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志琴 《贵州教育》2009,(10):23-24
主持人:“什么老鼠用两条腿走路?” 回答者:“米老鼠。” 主持人:“非常正确!”再提问:“什么鸭子用两条腿走路?” 回答者:“唐老鸭!” 主持人:“世界上所有的鸭子都用两条腿走路呀!”  相似文献   

2.
雨季的青春     
作文要求:在古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  相似文献   

3.
孩子,今天下午你放学回来,所害的。你知道大象的故事吗?大一进家门,我就看到你脸上有泪象小的时候,驯象的人用一根铁链痕,我心头一颤:孩子你知道妈妈将它拴在柱子上,幼象挣不断这跟最怕什么吗?最怕你痛苦,怕你不铁链,只好在原地摇头晃脑。然快乐,可我并没立刻询问你流泪的而当这只象长成庞然大物后,尽管原因,因为我已经猜到了,准是你现在的力量足以挣断比这粗得多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我怕再引你的链条,但它并不试图去挣断它,伤心,便装作没看见。过了一会儿,因为它已经丧失了挣断铁链的自我假装若无其事的样子,去你屋偷信心!孩子,这样一根链…  相似文献   

4.
题目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新人教版)提示:要写好这篇话题作文,首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认真审题。在这则材料中,我们应该抓住“两条腿”和“青春”这两个关键词语。也就是说,我们这次作文训练是以“青春”为话题。“两条腿”意味着“独立、自强”等,从“青春”二字还能联想到“惜时”“奋斗”“对未来的憧憬”“坚强的意志”“选择…  相似文献   

5.
【同步题目】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是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6.
无赖对王强说:既然你喜欢做数学题,我这里还有一道题让你做:李诚上午8点钟乘船沿赣江逆流而上。10点半钟忽然发现一根大竹竿不知什么时候掉进江里了。于是,他赶紧将船掉头,顺水去追。半小时后,追上了竹竿。这根竹竿是什么时候掉下河的呢?这道题难死你!赛诸葛说,解这道题时竹竿离船而去,开船去追竹竿,离开了多远,追了多少距离,你都要考虑竹竿和船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一大早,赛诸葛手里拿着很多瓶药丸沿街叫卖:快来买聪明丸呀!吃了我赛诸葛的聪明丸,多难的功课也一学就会,多难的题目也一解就对。许多过路的人围了过来。一个人问:你这聪明丸真的有那么灵吗?赛诸葛把胸脯一拍说:  相似文献   

7.
甲:你会走路吗?乙:什么话?走路谁不会?因为我特别会走路,人家都叫我“马路天使”。甲:行,“马路天使”,我问你,你是怎么走路的?乙:当然是靠右行啦,不过我不太明白,怎么有这种规定。都走右侧,那左侧给谁走啊?甲:真是傻冒,当然是给人走了。比如说一条南北走向的路,你往北走时的左边,就是你往南走时的右边。乙:是这样吗?我怎么没听人说过?甲:好了,别装糊涂了。我再问你,过马时该怎么走呢?乙:先看左边,过了马路中线再看右边。甲:这是为什么?乙:怕被汽车撞呗!甲:有道理。哎,要是离斑马线很远呢?乙:什么叫“斑马线”?甲:连斑马线都不知道,就是人行…  相似文献   

8.
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的女妖斯芬克斯给俄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生物?"俄狄浦斯马上回答:"人呀!"——我们步入青春,可以说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了,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解斯芬克斯之谜让人想到用两条腿走路的人,为什么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呢?  相似文献   

9.
点地     
“起来,到时候了!”老彭招呼我。“为什么?”我坐起来揉眼睛,“闹钟没响呀!”“你听,听呀!”“听什么?”“你仔细听!”我听见了一种声音,并不神秘,很单纯,是可以想见的。“是瞎子走路,用竹竿点地的声音吧?”“你挺聪明!”可是以我的聪明劲儿,还是参不透老彭为什么那么重视那个声音。老彭没容我洗脸,便把我拉到了他那个小店的门外,指给我看。天光还很脆弱,小街还极清静。我看见了,是一对盲人夫妻,竹竿点地,并行着;他们肩上都挎着鼓鼓的蛇皮包。“他们也做生意?”我问。“他们住在这条街,可是他们不在这儿做生意,这儿没什么人买他们的东西;他…  相似文献   

10.
链子     
在印度、泰国,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一根细细的链子,拴着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以大象的力量,那样细的链子根本拴不住它。可它却老老实实地被拴在那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驯象人在象  相似文献   

11.
飞鸭     
大年初一,我随爸爸妈妈去乌镇乡下。乡下就是乡下,跟城镇大不相同。那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新鲜,于是我猴性大发,看见什么都要玩一下。小河边有一群争食的鸡、几只肥肥的黑乎乎的鸭子,噢,还有两只大白鹅。我拿一块小石子朝那群鸡扔去,那些鸡受到惊吓,四处逃窜,有一只鸡跳了起来,却没有一只能飞起来。果然证实了书上说的:鸡鸭虽是鸟类,但飞行能力已经退化了。正当我为证实了书上的知识而高兴时,叔叔问我:“焘焘,要不要看会飞的鸭子?”“什么?鸭子会飞?不可能吧!”“不信?你试一下。你看,那几只鸭子就会飞。”为了证实鸭子是否会飞,我找了根竹…  相似文献   

