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科学方法在科学革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近代科学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且有助于科学发现和加速科学革命的完成;与此同时,科学革命也促使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奠定了科学方法的重要地位,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科学方法与历史上的科学革命相互关系和作用,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科学革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科学思想进行重大的重新组合,于此相对的“失败的科学革命”很显然是没有将科学思想组合好.在界定好科学革命有关内涵的基础上,就科学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克 《科学学研究》2012,30(9):1281-1286,1300
科学革命观主要出现在对传统物理学进行历史解读的人文领域,然而其影响已超出知识界、思想界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领域。"革命"观不仅不适用于准确地表述科学的划时代进步,更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如果科学革命果真存在或成功,那么为何我们要独自享受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而让中小学生一直生活在革命前的旧社会,继续忍受着阿基米德的静力学、牛顿力学的煎熬呢?通过对三个几近耳熟能详的案例分析表明:科学进步是不断开辟未知领域从而使已知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的进阶模式远比流行的不断革命模式更为接近科学史的真实;所谓的"科学革命"只不过是一种流行的人文传说。  相似文献   

4.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给出了科学发展的一般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范式概念揭示的.真正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范式的转变,是一场革命,它必然引起经济、政治以致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创新与范式具有内在关联.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以探究创新的一般性规律:创新是一种解谜过程,在解谜过程中不断扩展研究区域从而引起原有体系结构的改变;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首先来自原有范式的制约,这种制约需要创新主体具有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来超越;突破并超越原有范式的制约后,需要把新前景作为创新的动力;在多元范式竞争后出现的新范式就成为根本性创新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如何界定科学革命的起止时间反映了科学史家关于科学革命实质和原因的编史学观念,关于科学革命完成节点的争论凸显出对科学革命所涉及的不同学科和潮流的认识。本文详细探讨了科学革命起止时间背后的编史学观念,以揭示对科学革命的理解是如何层层深入递进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上对"科学革命"存有不同层面上的"敌意",分别体现在对"科学革命"的称谓、对科学发展的方式以及对科学革命的影响的不同理解上.社会上对"科学革命"的敌意态度势必会影响科学的发展.因此,促使社会上对科学革命的态度向"善意"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必须引导人们正确把握"科学革命"的真谛、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以及对科技施以必要的人文关怀,化敌为善.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由于学界对挥舞"伪科学"打压相左于自己的认识的行为存有疑义,发生了废或保"伪"的辩论,至今绕梁于殿堂.辩论双方共同面对的主要问题有四个:如何认识"实证"性科学规范的局限性?如何认识科学的实质?如何面对当代科学革命?如何认识和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科学革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是两面性的,既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会危害社会的发展.然而,社会对科学进步也存在或促进或阻碍的两种相反作用.科学革命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建立它们二者间的良性互动的目的应该一是遏制科学的有害影响,二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美国科学哲学家T·S·库恩于1962年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将科学发展过程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进化的两个阶段。在他看来,“常规科学”是指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已有科学成就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并且某一科学共同体承认这些科学成就是一定时期内进一步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围绕近代早期形而上学发生的主要变化,首先考察了近代科学革命体现出的两大形而上学主题,即新柏拉图主义传统和机械论哲学。进而分析了在科学革命的促动下,近代早期形而上学三个方面的转型,即神学论题的形而上学化,形而上学中心议题转向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以及形而上学从直接实在论到表象实在论的转化,并讨论了形而上学转型在哲学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很少提到"经济"、"经济学"等术语,暗中却采用了经济学的话语方式来解说科学的动态过程。库恩探讨了竞争、垄断、分工与专业化等在提升科学效率方面的重大作用。他还探讨了科学家的问题选择以及在范式革命时期的理论选择,探讨了理性科学家在理论选择中的貌似的非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学当代转向及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学在1960年代开始成为一门成熟学科后,随即开始了由科学建制社会学向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实践社会学、宏观取向的科学社会学的多次转向。这些转向具有深刻的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革命背景,是对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之现实的一种反应,隐含着建设性后现代科学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科学理论中心概念变化的语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对科学概念的结构、概念变化的方式、概念指称变化的方式以及概念、信念、语言与科学革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心概念是科学理论的核心 ,中心概念变化必然引起语境的变化 ,最终导致科学革命。因此 ,科学革命的发生从本质上看是其中心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如果它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人类生活将发生质的变化。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7世纪的医学革命》一书的评析,试图初步回答何谓西方近代早期的"医学革命"这一问题,并对其爆发的历史背景做出初步的分析介绍,指出其在近代医学史和科学史中的重要价值,期冀其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3次技术革命。目前,第6次科技革命正向我们走来。本文从人类文明和世界现代化的需求角度,分析了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等。第6次科技革命将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融合,它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新科技。从科学角度看,它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它可能是一次再生革命。  相似文献   

17.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使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发生重大改观,库恩革命性的观点得益于对科学史的深入研究。在当今我国科学教育改革进行中,要充分注重科学史的重要性,在科学教师培养方面,也要大力加强科学史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赵宇 《今日科苑》2007,(12):226-226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通过对科学发展进行历史的考察,提出了“范式”的概念,提出了崭新的、基于历史的科学观以及用以描述科学历史发展的“范式”,为科学哲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路。  相似文献   

19.
从晚清中华民族为了救亡与生存的不断抗争,到如今迈向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先后掀起了数次带有民众启蒙性质的"阅读革命"。北京因其独特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在历次"阅读革命"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北京在近代中国新文化语境下的"阅读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与表现,对于促进当今北京地区的阅读文化发展,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增强居民文化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爱读书勤学习的良好风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革命     
科学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通过技术和工业,科学对现代文明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因为科学能够给资本带来利润。因而倍受到推崇。以致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在西方形成了一股科学主义思潮。但是,当科学被过分抬高之后,引发了一系列悲剧,战后,目睹残忍的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西方开始着手对科学主义进行清算,科学主义被认为指认是现代专制主义的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以及现代自由主义从左的和右的方面都对科学主义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