意义,以期鼓励学生进行油画写生学习。同时,通过分析当下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来促进美术教学方式方法的发展,提高油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王国乾 《甘肃教育》2012,(11):92-9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写作的性质作了如下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言蔽之,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心灵世界。即写"我自己"的"真"作文。下面是两位教师分别执教题为《家乡的变化》的习作教学过程,让我们看看谁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写自己的"真"作文。  相似文献   

12.
关注家乡的变化、观察家乡的美景,发现我们容易忽略的身边的"美景";学会用文字记录家乡的历史,描绘家乡的风景变化,激发心底对家乡的热爱;学会抓住时间、空间的脉络来写风景,抓住光线、色彩、变化来写眼前的风光。尤芳:家乡,多么亲切的名字,多么令人神往啊!郝老师:你知道你的家乡以前是什么样子?你留意过吗?你的家乡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你曾经想过吗?再过二十年,你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呢?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写一写家乡的景物。 我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审题,明确习作要求;交流、讨论,指导学生选材;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让学生动笔起草。自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流畅、明了,不免暗自高兴:这次习作学生应该都能写好。  相似文献   

14.
王艳丽 《黑河教育》2014,(11):61-61
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效整理自己的材料,进而有效选取内容;采用对比、点面结合等表达方法,写出家乡变化最大、印象最深的一两个方面;对自己和同伴的习作进行评价修改,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整理资料,有效选材。教学难点:写作方法的指导。课前准备: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师:讲课前,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听力,时间很短,请认真听哦。(播放歌曲《家乡有了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家乡是哺育学生成长的乐园,乡情是学生心中最朴素最挚美的情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让学生发现家乡的美是实在的、生动的,那么这种爱家乡的情感就会油然而生。所以我设想在乡土史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施晓鹏 《文教资料》2009,(28):113-115
风景画在水彩画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风景写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取景构图能力.色彩表现能力和自我情感的表达,对学生系统学习创作水彩画有极大帮助,提倡风景写生亦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解读生活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发掘自我.提高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7.
罗奕 《考试周刊》2010,(33):179-180
家乡的灿烂文化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来构建特色历史教学,本文提出了诸多方法和建议,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大力提高教师教学的业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许多的精彩生成,许多的独特风景,许多的学生都因对话产生,因对话感动,因对话促成生命的成长。对话教学意味着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建构,对于学生来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对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练习7口语交际训练《七嘴八舌话环保》进行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在湖北武汉举行的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江西王玲湘老师在执教《搭石》一课时,紧紧抓住文中“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围绕“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走搭石、“背着老人”走塔石三个片断进行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品读文本去感悟“风景”的内涵,做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搭石》教学成为本次大赛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