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青少年的体格状况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晴雨表.人们熟知日本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从战后经济快速增长到现在的稳定发展期间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20多年来,中国经济同样得到飞速发展,因此,从纵向的角度研究日本青少年的健康状况有助于了解和改善中国青少年的健康工作和营养状况.利用1960-2005年期间日本国民营养健康调查中的身高、体重和BMI数据,将11-25岁年龄段的身高、体重和BMI进行纵向关联分析作图,同时对中国某高校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和BMI数据进行分析和作图.通过比较,得到以下结果:日本男性的BMI在青少年的中后期达到峰值,随后,这种增加趋势明显减少;中国男性在15-25岁之间没有出现BMI的峰值,而是呈现线性增长趋势;日本和中国女性的BMI都在青少年的中后期达到峰值,然后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四川省20-69岁人群BMI特点,探索用百分位数法评价BMI.方法:取2005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中成年、老年31 477人的BMI指数进行统计和曲线拟合.结果:四川省20-69岁人群总体、男子、女子BMI为22.80±3.06、23.05±2.99、22.55±3.11kg/m2.BMI分层统计体重偏轻、正常、超重、肥胖的百分比,男子为5.1、58.8、30.6、5.5,女子为7.1、63.3、24.1、5.5;不同性别在体重偏轻、正常、超重的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线拟合显示男子BMI从20岁到30岁快速增长,30岁以后保持稳定,女子BMI从20岁缓慢增长,直到54岁趋于稳定.超重和肥胖的触发年龄男子为21岁、28岁,女子为31岁、41岁;BMI峰值年龄为男子45岁、女子58岁.结论:BMI分层、触发年龄、BMI峰值年龄有性别差异.用百分位数进行BMI评价可反映群体资料中BMI动态变化,亦可准确反映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国民身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横剖面调查是体质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其结果能够有效的反映研究对象的体质现状。对生活在不同地域人群同时期体质状况横剖面调查结果的比较 ,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在体质方面的差异。据此寻找原因 ,为增强体质提供对策。通过对同处东亚的中日两国国民的身高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 ,中国年轻男子 (从 7~ 2 9岁 )的平均身高低于日本同龄人群 ,45岁以上年龄人群高于日本同龄人群。女子身高虽然从总体上还高于日本同龄人群 ,但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年轻女子的平均身高与日本同龄女子已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BMI标准群高中生的皮下脂肪和肌肉发育状况及规律。进一步剖析青少年隐性肥胖现象和各部位肌肉的动态变化趋势。本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某高中1992-1995年之间出生的368名(男183名,女185名)为对象,使用B超测定上臂前部、上臂后部、腹部大腿前部和小腿后部的皮下脂肪及肌肉厚度数据进行分析。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腹部皮下脂肪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女子肱三头肌部位有增加趋势,其他各部位无明显规律。男生肌肉随着年龄的增大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略见增加趋势之外,男女其他各部位均未见有规律的明显增加,腹肌还略见下降。BMI标准群青少年的皮下脂肪随年龄变化影响较大的为腹部脂肪的变化。男女腹肌有略降趋势,加强腹肌练习对于青少年的身体正常发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BMI标准群高中生的皮下脂肪和肌肉发育状况及规律。进一步剖析青少年隐性肥胖现象和各部位肌肉的动态变化趋势。本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某高中1992—1995年之间出生的368名(男183名,女185名)为对象,使用B超测定上臂前部、上臂后部、腹部大腿前部和小腿后部的皮下脂肪及肌肉厚度数据进行分析。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腹部皮下脂肪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女子肱三头肌部位有增加趋势,其他各部位无明显规律。男生肌肉随着年龄的增大肱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略见增加趋势之外,男女其他各部位均未见有规律的明显增加,腹肌还略见下降。BMI标准群青少年的皮下脂肪随年龄变化影响较大的为腹部脂肪的变化。男女腹肌有略降趋势,加强腹肌练习对于青少年的身体正常发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1978~1989年世界前25名的田径运动员的有关年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上,投掷运动员高于跳跃运动员,而长距离跑运动员又高于短矩离跑运动员;在男子800m、3000m 障碍、跳高、铁饼和女子马拉松等项目中,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段呈增长的趋势。为了合理安排训练,确立创造最佳成绩的年龄段,对各田径项目运动员的最佳年龄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身体成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北京市委机关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体重、身体脂肪量、体重指数等身体质量指标,对该群体人员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该群体中男子各年龄段BMI均值高于全国同年龄段的均值;女子在31~45岁之间的BMI均值高于全国同年龄段的均值;男性体重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特别是出现在低年龄段(30岁以下),肥胖人数占整个群体人数的49.6%。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上海市二、三线谢击运动员进行神经类型测试,探讨射击运动员选材问题。三线女子运动员的测试研究指标有生活年龄、骨龄、身高、体重、神经类型等指标,二线测试研究指标为光反应。研究发现:(1)三线女子步枪和三线女子移动靶两小项之间运动员生活年龄无差异,而骨龄存在差异的趋势,身高、体重具有显著性差异。(2)三线女子步枪和三线女子移动靶运动员偏向灵活型的神经类型百分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移动靶运动员神经类型偏向灵活型的百分比较高。(3)二线男子手枪慢射和二线男子飞碟之间的运动员光反应有极显著性差异,飞碟反应较快。(4)二线男子手枪慢射和二线男子手枪速射,二线男子手枪速射和二线男子飞碟之间光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二线男子手枪慢射、速射和移动靶三个项目光反应具有逐渐变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运用统计学原理,通过对1995年、2000年、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浙江农村汉族学生断面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曲线拟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2000年、2005年浙江省农村汉族7~22岁男生BMI指数快速增长期主要集中在9~14岁年龄段,1995年女生BMI指数快速增长期主要集中在9~13岁年龄段,2000-2005年女生主要集中在9~11岁年龄段,农村女生BMI指数突增期较男生提前1~3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9~20岁203名普通大、中、小学男生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讨青少年男子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发育特征.利用Kinitech等速测力系统对研究对象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60°/s、120°/s、240°/s 3种速度的等速测试.结果显示:青少年男子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不存在某个年龄段快速增长的现象,在同一年龄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均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同年龄同侧屈肌与伸肌比较,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各年龄段伸肌均大于屈肌,在60°/s测试条件下,差异在9~14岁表现出显著性(P<0.05),在15~20岁表现出高度显著性(P<0.01),在120°/s测试条件下,左侧差异在14~20岁表现出显著性,右侧差异在15-20岁表现出显著性;同一测试速度下同年龄异侧同名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膝关节屈伸肌力比H/Q值在同一测试速度下,随年龄的增大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同一年龄H/Q的值随速度的增加呈现出增大的趋势.结论为:9~20岁男子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屈伸肌力比H/Q值呈递减的趋势,形成随年龄增大屈伸肌群力量差距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