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时期,在电大教育面临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刻,1999年全国电大教育工作会议仅以广播电视大学落实《行动计划》提出的五大实施项目以及与会代表面向未来的运筹谋划,就足以在电大教育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行动计划》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全面振兴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主线,以事关全面振兴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计划单列市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为推进素质教育作出了贡献。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条…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证,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了贡献。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条件保障。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与指导下,教育部为进一步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迎接21世纪的挑战,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而制定的。这一计划集中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集中了教育理论界的研究成果,集中...  相似文献   

6.
深化体制改革 调整布局结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会议是继湖南邵阳“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内蒙古包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之后,职业教育战线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决定》和全教会精神;交流地方、行业近几年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经验;研究落实教育部《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的措施、办法,进一…  相似文献   

7.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职业教育战线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启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  相似文献   

8.
本刊评论员由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对我国教育的振兴、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落实《行动计划》,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全国农村(城郊)社区教育工作会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总结我国农村(城郊)社区教育的经验,研究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研究21世纪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1999年5月5~7日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召开了“全国农村(城郊)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家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紧扣农村社区教育实际,展开了十分热烈、坦诚的讨论。一1-会议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了基本认识。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开…  相似文献   

10.
最近,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并对贯彻落实这一计划提出了要求。“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高等教育法》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和发展的实施蓝图;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经济挑战”的重大举措,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包括: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迎接知识经济新挑战,加大“科教兴冀”战略的实施力度,落实教...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贯彻全教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启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于1999年8月2日至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简称全教会)之后职教战线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改革开放20年…  相似文献   

13.
本刊评论员6月26日至29日在我省邵阳市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是深入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次重要会议。总结、交流、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关于职教课程改革建设的思考范向阳编者的话: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涉及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也是关系到我国21世纪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大事。为了落实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教育战线为适应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施工蓝图。为了学习贯彻《行动计划》,推动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自治区教委于4月13日下午举办了“全区教育系统学习贯彻《面向...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是我国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好《行动计划》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将为我国教育跨入新世纪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的前夕,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经国务院正式批转实施。教育部提出:“这一计划是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教育法...  相似文献   

18.
由教育部制定、经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跨世纪的施工蓝图。它的实施,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的新时期,从而必将极大地推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骞 《辽宁教育》2000,(3):17-19
在基础教育领域 ,作为贯彻和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下简称《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简称《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 ,就是正在启动的“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 :要“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 ,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 ,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推动新的评价制度 ,开展教师培训 ,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 ,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教材体系”。《决定》中也有相应的论述 :“调整…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教育督导工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教育督导工作要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继续坚持“两基”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方针,按质按量地推进“两基”的实施,为2000年完成“两基”规划目标打下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