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开今年年初以来的首都各大报和各省市区的主要报纸,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关于市场的报道突出了,数量明显增加了,题材扩大了,言论增多了。例如今年5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记者评述北京市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的稿件,同时在头版显著地位刊登了题为《重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的评论员文章和《燕赵大地专业市场星罗棋布》的消息,二版还发表了几篇有关市场的报道,像这样集中地突出地报道市场,过去是没有过的。其它各大报也  相似文献   

2.
最近,陆续在报纸上读到关于油菜、蔬菜、西瓜增产的“预告新闻”,也听到了周围读者对类似宣传的种种议论和意见。 5月24日,上海解放日报一版发表了新华社讯:《我国的油菜籽增产三成多》,副题是《本市今年比去年增产近五成》。据了解,当时上海市郊区的油菜绝大多数还没有收割,产量即已经统计出来了。许多农村干部看了报载“预告新闻”,感到好笑,说:“报纸上吹牛的风又来了!” 6月3日,解放日报三版《上海市场》专栏里登了一篇该报记者报道,题为《蔬菜会议精神落实,夏熟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5月15日第六版,在新开辟的《发展绿色食品 促进衣民增收》的专栏里,第一篇登载了记者顾仲阳写的通讯《大棚“绿”了钱袋子鼓了》,引题是《在陕西大荔县,如今种植绿色瓜果蔬菜成了时尚,全县形成了‘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生动地描写出大荔县农民靠种植绿色瓜果蔬菜走上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在人民日报上接连发表了两篇好报道,一篇刊登在3月17日第一版,题目是《走一步看一步——记武汉市蔬菜市场放开前后》;另一篇刊登在5月11日第一版,题目是《有胆略的决定——武汉三镇大门是怎样敞开的》。这两篇报道之所以被大家称好,重要的一点是记者对正在进行的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作了一次突破。对此,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中年记者舒展,青年记者杨振武都有热忱的、中肯的评述。为了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素质,把城市经济改革的报道写好,本刊现将他们三人写的评稿札记,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和有关国家档案馆定期向社会开放馆藏档案的规定,北京市档案馆继1996年、1997年和2001年向社会集中开放档案之后,于2009年5月20日再次向社会开放档案21568卷.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8日至12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第一次被定为国家级的大型国际性高科技产业交流活动。从这届“国际周”活动刚刚开始筹务起,作为《北京晚报》记者,即密切关注,国内外各媒体中,第一篇关于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报道是《北京晚报》发出的。作为一线记者,对这场高新技术产业盛会的全程跟踪的过程,特别是5月8日至12日五天几乎是没有休息的现场报道过程,也成了自身对新闻的再认识过程。硬话题软切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报道对象,是一个十分严肃而严谨的话题。在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  相似文献   

12.
马庆春是北京市朝阳区水碓子农贸市场管理所的所长,也是一名利用业余时间写稿的通讯员。水碓子农贸市场,在北京城东郊,每天上货量大,成交额在10万元以上,是本市一座较大的批发零售市场。马庆春每天忙完工作后,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来采写新闻稿件。3年来,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郊区版》、《中国法制报》、《市场报》等10多家报社投稿650余篇.被采用498篇,向北京广播电台、区广播站投稿250余篇,被选用120多篇。稿件内容95%是从水碓子农贸市场上得到的素材。马庆春身为所长,工作那么忙,稿件写的又都是农贸市场的内容,在这种条件下,为什么稿件采用率这么高呢? 对此,马庆春的回答是:“个人的喜好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有毅力,多大困难也要克服它,功到自然成。……”1984年他开始写稿时摸不到  相似文献   

13.
王彤 《记者摇篮》2004,(2):56-56
2003年5月11日,一向以高公信力、大影响而享誉全球的美国精英类报纸《纽约时报》突然在头版和内页发表了一篇长达三页7500字的内部调查报告。报告承认一名刚刚离职的记者布莱尔,于2002年10月从纽约市新闻组调往全国新闻组后,到2003年5月1日离职时。所撰写的73篇报道中,至少有36篇是捏造或抄袭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人人要学会写新闻》是胡乔木1946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一篇社论。 就在胡乔木担任毛泽东秘书不久,194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5月16日起,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事业,亦加改进,统归一个委员会管理。  相似文献   

15.
近来,报纸上的批评稿件逐渐多起来了.这些批评报道播发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对实际工作也有推动。以新华社在五月十九日播发的《长江客轮服务质量太差旅客叫苦不迭》,五月三十日播发的《北京市蔬菜市场放而不开菜少价贵大批蔬菜被堵在城外》两稿为例,说明记  相似文献   

16.
1992年5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新华社播发了一篇《枸杞富了精河人》的电讯稿,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因种植枸杞而蜚声全国。它就是新疆精河县托里乡、新疆兵团83团场。这篇电讯稿的作就是我,一个通讯员。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写了几篇报道,包括《退思园中话进取》(5月18日一版)、《中国日报出了一个好点子》(5月23日一版)、《“老外”开始怕“老乡”》(5月28日一版)、《再给后代五千年》(6月1日一版)、《苏州人的性格变了》(6月3日扩大版一版)、《金发碧眼学苏绣》(6月19日)等。从报道本身来说,写得并不很好,但出发点是想通过实践,对改进经济宣传作一点探索,并愿与同志们共同探讨。近两年来,在报社全体同志的努力下,《经济日报》是有进步的,广大读者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对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并且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  相似文献   

18.
1961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先摸情况,后作结论》,这是一篇从一件小事谈起,反对主观主义的重要评论,当年颇有影响。社论是从北京市灰石厂碎运车间解决矿车掉道这件小事谈起的。碎运车间的领导同志认定矿车掉道的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5月17日第14版在“市场漫步”的专栏里,刊登了署名百合写的评论“正确消费莫浪费》。这篇1100多字的章,写得有理、有力、有情,是一篇非常有针对性的好稿。从写作上来看,段段紧扣主题,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全国好新闻5月12日在上海评选揭晓。四川电视台的《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纪实》、河北电视台的《一个盲姑娘的追求》和《人民日报》的通讯《今日两地书》被评为特等好稿。这次还评出了59篇一等好稿、78篇二等好稿、91篇三等好稿。这231篇获奖新闻,记录了我国过去一年的时代风貌。一批反映改革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优秀作品《讲民主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