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武术散打包括大众散打与竞技散打,是由我国传统武术延伸发展而来的。但是目前武术散打的民族特色及中国武术传统特点逐渐减弱,竞技规则及装备的制约对武术散打产生一定影响,并且经营方式的单一和商业化比赛方面的问题同样对武术散打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下面对武术散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浩 《华章》2013,(17)
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是散打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备受冷落,它的技术动作、攻防理论及练习方法都十分丰富,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从高校散打教学的现状出发,改革散打的教学,增强高校散打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3.
散打俗称散手,是一项斗智、较力的对抗性体育项目,是国标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中国武术的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其术奥妙无穷,其法变化万千,欲掌握其克敌制胜的方法,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散打运动自身特征、教师日常教学出发,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散打的兴趣,充分展现散打运动项目的自身优势和项目特点,使更多的业余爱好者加入到这一充满刺激与魅力的体育项目之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国武术散打与世界搏击运动K-1比赛规则的差别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在K-1比赛中的劣势原因,以期为以后中国散打运动员在K-1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理论指导,并有助于促进我国武术散打规则的更新和完善、更快地与世界搏击运动接轨.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通过现行散打规则对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散打运动影响的剖析,认为如要在少年儿童中大力推广散打运动项目,就必须在现行散打规则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少年儿童身体和心里发育的新规则,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希望能对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此项运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散打是双方运动员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的现代体育运动,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有效击中对方和利用合理的摔法得分来判定比赛的胜负。近些年来,散手运动有了较快的发展,比赛变得越来越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越来越高的技术、战术水平。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很高的要求。从几年来国内及国际比赛来看,在技术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体能往往是决定比赛最终胜负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体  相似文献   

7.
影响着散打运动的制胜的因素很多,散打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相对于套路运动,徒手格斗是散打的基本运动特征。技术是散打运动的基础。散打不仅局限于竞技功能,它还具有培养竞争意识,健体防身、锻炼意志、发展心智的作用。对散打技术特点及其作用的探究,对于散打运动的兴起、发展产生总总的影响,深刻的揭示了散打的内涵,体现在民族性和体育性。  相似文献   

8.
散打运动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而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比赛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武术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许使用擒拿,不许攻击喉、裆部等要害部位;运动员分体重、穿护具在相同的条件下平等竞争.在对敌斗争中,这些界限就没有了,军警对敌斗争就专寻对手的要害部位击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较凶狠,杀伤力较大.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专项,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散打的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的,反映了民族文化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武术散打是我国武术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其"拳、腿、摔"的协调作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和谐"的表现.目前武术散打运动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率较低,回顾散打的发展历程,并分析研究制约高校散打发展的原因.结果显示:散打专业场地器材的缺乏、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散打运动存在观念上的误解是影响散打运动在高校普及的原因所在.提出高校散打运动的发展可以走"去竞技化"的道路,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融合丰富的民族文化,使其符合普通学生的身心特点.旨在为当前学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散打运动与呼吸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长期从事散打教学的经验总结,发现散打运动中的呼吸不同于其它运动项目的呼吸,散打运动具有独特的呼气、吸气、闭气、憋气方法,结合散打运动中呼吸特点对呼吸在散打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