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桌市门诊性病就医者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性的现状.方法:采用IST试剂盒对730例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730例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386例(52.8%),并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其中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耐药率较低,其次为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支原体是泌尿生殖系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治疗应参考培养及药敏结果,临床应首选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襄阳市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培养,培养阳性者做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Uu感染患者中,以20~40岁(87.10%)患者为主要感染人群,女性(57.31%)多于男性(42.69%);对10种常用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敏感率较高,依次是92.60%、81.02%、73.62%。而对司帕沙星、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依次是71.16%、42.70%。结论 Uu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及其耐药性问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Uu已对常规抗生素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建议襄阳地区对Uu感染者可以首选克拉霉素,强力霉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王贤才 《科技文萃》2001,(3):118-119
“衣原体”是一种很特异的微生物,能通过细胞滤器,所以曾被认为是病毒,以后综观多方 面表现,分类为细菌,但仍为之专门建目(衣原体目)立科(衣原体科)。 “沙眼衣原体”在性病中的意义,现已为人熟知。在很多地区,其重要性都已远逾经典性性 病如梅毒、淋病之上。但在十年浩劫后,我重译《希氏内科学》第14—15版时,忽然见到尿 道炎、输卵管炎之类泌尿生殖系感染病原中,竟有“沙眼衣原体”赫然在目时,曾不胜惊异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与世隔绝,孤陋寡闻至此,令人惭愧,也叫人辛酸。 “沙眼衣原体”给我特别深沉的感受,是因为多年来,只要见到它,就使我想起一位“非凡 ”的学者:汤飞凡教授。  相似文献   

4.
叶志金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8):76-76,78
淋病是奈瑟淋病双球菌(也称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以排出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特征。淋病主要是通过性交传染,好发于青壮年,为我国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初发者常好发于尿道、即淋病性尿道炎。病情进一步扩散时,还可损害生殖系统和全身其他器官,可引起泌尿生殖器的慢性炎症,而导致不育或不孕。淋球菌还可通过母体产道感染致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妊娠期妇女淋病患者,可引起羊膜腔内感染,包括胎儿感染。为了了解在妇女中淋病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从2006年7月-2009年6月,就到医院就诊的2928例妇女,进行了淋球菌培养及生化试验等检查。调查中发现。24例孕产妇淋病感染者中12例是临产患者,这些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是淋病感染者,这说明妇女对淋病疾病知识浅薄,自我防病意识差,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评价10种抗生素对各检出菌的作用效果.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男性尿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的细菌采用K-B法作药物敏感试验.抽取血清测沙眼衣原体IgM抗体.结果:1018例患者标本,934例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91.75%.其中单菌感染82.76%;两种菌混合感染16.49%;三种菌共同感染0.75%.病原体为淋球菌、非淋球菌细菌、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共四类,分别为5.72%、73.77%、14.25%和6.26%.阳性球菌的感染(60.62%)在尿道炎中仍占重要地位,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占所有鉴定病原菌的27.86%.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临床常见9种843株细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低于30%的菌株占55.56%(50/90),表现出极强的耐药性.结论:本地区男性尿道炎主要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细菌是导致男性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不可忽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不容乐观.尿道感染的患者应兼做多种病原体检测,并通过药敏试验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支原体的流行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采用1050例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沙眼衣原体采用抗原快速检测法,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者356例(33.9%),uu感染246例(23.4%),显著高于Mh感染30例(2.8%)和uu Mh混合感染80例(7.6%),P<0.005。在356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合并CT感染者45例(12.6%),在测定10种抗生素中,对支原体敏感度较高的3种抗生素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其敏感度分别为80.3%,70.2%,60.7%,而支原体耐药率较高的3种抗生素依次为氧氟沙星,四环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0.2%、55%、43%,作者对上述病例不同性别,年龄的支原体感染,合并感染有对药敏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治疗非淋菌尿道炎的理想药物。方法观察环酯红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疗效,并与阿奇霉素进行比较。结果环酯红霉素组的有效率为84.0%,阿奇霉素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环酯红霉素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黄冈市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泌尿生殖科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用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解脲支原体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美满霉素(86.8%),其次是交沙霉素(85.5%)、强力霉素(85.0%)、克拉霉素(72.7%)、司帕沙星(55.9%);而对环丙沙星(2.6%)、螺旋霉素(5.1%)、罗红霉素(5.7%)、壮观霉素(16.7%)、氧氟沙星(16.7%)、左氧氟沙星(18.9%)、阿齐霉素(28.9%)的敏感性较低,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结论黄冈市解脲支原体药敏结果与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别,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等可作为本地区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司帕沙星有一定的敏感性,但阿齐霉素、壮观霉素等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日益增多,以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最为多见。