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陌北 《收藏》2007,(8):168-170
陕西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地上、地下文物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这里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良好传统。作为文物大市——宝鸡市的诸多重大考古发现,例如,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西周早期[弓鱼]国墓地茹家庄遗址、岐山董家村西周青铜器窑藏等,都是由当地农民群众发现后及时报告而得到科学发掘的。  相似文献   

2.
贾文超 《收藏》2007,(4):100-101
流失到日本的太保鸟卣 卣(you)是古代盛秬鬯(ju chang)酒的祭器。《尚书·洛诰》:“以秬鬯二卣。”《诗·大雅·江汉》:“秬鬯一卣。”  相似文献   

3.
袁锦岚 《收藏》2010,(2):102-106
考古工作者1974年在陕西宝鸡市南郊茹家庄发掘了一处西周中期[弓鱼]国贵族墓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等。其中的动物玉雕品:数量大.品种多,为西周墓葬发掘所罕见,也为我们认识西周中期玉雕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现就这批动物玉雕品的造型、用料、雕琢工艺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胡社生  汪玉堂 《收藏》2007,(2):96-99
扶风县位于陕西关中西部,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自西汉神爵四年(前58年)在扶风(时称美阳县)发现青铜器以来,至今两千余年间,青铜器屡有重大发现。著名的青铜器和墙盘、折觥、  相似文献   

5.
王辉 《收藏》2007,(2):100-100
2006年10月15日,陕西扶凤县上宋乡红卫村一商周之际墓出土一件联珠纹提梁卣,盖,底同铭6字:“乍(作)大子丁[阝尊]彝。”同出青铜器还有鼎、簋、尊、、甗,礨、斗、戈、镳、泡等。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2日崇源国际(澳门)首届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批商末周初的子■组青铜器,其中有子■鼎2件,子■簋1件,子■角2件,另外还有1件商代前期的先爵,1件商代晚期的鸮卣和1件西周早期的天黾壶,这批青铜器均未见著录,首次面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袁水清 《收藏》2008,(9):106-108
最早的纸币雏形——西汉白鹿皮币 人类自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后,兽皮即为畜牧、待猎部落与农业部落进行交换之重要商品,在交换中逐渐取得交易媒介的作用。中国商周时期曾用兽皮充当实物货币,1975年2月,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出土一件西周恭王时的裘卫盂,盖内有铭文132字,从其中“矩白(伯)庶人取堇(觐)章(璋)于裘卫,才(财)八十朋,早(厥)贾(价):其舍田十田。  相似文献   

8.
张懋镕 《收藏》2006,(7):64-65
2005年9月,上海崇源艺术拍卖有限公司和诚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海外回流青铜器观摩会,展示了从国外购回的16件商周青铜器。其中一组器主名为“xi”青铜器(包括1件鼎、3件簋、1件盉、1件盘)尤为引人注目。近日陈全方先生东著文(《新见商周青铜器瑰宝》,《收藏》2006年4期),作了详细而富有见解的介绍。陈先生认为铭文中的“xi”,就是西周早期鲁国国君鲁侯熙,并且断定这是一组鲁国国君的铜器,它们“提供了西周早期至中期的青铜标准器,是研究周公家族史及鲁世家的重要实物资料”。在对“xi”组铜器形态、铭文作了详细观察之后,我们认为这一看法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9.
常军 《收藏》2011,(2):74-79
西周晚期玉器出土不多,多集中在山西、河南和陕西,其他地方偶有发现,但数量、质量无法与之比肩。以下介绍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和河南三门峡虢季墓出土的玉器精品,从而了解西周晚期玉器的特色。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  相似文献   

