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寺玉兰香     
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北京有38家文物保护单位晋升“国保”,西山古刹大觉寺榜上有名。大觉寺的美不是一时一次能领略得到的,在这里小坐、慢饮、用餐或者小住都能领略到寺院中不同的美景。坐西面东一千年西山古刹大觉寺是北京地区最著名的寺院之一。该寺在每年的春季玉兰花盛开时,都要举办“古寺兰香玉兰节”,而到金秋时,则要举办“金秋西山银杏文化节”。在北京的寺庙中,以植物景观举办盛大庙会的寺庙现在很多。像潭柘寺以紫玉兰,戒台寺、法源寺以丁香,红螺寺以紫藤等举办庙会。大觉寺位于京西海淀区北安河乡的阳台…  相似文献   

2.
被称之为植物界元老的银杏和有林海中“珍珠”之誉的银杉,同为当今世界上幸存下来千年不衰、寿命很长的古老植物。银杉和银杏分别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现发现银杉分布于广西花坪林区、四川金佛山与柏枝山、贵州的道真县境内和湖南新宁县的万峰林区。有“国树”之称的银杏,除新疆、青海、西藏和内蒙等少数省区未见有生长外,其他各地都有分布。在一些寺庙、庵院等名胜古迹及游览胜地,被作为重要景观的千年以上银杏古树,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3.
潭柘寺赏绿     
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圣地,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所以向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俗谚。潭柘寺寺院宏大,殿宇雄伟,寺内的古树名木也驰名于世。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降生、成佛和圆寂都是在树下。释迦牟尼降生在古印度北方的兰毗尼(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无忧树下,无忧树实际上就是娑罗树,又名七叶树。成佛在古印度北方的摩揭陀国伽耶山(现位于印度北方比哈尔邦的菩提伽耶城南)的菩提树(原名“毕钵罗”树)下。圆寂在拘尸那迦罗城郊外的“娑罗双树”下。他还曾在“苦行林”中修行过。为了纪念佛祖,以…  相似文献   

4.
银杏,亦称“白果树”、“公孙树”。银杏科,落叶乔木,叶扇形,雌雄异株,种子椭圆形或倒卵形,系孑遗植物,我国普遍栽培。银杏生长较慢,但寿命极长。能历经大自然亿万年恶劣环境的变迁,经受各种病虫、病毒侵害而依然生机勃勃的是银杏;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日本广岛,率先萌以绿芽,恢复青春的植物也是银杏。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5.
银杏     
银杏树是我国的特产,是一种比較普遍的树种,俗名叫白果树,由于它生長得很慢,又称公孙树。除日本栽培得比较普遍外,其他国家栽培的都很少,只有在他們的公园中,栽培一些作为观賞植物,点綴風景。我国的寺庙門前常常有巨大的銀杏树,它的树幹很直,叶呈小扇形,夏天在树下乘涼,別有風味。 銀杏目前只存有一种,其他早已絕种,成为“化石”了。因此,这种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根据地質学家的考查,这种树在二万万年前最繁盛,以后逐漸地衰退,灭亡。在許多国家里,都發現了这类植物的化石。唯独在我国,因为我們祖先的重視栽培,所以保留了这种树种,  相似文献   

6.
植物活化石主要是“孑遗型”的化石,我国最为著名的有银杏、水杉和银杉。银杏银杏是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叶扇形,叶面具有不规则的锯齿凹口,凹口深入到叶的中部将叶面分为两个裂片。银杏雌雄异株,但也有单性繁殖的。在一些多年生的  相似文献   

7.
团城是镶嵌在北海和中南海之间的一颗绿色明珠,它上面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古松古柏,可谓是一座“空中花园”。这里还是北京地区古树被”封官”最多的地方。 在团城上正中的承光殿东侧,巍然屹立着一棵粗壮的古油松。它高达20多米,干周长达3.16米,是金代种植的,距今已八百多年,是北京的“古油松之最”。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植物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复杂,是久已著名于世的,向有“植物王国”之称。早在十九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就曾多次派人到云南进行植物调查采集,掠夺云南的植物资源。解放前我国老一辈的植物学家中,也有不少致力于云南植物资源的研究,但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不仅没有基本的工作条件,甚至生活也没有保障,有的因感染上恶性疟疾,病殁于野外,有的被土匪抢劫,仅以身免,还有的因贫病交迫,冻馁而死。 解放后,云南省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才得到了重视。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由中国科  相似文献   

