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贵有疑,但凡世界上的发明创造,总是由产生疑问开始的。应该看到,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如果一个学生从来不提问题,那就说明他不善于动脑,不善于思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来加以追问引导应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杜强  马兆敬 《考试》2003,(6):51-52
纵观整个科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上的许多重大发明不是由解决问题的人促成的,而是由发现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而促成的。人类的认识就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社会实践中向前发展的。实际上,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因为它是发明创造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源泉,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从目前历史教学情况来看,对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还欠缺,学生因而形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出问  相似文献   

3.
学贵有疑,但凡世界上的发明创造,总足由产生疑问开始的.应该看到,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如果一个学生从来不提问题,那就说明他还不善于动脑,不善于思考.  相似文献   

4.
陆雪波 《教师》2010,(24):102-102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切发明创造也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前,哈佛、剑桥等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他们在审核报考学生条件时,就是将思考和提问能力作为重要条件,认为只有具备独特的思维和提问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5.
凡是能够通过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都可以在教师创造条件下实施发现式教学,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结论和解题方法,这里的发现是指学生的再发现,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发明创造,但对学生而言是真正的发现,能促进学生更多地去思考,并学会思考和养成思考的习惯,最终体会到成功.  相似文献   

6.
凡是能够通过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都可以在教师创造条件下实施发现式教学.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结论和解题方法,这里的发现是指学生的再发现,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发明创造.但对学生而言是真正的发现,能促进学生更多地去思考,并学会思考和养成思考的习惯,最终体会到成功.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一切发明创造也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前,哈佛、剑桥等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他们在审核报考学生条件时,就是将思考和提问能力作为重要条件,认为只有具备独特的思维和提问能力的人,才具有创造性的潜质,在独立研究中才会有建树.  相似文献   

8.
张龙姑 《福建教育》2005,(1A):41-41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评价观念认为:判断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不是看他能够解决多少问题,而是看他能够提出多少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问题意识及应用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李衡 《福建教育》2023,(10):44-45
“问题串”导学要求教师设计的课堂问题具有深刻性、完整性、逻辑性和启发性,能够促使学生在问题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深度思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刘琳 《陕西教育》2006,(11):42-43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创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本文就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创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思考,直接忽略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该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在遇见同类问题时不能进行举一反三。因此,本文将主要提出问题导向下笔者自身的课堂教育方式,期望能够不断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但我认为既然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好条件。一个小孩子由于好奇心,会提出许多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少,这主要是他对自然或日常生活现象缺少深层次的思考,导致了不会问或不敢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史军芳 《教育革新》2009,(12):37-37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教师首先要有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让“问题”充满学生头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桂珍 《科学教育》2005,11(5):63-64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好问”是孩子的天性。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强 《陕西教育》2007,(1):87-87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是善于思考的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当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核心环节,培养出勇于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优秀学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张兴 《教师》2013,(33):92-92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没有高质量的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好准备;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要提倡让问题牵着学生走,牵着学生的思维走,学生在分析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本文指出问题教学法的意义,并以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为例,介绍了问题提出的方式及提出问题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果 《湖南教育》2003,(13):39-39
允许学生“犯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为创新思维提供契机。在教学中,如果学生有好的想法打断老师的发言脱口而出时,教师应用友善的态度允许学生“犯规”。因为很多具有创造性灵感的火花往往就是在一闪念间迸发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并敢于提出问题。因为,学生要能发现并提出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思考、观察。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自提问开始的。不过,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积极地引导,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教师决不可以包办代替,简单回答了事。此时,教师应做的仅仅是提供适时、恰到好处的点拨与帮助,仅此而已。例如,在教学…  相似文献   

20.
学贵知疑。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长进矣”。德国数学家希尔伯十分重视鼓励、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他认为,能提出问题的人,不仅说明他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而且是将来能不能在科学上做出贡献、取得成就的最基本的条件。一个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怎么能进行科学研究呢?有问题才有研究对象。在他的数学课上,他最高兴的事是学生能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越多、越深刻,他越高兴。他把学生能不能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看作是他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