10.
西周玉蚕     
刘明科 《收藏》2014,(10):88-90
20世纪70年代,陕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茹家庄发掘了一处西周(?)国墓地,不仅发现了成套青铜礼器以及包裹器物的丝织品和刺绣品,还发现了比殷商时期造型更加逼真的玉蚕。这是一处没有被盗、保存完好的西周贵族墓地,馗国不见史料记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1.
第一回 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世纪贤才古都鏖战 常言道:南方才子北方汉,陕西黄土埋皇上。君不见西周、秦、西汉、新冻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西晋十六国时刘曜建立)、前秦(十六国时荷坚建立)、后秦(十六国时姚兴建立)、西魏(北朝时元宝炬建立)、北周(北朝时宇文觉建立)、隋、唐十三个王朝在长安建都,前后有七十多位皇帝,历时约一千一百多年,同时长安也是黄巢的“大齐”、李自成的“大顺”两个农民起义政权的所在地,因此长安地下的宝藏可想而知,故有“西有罗马,东有长安”的说法。古今中外,哪一位没到过长安的人,不心存向…  相似文献   

12.
芮姑簋赏析     
张懋镕 《收藏》2007,(5):121-122
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其收藏丰富、精品荟萃而闻名。青铜器是其大宗藏品,尤以毛公鼎最为出色。该馆近十多年来又新入藏一批青铜器,虽然简短介绍已见诸台湾出版的书刊《故宫西周金文录》(2001年版,下简称《故宫》),但其价值尚未作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13.
张婷 《收藏》2008,(9):97-99
曾收藏有西周毛公鼎等众多重器的清代大收藏家陈介祺(1813~1884年)号簠斋,其号缘自他曾收藏有一件古代青铜簠(fǔ)。那么簠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宝物?又蕴藏着什么样的文化密码呢?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与体育运动结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体育运动结合初探石韫琳(陕西师范大学,710062,西安市)1音乐和体育素有渊缘音乐和体育尽管形式与特点有很大差异,但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历史,在我国,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就有以"击刺之法"配以音乐的武舞,称为"舞象"...  相似文献   

15.
水镜 《电子竞技》2012,(5):96-97
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属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相似文献   

16.
秦汉带钩     
王冬华 《收藏界》2011,(3):103-105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又称"师比"、"鲜卑"。带钩是身份的象征,带钩所用的材质、造型纹饰,以及大小都是判断带钩、时代与价值的依据。它是由钩首、腹与钮组成。带钩起源于西周(山东省蓬莱村里集7号西周晚期墓葬就有出土),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松业杯”全国象棋个人赛,经过12天紧张角逐,在广东佛山圆满闭幕,参赛人数达到137人(其中男棋手102人,女棋手35人)。本届比赛共产生男子新大师二名(山西周小平、江苏李群)、女子新大师三名(河北刘钰、四川梁妍婷、吉林单欣)、新女子全国冠军一名(河北尤颖钦)。  相似文献   

18.
耕生 《收藏》2009,(3):167-167
2006年,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乡五里头村的北宋名臣吕氏四兄弟(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和吕大临)家族墓群被盗扰。西安市公安机关迅速破获案件并追缴了被盗文物,涉案人员被判重刑。被盗的这座古墓中,出土文物年代跨度很大,既有北宋的也有汉唐文物及西周铜器,表明墓主人是一位极喜收藏且收藏宏富的收藏家。  相似文献   

19.
陈根远 《收藏》2008,(3):44-48
西周末年,秦人游猎于甘肃天水一带。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定都雍城(今陕西凤翔)。殆任此际,秦人受周文化的影响,开始使用瓦当。此后290余年(前677~前383年)一直作为秦国首都的雍城成为秦瓦的最重要出土地区,以后的秦都栎(yué)阳(今陕西临淹武屯乡关庄和宝电一带)(前383~前350年)和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镇附近)(前350~前207年)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李润乾 《收藏》2006,(9):70-77
杨家村,陕西关中西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北依黄土高原南缘(当地人叫北坡)。南邻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杨、王、李三大姓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农村,建国50多年来的五大考古发现使外界对它刮目相看,“杨家村”这个名字也因此而蜚声海内外。有专家甚至指出,杨家村遗址就是西周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