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历代读书讲求静心、静籁、静谧的心境与环境,并从中悟得诸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等的感言与训诫.可是传统的这一读书方法似乎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上已事过境迁了.……  相似文献   

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我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积极营造"人人爱读书、处处有书读、时时伴书香"的读书氛围,在时间和空间上做足文章,出台了一系列形式多样、新颖的读书激励制度。一、营造读书氛围,让书香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1.用活用好图书室,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我校图书室藏书丰富,现有藏书近3  相似文献   

3.
徐颖 《考试周刊》2008,(24):150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得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吸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和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和体悟.<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这对于现行的阅读教学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更加强调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自由的空间,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  相似文献   

4.
[名师点拨] 与其他考区相比,南京今年的作文题在去年"带一本书去旅行"的基础上继续与"书"结缘,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读书生活为切入点,提倡在读好名著的基础上读其他的书,读整本的书(不是某一篇课文或文章),读有益的书.意在促进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所讲的"对话",蕴涵着深层的教育理念.它指的是师生之间、文本之间的多向、深层的交流,绝不是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或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也绝不是以讨论为主导,而忽视"读文本".如何使"对话"的理念在阅读教学中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学生是对话的主体,读书是对话的基点.因此,以读书训练为重点,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注重读书质量,以期进行高质量的对话,是扎扎实实地进行阅读教学的一条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采用"循规蹈矩"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亦因找不到解决教学简单化、程式化的有效途径而把责任归咎于学生.而专题阅读以课题为中心,让学生带着任务读书,对学习资料进行不断的选择与收集、积累与处理、交流与运用,不失为一种全新有效的读书方法.本文拟从三个角度分析专题阅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开展读书活动,开发读书课程资源,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读书习惯,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我校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学习化学校建设,把学生读书活动作为学校自主发展的特色工程,确定"以读书活动为突破,形成语文学科教学特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不迷信书,不读死书 其实,马云这段话的核心意思并非"读书无用",而是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劝年轻人不要迷信读书,不要读死书,不要天真地将读书与成功画上等号,而应有比读书更重要的价值去追求.这种意思,很容易就被人断章取义了,被一些喜欢标签化的人贴上了"读书无用"的标签.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是南京市"书香校园"之一。校本课程《心智阅读》以指导"阅读经典"为切入点,使儿童心灵更加灿烂、美好、幸福为价值,努力将儿童引领至一种喜欢阅读的状态,使爱读书、会读书成为校园生活的风尚。学校通过创建"我的读书成长记录袋"、班级读书博客、"我的读书生活"个人读书博客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引导儿童及时地倾诉、交流读书的收获,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享受快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有效指导学生读书,将对其终身学习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与好书交朋友的。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每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是以"给学生读书"拉开我们班读书"工程"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成长书吧"是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模式的新的探索形式,它主要以"悦读、成长"为主题,以阅读经典为基础,致力于引导大学生消除读书的误区、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以增强其读书的方向性、目的性、有效性;使得大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充实思想、锻炼能力,学会做一个人,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营造"处处见经典、人人读经典、时时论经典、常常用经典"的良好氛围,使得大学生的阅读意识得到了不断深化,阅读"质"、"量"逐步上升,阅读形式持续创新,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已被教师接受,我以为"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不能为读书而读书,使读停留在读通、读懂的表面层次上,而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读,注重读的实效性.落实"读"要做到"三要",要有目的性、层次性,要有教师的指导,要积累并内化运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汲取了人类关于读书的一切优秀思想,并借鏊生命教育、解释学、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等理论,创立了科学读书观.在实践层面上对"营造书香校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并对"营造书香校园"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理性分析.旨在改变目前中学生与教师的阅读状况,促进师生共同的发展,让教师与学生都拥有一个阳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多元智能理论为开发、光大每个孩子的智能特长提供了依据,而"主题性阅读"则以阅读的方式将这种理论演绎成真实的校园风景.建设北大街小学的"主题性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智能特长,选择阅读的主题,进行指向性阅读,学生通过读书以及参加系列读书延伸活动.将自己的特长智能打造的更加出色."主题性阅读"和系列读书所创设的读书氛围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而将阅读欣然悦纳为自己美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要是看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而人的素质是与这个人接受的教育程度密不可分的.事实证明,读书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就有重视读书的传统.古代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做官论,此论一直影响到现在.现在流行的"高考""公考"等也无不与读书论相衔接.  相似文献   

16.
一、何谓自能读书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通过自己学习"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引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一、读中感悟,真真切切地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所得到的感觉,是发自内心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钟老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上,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自己提出阅读不能解决或想知道的问题,并通过读书和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从小懂得树立自主思想,不依赖父母,学会生活本领。(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读书方法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读书感悟中树立自立思想,塑造健康人格。2.激发读书热情,喜欢读书。二、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古人读书以"静"为境。如"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说的是清静优雅的环境与读书人的心境相互衬托,人与自然浑然成为一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是说读书之妙境在夜深人静时;"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是讲读书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知不觉"已春深"了,读书与春天同醉;"眼前直下三千字,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一致的.因此,笔者认为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让学生思想与文本撞击,产生出美丽的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