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伯年是海派的重要开创者。艺术上有杰出成就。尤其是其人物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些人物画中有许多是边塞题材作品。其体现出了任伯年对传统文艺中批判现实精神的探索与继承,这是对传统人文精神本质的追寻,使明清以来中断了的中国绘画中的中正现实的审美精神得到延续。这为后来者指明了艺术创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任伯年的绘画融合传统与现代、高雅与通俗,借古开今,为中国人物画尤其是肖像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该文从图像学角度对任伯年肖像画的造型特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解读。其在肖像画造型上的成就对于中国人物画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参考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南宋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一幅极为重要的作品。然而,在两宋绘画艺术自由发展的良好氛围中,梁楷泼墨人物画的探索却并未产生应有的影响。本文尝试从梁楷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思想环境及其个人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浅要分析梁楷泼墨人物画艺术沉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绘画史上的人物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画家们历来重视“传神”,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形与神的关系,使人物画不断地得到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继承了汉代绘画的传统,人物画已有很高的成就。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不仅注意到传神在眼晴,通过外形,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而且还注意到通过环境的描写来加强人物个性的刻划,在我国绘画艺术上影响颇大。隋朝时间短暂,但在绘画史上却相当重要,它总结了顾恺之、陆探微以来的艺术创作经验,由简练的画风发展成细密精确的画体,并向着唐代光辉灿烂的更高阶段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展子虔、郑法士是其代表。唐代前期,国内政治统一,社会安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畅通。较长时期的和平统一的局面,使唐代经济迅速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绘画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成就,成为画史的鼎盛时期。对人物画,不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笔人物画在人物身体比例、面部轮廓、构图等方面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强调中国传统绘画特色和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具有极其夸张的造型特征并体现了古代画家"不似之似"的追求精神。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外国文化的交汇演变而成的。本文以传统与现代工笔人物画比较并进行分析其造型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工笔画和写意画同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两大体系。就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而言,中国绘画从象形的萌芽状态初始,就一直在追求“写意精神”。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国绘两的审美理想之中.也与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体系密不可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有史以来就以中国人的审美艺术思维.表达心中美好的“写意精神”。并在绘画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赵雄  刘显成 《文教资料》2014,(34):55-56
顾恺之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奠基者,何家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工笔人物画造型呈现出不同特点,主要体现为时代差异、技法不同,以及追求不同绘画特色和艺术精神等,清晰展示出中国工笔人物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历经的图示、文化精神变迁,引发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守传统、破陈规、立新意进行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8.
任伯年是清末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奇肆多变,构成得体,内涵意境丰富,笔墨技法功力非凡,精艺熟练,洒脱流畅,在人物、花鸟画等方面都突破了同时代人的水平,达到很高成就。借鉴与赏析,对于促进与掌握现代国画绘画技巧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虚谷艺术     
虚谷是继“四大名僧”,“扬州八家”之后,在上海“海派”艺术成长的土地上,别开蹊径,成为晚清画坛上一位艺术大师,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海上三杰”,被誉为晚清画苑第一家,是我国杰出的画家。虚谷绘画作品冷俊清奇,蹊径独辟。其将清冷飘逸的超脱精神与强烈的生命力交织在一起,意境深邃隽永,形成了强烈的个性特点和艺术风格。文章通过对虚谷艺术生平的分析和论述,展示了虚谷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16,(7):49-55
深受绘画艺术影响的铁凝,在创作时将俄苏现实主义绘画的思维方式和构图技法用于小说的色彩运用、形象塑造、结构布局等方面,在其中显示了她的艺术修养,其写实的创作精神也与俄苏画家的绘画精神高度契合。绘画元素融入文学创作后,铁凝小说呈现出色彩明艳、真实生动、趣意盎然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瑭 《现代教育》2014,(11):107-107
一、当代工笔重彩画的表现特点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除了与传统的绘画技法相结合外,还融入了其他国家的一些绘画技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使当代重彩人物画的形式感更强,画面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同时,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让画家更好地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张力,并能很好地体现出画面细腻的质感。绘画中的语言形态也体现了画家多面的特征,体现了画家自身的风格和独特的内涵。通过实践及教学,  相似文献   

