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在开展新闻阅评工作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专题阅评,取得了较大成效.仅2006年,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简报>就先后推出了新型工业化、湘南抗洪、公民道德论坛、首届中部博览会、省第九次党代会、聚焦长株潭、控制负面报道等专题阅评,不仅增大了新闻阅评的力度和深度,而且使新闻阅评的实效得到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新闻阅评作为新闻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新闻舆论导向工作的保证。实践证明,用新闻阅评加强新闻宏观管理、用新闻阅评指导主题宣传,用新闻阅评指导新闻报道的改革和创新,发挥了惩前毖后与治病救人、加强管理凝聚人心、指导改革推动宣传效果提升的良好作用。新闻阅评工作如何始终围绕中心,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如何辩证看科  相似文献   

3.
新闻阅评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一个贡献。本文总结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的实践经验,从新闻阅评内容定位、评议技巧及方式方法等方面。对新闻阅评的规律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4.
苏进跃 《今传媒》2006,(12X):33-33
湖南省的新闻阅评工作始于1997年。近10年来,共编发《新闻阅评简报》800余期,刊发各类阅评稿件4000余篇,并出版了阅评精品集《点击传媒》、《守望传媒》两本书。新闻阅评在帮助新闻单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遵循新闻规律、提高引导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阅评对于新闻从业人员并不陌生,广义上的新闻阅评包括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议,狭义上的,亦即本文所指的新闻阅评,是指中央和各省、市、区新闻主管部门,从新闻管理的角度,组织专门力量,对各类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的准确、及时、有效的评点。本人有幸从事过我省新闻阅评的组织、撰稿工作,在此谨以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和认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探索,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新闻阅评制度,成为日渐完善的新闻舆论宏观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阅评的质量和效率,直接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的新闻阅评工作始于1997年。近10年来,共编发《新闻阅评简报》800余期,刊发各类阅评稿件4000余篇,并出版了阅评精品集《点击传媒》、《守望传媒》两本书。新闻阅评在帮助新闻单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遵循新闻规律、提高引导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多年的实践中,湖南的新  相似文献   

7.
搞好新闻阅评,对地方党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升引导水平,提高报纸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三明日报开展新闻阅评工作已有4年之久,报社编委会特地聘请两位资深的老报人,担任新闻阅评员,对每天的新闻作品进行点评。根据阅评员的阅评意见,编委会每月编辑两期《阅评简报》,供采编人员学习参考。最近,笔者查阅了4年来每一期的《阅评简报》,对新闻阅评工作进行了思考:地方党报新闻阅评应如何定位?也就是说,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如何评到位?新闻阅评应重视解决哪些问题?这里,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商榷。地方党报新闻阅评的定位不…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新闻阅评?什么是新闻阅评机制?广义地说,新闻阅评是大众在接触媒体的新闻报道时所产生的看法、意见或建议,这种新闻阅评是分散的、无意识的;狭义地说,新闻阅评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组织的、对新闻媒体的报道进行有意识的评说。在此笔者指的是后者。那么,新闻阅评机制是指在宣传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相应的机制,督促新闻阅评员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及原则,对新闻媒体的传播行为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评点,阅评编辑人员定期刊发阅评刊物,及时传送到媒体,达到引导新闻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目的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益 《新闻窗》2010,(2):36-37
2009年下半年.笔者采写的专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5位科技特派员把科技之腿插入农村泥土的创业故事》,7月30日在贵州日报《科教时空》整版刊出。8月20日,中宣部新闻局《新闻阅评》第512期专题对这组报道给予评论,认为报道用生动的典型解读科技特派员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具体实在的服务和舆论引导,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这篇稿件能获得中宣部新闻阅评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郭光华 《今传媒》2008,(6):34-35
一、我国新闻阅评制度的建立 中国的新闻阅评,是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宣传部负责实施的.目前主要在中央、省、地市三级开展.1994年,中宣部成立新闻阅评小组,最初出刊为<新闻舆论动向>,后改为<新闻阅评>.1996年8月,中宣部在烟台市召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宏观调控会议,要求各地仿效中宣部的作法,建立新闻协调和新闻阅评制度,以利于进一步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11.
包东喜 《报刊之友》2008,(10):34-36
一、新闻阅评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新闻阅评作出过正式的定义,笔者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2002年最早出现对新闻阅评定义的表述:“广义地说,新闻阅评有两种,一种是大众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所产生的共鸣、看法、意见、建议,是分散的、无意识的;另一种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自身组织的、有意识的评说。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安徽省认真贯彻中宣部加强新闻阅评工作的精神,在实践中创新思路,摸索规律,强化了阅评工作的组织、责任、预警"三个机制",健全了专家阅评、自身阅评、群众阅评"三个网络",坚持了指出问题与推广经验、事后评论与事前提醒、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三个结合",使新闻阅评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的新闻阅评工作从1991年起,至今已经开展了十年。市有关领导说:“新闻阅评是市委和市委宣传部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单位关系,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非常得力参谋和助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北京市新闻阅评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阅评:逐步规范制度化 北京市是全国最早开展新闻阅评工作的省市之一。1991年8月,市委宣传部组织了12名具有丰富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参加新闻评议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提建议、当参谋。1996年7月,中宣部在烟台召开“加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座谈会”,提出了新闻阅评…  相似文献   

14.
一、新闻阅评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新闻阅评作出过正式的定义,笔者从大量文献研究发现,2002年最早出现对新闻阅评定义的表述:“广义地说,新闻阅评有两种,一种是大众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所产生的共鸣、看法、意见、建议,是分散的、无意识的;另一种是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单位自身组织的、有意识的评说。  相似文献   

15.
新闻阅评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批评。比广义上的媒介批评更具有建设性,对新闻工作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一、新闻阅评。有助于把控媒体舆论导向新闻阅评对媒体的舆论导向起着重要的督导作用。新闻阅评除考察媒体宣传内容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政策上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上是否一致,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是否主动、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新闻阅评对地方党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提升引导水平,提高报纸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明日报》开展新闻阅评工作也有四年之久,报社编委会特地聘请两位资深的老报人,担任《三明日报》新闻阅评员,对每月每天的新闻作品进行点评。根据阅评员阅评意见,报社编委会每月编辑出刊两期《阅评简报》,供采编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石琼 《新闻世界》2013,(10):14-15
本文主要介绍了芜湖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阅评》的编发路径和做法,并对《新闻阅评》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要针对当前新闻阅评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结合本单位实际,总结已经成熟的做法,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全覆盖、立体式的新闻阅评机制,使新闻阅评工作真正成为提高采编人员业务水平、提升新闻品质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
苏进跃 《今传媒》2007,(3):25-25
新闻阅评是一门艺术,其最大的艺术性就在于对度的把握.所谓"度",从哲学上分析,就是客观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界限,也就是说,当量变达到一定的"度"时,就会引起质变.新闻阅评中的"度",就是新闻阅评的"界限",也即"分寸".阅评意见如果达不到这个"界限",就会"不到位".阅评意见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过了火".  相似文献   

20.
新闻阅评与新闻采编——谈《新闻阅评学》的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阅评学>已于2010年3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新闻学这一新领域的专著.其出版对进一步搞好新闻工作有意义,对新闻单位的新闻阅评、新闻院校的新闻研究、新闻媒体的新闻采编,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