12.
爱唠叨的鸡     
有一只鸡,平时总爱唠唠叨叨地挖苦讽刺别人。 它看到鸭子走路一摇一摆,慢吞吞的样子,便取笑说:“你看你,走路也不注意一下仪表风度。你这姿态,真是丑死了!怪不得人们叫你笨鸭子呢。”鸭子低着头走开了。  相似文献   

13.
在很久很久以前,卷柏这种植物是不会走路的,因此,卷柏会经常枯死。有一次,一棵快要死的老卷柏对儿子小卷柏说:“儿子,你要学会走路啊!如果你学会了走路,就不愁没水喝了。”说完,老卷柏就命丧黄泉。小卷柏十分伤心,但从此,小卷柏每天都在想怎么才能走路呢?可是,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小卷柏没有灰心,他给城里的植物图书馆打了一个电话,要借一本《植物怎样走路》的书,图书管理员“吃人花”说:“好的,我马上派人送来!”说完他对“吃人树”说:“哥哥,在非洲有一种叫卷柏的植物,要借一本《植物怎样走路》的书,你叫人给他送去吧!”“吃人树”就把图…  相似文献   

14.
鸭头     
“妈妈——”“干吗?”“没脑子!”“嘿!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妈妈气呼呼地从房里跑出来。“我是说这鸭子没脑子!”我指着盘里的鸭子解释道。“哦!这鸭子要是有脑子,还能让你吃啊!早飞了!”“那……舌头呢?”我不解地问。“舌头?现在的鸭子有骨气,一旦被抓,就咬舌自尽喽!正所谓‘鸭可杀,不可辱’嘛!”妈妈一脸幽默。唉!现在是怎么啦,连吃个鸭头都不是完整的了。小时候,酱鸭是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哥哥弟弟总是抢鸭腿吃,而我“女不与男争”,只要吃鸭头。吃鸭头真是一种享受,我通常会先挖脑子,再吃舌头,然后从鸭下巴啃起,直啃到脑壳上的那…  相似文献   

15.
桥韵     
桥是什么?对啊!桥是什么?谁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呢?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考虑过。他说:“桥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小河或是一个山谷,就形成一做小桥。”不,桥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不  相似文献   

16.
童话故事《会走路的树》中,小驯鹿和小鸟有这样一次对话:“你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吗?”小鸟问。“对呀,人们都叫我驯鹿。”小驯鹿抬起头来,“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锁定“也”和“常常”这两个词,想由此引伸开来———“小鸟的话中有一个‘也’字,你们从这个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冷场!学生对于这个小小的“也”字,似乎无从谈起。“去年,小鸟把天天陪伴他的驯鹿,当成一棵会走路的树,今天,他又看到了一头美丽的驯鹿,此时他心里在想什么呢?”我微笑着启发。“这棵树和去年的那棵树长得一样漂亮。”“这棵树…  相似文献   

17.
“啊,汉字真有趣”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二(1)班的课堂上,不时传出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原来,这里正在进行别开生面的猜字谜活动。“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傍晚三条腿。什么动物?”“人!人在婴儿的时候总是在地上爬,就是四条腿走路;长大了,当然两条腿走路;到了老年,开始拄着拐杖走路,又成了三条腿。”瞧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还说得振振有词呢“!上边的在水里,下面的在天上,上边的鲜美,下面的明亮。”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说这个,有的说那个,又一一被自己和伙伴否定了。突然“智多星”刘捷发话了“:鲁!上下结构的鲁,上边是鱼,下边是日。…  相似文献   

18.
这里的“鼠”,可不是人人叫打的“老鼠”,而是拴在电脑屁股后面的“鼠标”。也许你会说“我早会用了”,那你知道鼠标是谁发明的吗?为什么鼠标能对电脑指手划脚、发号司令?现在都有哪些新型的鼠标?不知道了吧,没关系,小cool龙这就说给你听——  相似文献   

19.
枣树上有个马蜂窝。小松指着马蜂窝说:“谁敢把它捅下来,就算谁勇敢!”他问小勇:“你敢吗?”小勇摇摇头:“别捅,马蜂蜇人可疼啦!”小松指着小勇的鼻子说:“得啦,胆小鬼!瞧我的。”小松找来一根长竹竿,使劲一捅。“啪!”马蜂窝掉下来,马蜂一下子炸了窝! 小松丢下竹竿,捂着脑瓜就逃。大家也吓得跑开了。钢钢年  相似文献   

20.
你会走路吗?你会骑车吗?你会乘车吗?大多数人一定会不屑地说:这谁不会呀!可我们中间的很多人,却当真不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