12.
本试从几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谈谈唐朝的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人物画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出生于福建仙游的人物画家李霞,志存高远,毕生勤学修炼,取法乎上,广博纳取,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对传统人物画的延续和发展贡献不凡,被誉为人物第一家。李霞于日据中期(1928年)东渡台湾,广交墨缘,传艺授道,积极传播传统绘画艺术,深受台湾社会的关注与珍爱,为日据时期台湾传统绘画传承作出了贡献。李霞的艺术以其具有传统儒学精神,蕴含闽台共有的民间信仰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台湾社会对传统绘画精粹的审美愿望和需求,使身处异族统治下的台湾民众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找到了归宗的认同感,并激发内心情愫,重拾和坚定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自我信心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
正黄胄是一位富于独创精神的画家,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同样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一座高峰。他的人物画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画笔墨相结合,作品中体现出的全新精神、意境、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弥补了写实绘画带来的不足。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造型准确,笔力狠辣,用优美  相似文献   

15.
范曾的泼墨人物画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具有极其个性的艺术感悟和艺术表现力。透过那些鲜活淋漓的泼墨人物我们看到的是范曾对中国古典文化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表达。他的绘画具有以诗为魂书为骨的精神,其独特的艺术主张表现在绘画的笔墨、人物的内在气韵和绘画精神上。因此,他的绘画作品具有精、气、神相统一的绘画精神。  相似文献   

16.
水彩画,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把它当作外来艺术,把英国看成水彩画的发源地。实际上水彩画并不只是源于西方.我国使用水为媒介的绘画材料,用“没骨法”完成的。水彩一作品,有更久远的历史。公元前的战国与秦汉时期的绘画。如金雀山和马王堆出土的帛画,被认为是古代绘画中“没骨法”的先驱,明清时期的任伯年、吴昌硕等画家使“没骨法”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7.
王利娅 《考试周刊》2012,(19):19-19
时装绘画与传统人物画之间有着相似性,两者都是把“人”作为描绘的主体。目前国内的时装绘画艺术大部分受到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影响,特别是人物画中所展现出的美学思想对现代时装绘画艺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墨人物画,宽泛地讲也可以叫做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种。在历史上,宋代以前的人物画叫做工笔人物画,用线细匀绵劲,用色淡雅素丽。宋代以后,文人画兴起,更强调绘画的意境和形式,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写意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西方绘画尤其是素描造型方法传入后,与文人画的笔墨结合的中西合璧产物。在历史上,由于人物画受形、形神关系及相关的社会性内容限制太多,不太适合文人画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形式主义要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以,文人画家很少选择以人物为画材,人物画的主体组成部分逐渐由民间画工的宗教绘画所取代。所以,相对花鸟山水来讲,人物画长期受到冷落,发展缓慢。针对这一情形,近代徐悲鸿等老一辈人物画家引进西学,用西方的造型方法来强化中国画的形象塑造,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人物画风。这种人物画在近一个世纪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代表画家有徐悲鸿、蒋兆和,之后有黄胄、方增先、刘文西、卢沉、周思聪等。这种人物画风为了区别于以往的文人写意画传统,我们也可以叫它为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画的独立与发展首先要解决造型方法问题。水墨人物画必须建立自己的具有民族传统特征的一套造型方法体系,使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从西方素描造型方法中剥离出...  相似文献   

19.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具体到绘画艺术,审美体验贯穿于整个绘画创作过程:从创作动机的发生、艺术构思的展开到绘画作品的完成、意境的生成等.绘画是画家个体审美体验的转换状态,其视觉形象所表达的是源自画家心灵的个体体验.正因为艺术独特的审美体验,才使艺术成为一种个体创造的必然存在,才使艺术作品中隐含了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何家英是中国当代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何家英《酸葡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他对我国历代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及对“西画”造型、色彩艺术中有益营养的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其开创的新形式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