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五四"对于女性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女性命运总是难以逃脱"悲"的结局。沈从文笔下的女性,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然而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韩剧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娜拉"们,她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徘徊。这类女性又分为三类,一类是隐藏女性特质,扮演成男性,以优势性别进入社会竞争的花木兰型;一类是女性意识过强,完全颠覆传统道德标准的野蛮女友型;还有一类被女权主义者称为"妖妇",她们是以偏激的方式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抗的"坏女人"。  相似文献   

3.
"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体现了中国第一代现代女性追寻自我的艰辛和挣扎,尤其是她们在突现自我、建构"双性同体"的自我人格以及选择自我价值实现场域当中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面相.她们以果敢的行动和言说表达了她们追寻自我的诉求,但又因自身的弱点和历史的因循而最终无法争得较为完整的自我空间,确立较为独立的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神雕侠侣》中因杨过而"误终身"的女子,共有陆无双、程英、公孙绿萼、郭襄、郭芙等人,她们是迷失在"成人的童话"之中的一个个"美丽的"却又"被损害了的"女性形象。本文从解读这些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入手,进而观照现代人的爱情观念与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5.
华裔女性作家谭恩美和非裔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是生存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里的边缘作家,她们的身份和她们的文学一样被烙上了"他者"的标签。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特别是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我们可以看到谭恩美作品《百感神秘》和托妮.莫里森作品《所罗门之歌》里女性人物的具有浓厚的属下气质。但是"属下"女性们用她们的方式在"说话",同时她们的属下气质不会因为"说话"而得到消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秀拉》和《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两部文学作品中的"玫瑰"秀拉和艾米莉的对比,展现出女性敢于挑战周遭的约束和世俗寻求自我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两位主人公与当地的社区相互依存的状况:一方面她们坚持自我,勇于反抗世俗和传统,另一方面,她们又为社区所束缚和容忍。她们追求自我的精神引领新一代女性不断斗争。  相似文献   

7.
主要以杜十娘、王昭君、刘兰芝三个古代女性的悲剧婚姻为代表,探究"被婚姻"给她们带来的痛苦以及她们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从而揭露出女性悲剧婚姻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是一群为追求"个性解放"而彻底反抗传统的新女性。她们在追求中倍感理想无法实现的孤独,虽然通过种种努力无法摆脱孤独,但她们在孤独中仍坚守着人的主体位置。她们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孤独是她们生命价值的体现,是她们慎思独行的开始,是她们不溺于随波逐流的主体性的选择,是对传统的大胆叛逆,是她们对"个性解放"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
"女孩形象"是严歌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类人物,这与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严歌苓笔下的女孩形象一方面折射了作家的创伤性童年经验,另一方面体现出作家细腻而又活泼的女性叙事视角。严歌苓塑造的女孩形象可以分为"文革"与"成长"两大类型,她们均体现出了女性特有的心灵世界和真实丰富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带有明显的"香化"特色。红楼女性生命、生活的诸多方面,或以"香"字形容,或与"香"有关。"香化"现象旨在彰显红楼女性的光彩,张扬她们的审美情趣,从中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女性观。《红楼梦》继承古典文学的女性形象"香化"传统,并将其发挥到美的极致。  相似文献   

11.
试论冼夫人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由冼夫人文化的定义和内容,并从文物古迹、民俗和语言文字三方面列举冼夫人文化的主要特征要素。冼夫人文化是由与冼夫人相关的文化事象组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含俚人文化、高凉文化、圣母文化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施蛰存小说名篇《周夫人》的解读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是着意于它所描写的周夫人的“变态恋爱”,以为揭露了“一个守寡的年轻妇女内心的深沉痛苦”;一是着意于它感伤的抒情氛围,一种从“惘然”到“惆怅”的感旧情怀。但这两种观点都忽略了小说的修辞维度:叙事者“我”与“周夫人”一样,都有着寂寥的境况,也都经受着情欲压抑的苦闷,而“我”与“周夫人”在文本中的同情之理解,这或者就是这篇小说的修辞意图。  相似文献   

13.
“竹夫人”并非指人,而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的夏季纳凉用品,它的出现当在西汉以前,直至唐代,其名称有多种多样,至北宋,开始以“竹夫人”冠名。  相似文献   

14.
白蛇传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四大神话传奇之一,自古以来以白蛇故事为题材原型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戏曲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蛇戏曲在其不同版本、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中透露出浓厚的伦理观照。一方面,戏曲主要人物身上都被寄托了不同的伦理期待,这些伦理观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或是被建构,或是被消解,共同构成了白蛇戏曲的伦理嬗变框架;另一方面,不同伦理观之间的相互碰撞和冲突,又引起了戏曲主要矛盾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在孙吴发展史上 ,孙权之母吴夫人与孙权之女全公主曾先后产生过决定性的作用。吴夫人身处孙吴立国前后 ,对协调孙策、孙权兄弟与南北士大夫的关系 ,组建谋士集团 ,决定独立发展的战略等 ,都有定夺之功。全公主在孙权中后期 ,正值乃父与儒学士大夫阶层矛盾激化之时 ,她乘机兴风作浪 ,为其生母争皇后位 ,参预安排权之继嗣 ,挑起孙权顾命集团的纷争 ,目的在于操纵实权 ,从而恶化了孙吴之政治斗争。二人虽同处后宫 ,皆参预朝政 ,但作用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6.
赵文慧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1):26-27,47
许穆夫人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她所做的《载驰》是中国最早的爱国诗作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女性文学作品。着眼于许穆夫人的生活背景,从卫、许两国国情,当时诸侯国之间政治形势及春秋初期风俗等方面还原一个形象生动的许穆夫人。  相似文献   

17.
《嫘祖祭典》是流传在西平县民间祭祀先蚕嫘祖的典章。追流溯源当与历代官方提倡置公桑、劝农桑、祭祀嫘祖同出一脉。对于祖宗崇拜和敬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集中体现了炎黄子孙对先祖的尊崇和赞颂,也是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之必然。  相似文献   

18.
林风  陈睿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5):16-20,24
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列举大量事实论证冼夫人时代高凉的社会性质。文章认为,东汉永元年间(公元89-105年),岭南进入封建社会;南朝初期刘宋时代(公元420-479年),高凉进入封建社会。因此,冼夫人时代的高凉已经是封建社会,但还存在奴隶社会的残余。  相似文献   

19.
重庆酉阳虽然是一个苗、土家族聚居的荒僻之地,但仍被贞节思想影响。龚氏是此地节妇之一,龚氏牌坊亦是此地节妇的旌表之一。从此坊的建造中足见当地所受贞节思想之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追求文本的客观化效果,福楼拜一改传统小说家所恪守的全聚焦叙述模式,而在<包法利夫人>中运用内聚焦和外聚焦相结合的叙述模式.语言上,大量而成功地运用自由间接引语,将叙述者的声音和人物的声音巧妙交织,造成了隐蔽的叙事效果,为客观化的最终实现奠定了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