9.
寻找共工城     
北京民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么说是因为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可最近有一位专家却说“先有共工城,后有北京城。”这共工城是什么?它又在哪里?难道它比潭柘寺的历史还要悠久?又为什么跟北京的建城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0.
寻找共工城     
科苑 《金秋科苑》2009,(1):55-57
北京民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么说是因为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可最近有一位专家却说“先有共工城,后有北京城。”这共工城是什么?它又在哪里?难道它比潭柘寺的历史还要悠久?又为什么跟北京的建城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11.
1银杏是农村旅游的特色品牌银杏树,学名:cinkgo biloba,又名白果树(华东、华中),鸭掌树(北京),公孙树(四川),古称平仲树。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名贵树种,第四纪冰川期后,经过气候巨变,仅在我国保存银杏树一属一种,是历经劫难的孑遗植物。国外的  相似文献   

12.
正银杏是古老的木本孑遗植物,生长于新生代第四纪冰河时期,在植物分类学上被世界古生物学家称为"活化石",为我国的稀有珍贵树种。银杏外种皮是银杏种子硬壳外面的肉质部分,俗称白果衣胞,它占了整个种子重量的75%左右。银杏外种皮是一种废弃物,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4万吨银杏外种皮被随意  相似文献   

13.
刘扬 《百科知识》2007,(6X):49-50
“白日游山,夜晚看庙”说的是传统的游历内容,同时也道出了寺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寺庙是中国一种典型的宗教景观,而从艺术的角度看,则意义就更加重大了。寺庙是我国的艺术宝库,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在寺庙建筑史上,人们实在无法找到“中国总共建了多少寺庙”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银杏,中生代森林的优势物种,一种高大古老的“活化石植物”,被称为东方圣者,原产我国。以庄严、长寿、金叶和突出的抗辐射功能而闻名于世,也是世界著名风景园林树种。银杏树体富含多种人类健康长寿的天然化学物质,潜藏着巨大商机,当前年产值已创造达数十亿美元。我国银杏栽培历  相似文献   

15.
王辉 《科学中国人》2006,(4):101-101
银杏,中生代森林的优势物种,一种高大古老的“活化石植物”,被称为东方圣者,原产我国。以庄严、长寿、金叶和突出的抗辐射功能面闻名于世,也是世界著名风景园林树种。银杏树体富含多种人类健康长寿的天然化学物质,潜藏着巨大商机,当前年产值已达数十亿美元。我国银杏栽培历史较  相似文献   

16.
裸子植物是指那些种子裸露的、没有果实包被的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由于多数种类的叶片呈针形、条形或鳞形,故又称针叶植物,它们基本上都是木本植物,而且多数是高大的乔木,主干粗壮挺拔,形态优美,枝叶苍翠,是许多优质的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另外,裸子植物还有其他用途,比如思茅松可以生产松香和松节油,银杏的种子可以入药等。裸子植物的特性和种类由于复杂和特殊的地形,我国成为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尤其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很多裸子植物具有“活化石”之称,著名的有银杏、水杉、水松、秃杉、银杉、红豆…  相似文献   

17.
李文俊 《科教文汇》2009,(18):F0002-F0002,F0003
1银杏是农村旅游的特色品牌 银杏树,学名:cinkgo biloba,又名白果树(华东、华中),鸭掌树(北京),公孙树(四川),古称平仲树。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名,贵树种,第四纪冰川期后,经过气候巨变,伛耷我国保存银杏树一属一种,是历经劫难的孑遗植物。国外的银杏树,都是从我国引种的。大约在宋朝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西欧与北美。  相似文献   

18.
<正> 郯城县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去年银杏种、叶、苗及系列产品的总产值达1.2亿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 近年来,县科委抓住银杏市场走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促进银杏种植及加工的发展。他们积极申报了省、地“银杏矮化、密植早期丰产”、“银杏矮、密、早、丰扩大试验”、“银杏快速育苗”、“银杏系列产品开发加工”等攻关课题。课题完成后,又投入科技成果的推广,一是抓成果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县报等宣传媒介,在全县范围内大造舆论,使之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9.
银杏     
银杏,其名出自《本草纲目》。因中果皮为白色,故又名白果;因叶形状像鸭掌,又俗称“鸭脚”;因其结实周期过长,故又称之为“公孙树”。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而今我国年产白果5000余吨,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90%。射阳县数年前就开发银杏,现有银杏园林约三千亩,其中黄光锁和新洋乡各有一个千亩成片银杏园。目前长势旺盛,即将挂果。银杏树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汉末三国时,江南已有种植,宋朝时,黄河流域已普遍栽培。银杏是果树中首屈一指的“寿星”,眼下结果累累的千年古树在我国尚存1300多抹。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有株古老银杏树,树龄已达2000年左右,长安  相似文献   

20.
1948年首届中央研究院81位院士中,浙江籍有21人之多。他们大多在家乡获得较为系统的初中等教育,然后前往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突破了浙江自身在高等教育上的缺陷;他们大多留学当时世界科学中心——欧洲而不是美国,与科学前沿相接,在数学、动物、植物、生理乃至社会学等学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是促进我国科学发展壮大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