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计算机应用于国防、科研、企业等各个领域,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计算机犯罪问题,其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与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网络环境,本文针对这两种犯罪的基本特征和产生原因以及发展趋势归纳了防治这两种计算机犯罪的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计算机网络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与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題和一种新形式的犯罪:网络犯罪.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一个主要群体,很容易出现网络道德缺失和网络犯罪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要特点、形成原因及其防范治理.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犯罪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计算机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计算机犯罪一词也已在国际上普遍使用 ,但是 ,由于计算机犯罪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所出现的新的犯罪形式 ,其内容和表现都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 ,因此 ,目前对其还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 ,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分析研究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犯罪”概念后 ,可以从刑法学角度将“计算机犯罪”界定为“行为人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 ,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攻击对象 ,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并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从犯罪学角度将“计算机犯罪”界定为“行为人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攻击对象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犯罪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犯罪.同传统犯罪相比,计算机犯罪具有诸多特征.只有采用技术防范、管理防范、法律防范、道德防范等多种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防范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的核心,其本身的应用和发展,在给人们代来具大财富的同时,也开始带来一些新生的社会问题--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任何用计算机技术或知识作为基本手段的非法行为.计算机犯罪的预防措施加强和完善计算机的立法、技术防范工作,研制和发展计算机安全技术,加强计算机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迅速普及和人们对之的社会依赖性的日益增强,计算机犯罪也急剧增多,波及到世界各国,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危害极大的问题。然而目前,世界各国在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其分类问题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归纳起来,主要从刑法学和犯罪学两个方面加以研究。鉴于此,我国对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其分类进行学理上的分析也应从刑法学和犯罪学“二元”角度出发,以准确把握计算机犯罪的特征;制定、修改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刑事法律;预防、控制计算机犯罪。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犯罪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危害性越来越严重.为了预防并惩治计算机犯罪,我国制订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97刑法>最具代表性.但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科技、高智能的犯罪,其犯罪主体、犯罪手段、侵害客体、犯罪结果等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法律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与计算机犯罪的发展速度极不适应,在管辖权、罪名设置、犯罪构成、处罚尺度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存在与泛滥 ,困扰着人们社会生活 ,严重损害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计算机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盗窃 ;非法进入并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 ;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 :犯罪分子年龄偏小现象严重 ;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 ;社会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对策 :加强科技性防范 ;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的执法力度 ;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犯罪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犯罪,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首次对计算机犯罪作出了规定。由于计算机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巨大差异,造成传统刑法理论与现实犯罪态势的冲突,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计算机犯罪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计算机犯罪的主体确定为一般主体,符合计算机犯罪的特点,有利于正确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0.
单位犯罪,是一种以单位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而实施的犯罪,也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具有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特征。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都是不纯正的单位犯罪。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主,也有少量的“单罚制”。单位犯罪在我国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要注意正确地认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伴随着技术而衍生的各种犯罪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社会的稳定,困扰着人们的生活.通过分析计算机犯罪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对我国的计算机犯罪问题提出一些综合防范建议,强调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及加强司法惩治来有效预防和惩治各种犯罪.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存在与泛滥,困扰着人们社会生活,严重损害人们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计算机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盗窃;非法进入并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犯罪分子年龄偏小现象严重;犯罪手段的隐蔽性和高智能性;社会危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对策:加强科技性防范;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的执法力度;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分析由于各国的计算机发展进程、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识角度的差异导致各国学者对于计算机犯罪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我国的计算机乃至网络的普及虽然不及西方,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网络进入中国,计算机犯罪尤其是其中的网络犯罪日益显得复杂,而我国对于计算机犯罪的认识水平还不是很高。鉴于此,我国学者对计算机犯罪也展开了充分的分析与论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计算机犯罪就是指那种利用计算机辅助实施的犯罪。这种观点强调计算机犯罪的工具性,在计算机犯罪研究的早期阶段,这…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除了是经济时代意外还是一个网络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计算机的研发是一把双刃剑,给了生活便利,却又是造成社会的犯罪的主要途径.计算机不仅影响着社会发展同时还也开创传统高校教育工作崭新的一页.本文针对计算机的发展探讨其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各种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种全新的高科技犯罪,它不仅给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文化等都构成了威胁。计算机犯罪形式多样、特点突出,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计算机犯罪,必须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卫,加强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立法控制和司法控制,加强对计算机使用人员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种类(一)计算机网络犯罪也叫电脑犯罪或计算机犯罪,在现行刑法中并没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罪名。《刑法》第285、286、287条规定了两类犯罪:一种是针对网络系统及其正常运行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相似文献   

17.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犯罪.这是客观事实,人们对此并无疑义。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存在犯罪这一重大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根本不产生犯罪,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犯罪是旧社会的痕迹。这是长时期流行于我国法学界的一种观点。对于这种观点,有人提出质疑:在50年代由于大多数犯罪是对新生政权的不满,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  相似文献   

18.
单位犯罪,是一种以单位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而实施的犯罪,也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具有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特征。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都是不纯正的单位犯罪。我国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为主,也有少量的“单罚制”。单位犯罪在我国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要注意正确地认定。  相似文献   

19.
试论计算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然而,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方便和福利的同时,也给罪犯提供了新的犯罪工具和对象。在某些发达国家,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一、计算机犯罪的新特征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的社会犯罪现象,作为新技术领域中的犯罪,与常规的犯罪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犯罪手段的智能化计算机犯罪分子不仅要具有相当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具备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他们大多数素质比较高,在作案前往往反复试验,经过周密的预谋和精心的策划,…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繁荣,但与之而来的计算机网络犯罪也呈日益增长的趋势,计算机网络犯罪作为一种高科技犯罪,虽然在我国还不多见,但在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危害特别严重,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我们应有一种超前的意识,对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