本文对我院门诊1996年~2000年拟诊为STD患者1036例,采用PCR方法检测尿道(或宫颈)拭子标本NG、CT和UU,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的合理用药.方法:用杭州天河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的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按使用说明进行试验.结果:支原体总的阳性率33.2%,解脲脲原体阳性率17.5%,人型支原体阳性率5.5%,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10.2%.支原体对诺氟沙星、螺旋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较高,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次之,美满霉素、强力霉素显示对支原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支原体感染在生殖道感染中比例较大,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对支原体感染治疗首选四环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近几年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资料。方法:采用珠海银科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903例标本中检出334例支原体感染患者,检出率37.6%,其中解脲脲原体(Uu)305例占91.3%,解脲脲原体合并人支原体(Uu+Mh)28例占8.3%,人支原体1例占0.4%。用药情况为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性最高,敏感度为95.8%,其次为交沙霉素、司帕沙星、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环丙沙星、壮观霉素、氧氟沙星敏感性最低。结论: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对治疗支原体感染效果显著,建议临床医生对该病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抗精子抗体(As Ab)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对襄阳市1 031例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标本,分别采用培养法和PCR扩增法检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支原体和衣原体,用ELISA法检测血清As Ab,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结果不孕不育患者支(衣)原体感染率和As Ab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衣)原体检测阳性患者血清As Ab总阳性率高于支(衣)原体检测阴性者;支原体感染类型以单纯UU感染最多见,不同类型感染者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亦不同。结论支(衣)原体感染和As Ab的产生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对不孕不育患者,应常规检测支(衣)原体和As Ab,以规避不孕不育风险;对支原体阳性者,根据药敏结果科学选择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防止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对33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以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66株解脲支原体(UU)阳性和0例人型支原体(MH)阳性.培养结果为:男性患者阳性率为9.27%,女性患者阳性率为23.6%.结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应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对肺炎支原体(MP)、沙眼衣原体(CT)性肺炎进行流行病学的实验研究。采用痰MP、CT荧光定量PCR结合探针的体外DNA扩增和检测。MP-DNA感染阳性率为8.2%,CT-DNA感染阳性率为6.7%,两者混合感染阳性率为0.27%。小于1岁大于3岁年龄组比较MP感染阳性检出率(x2=28.72,P<0.01)和CT感染阳性检出率(x2=5.80,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MP阳性检出率秋季与春季比较(x2=7.089,P<0.01);CT阳性检出率秋季与春季比较(x2=60.346,P<0.01)及夏季与春季比较(x2=28.1756,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MP和CT易感年龄较传统的患病年龄有明显提前趋势,感染季节MP以秋季为主,CT以夏秋季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病例标本297例,进行UU培养和CT抗原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的297例标本中,UU阳性率为35.7%,且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CT阳性率3.7%;UU CT混合感染占3.4%。UU阳性率明显高于CT阳性率和UU CT混合感染率(P均<0.01)。UU、CT和UU CT感染率,男性和女性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以20~40岁最高。结论:UU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主要感染因素,CT次之,且青壮年感染最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乳链球菌对星洲红鱼的致病性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肌肉注射方式对星洲红鱼进行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试验,采用药敏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对星洲红鱼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不同感染时间星洲红鱼肝脏、肌肉、心脏的菌落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星洲红鱼肌肉、肝脏的菌落数与感染时间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曲线相关关系(P0.0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所选用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G、阿奇霉素、氟哌酸等14种药物敏感(S);对多粘菌素B、新生霉素、阿莫西林较敏感(I);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等19种药物不敏感(R)。结论:试验所用无乳链球菌对星洲红鱼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可选用青霉素G、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防治星洲红鱼无乳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至2012年泌尿生殖道感染者467例,男性通过前列腺按摩采集前列腺液,女性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并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三年间单纯Uu阳性率30.8%,单纯Mh阳性1.7%,Uu+Mh混合感染9.9%。2012年Uu的感染率要低于2010和2011年,但无统计学意义。12种检测药物中,Uu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较敏感,且三年间耐药率变化不大,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抗Mh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依次是美满霉素(100%)、交沙霉素(85.7%)。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Uu感染率明显高于Mh,2012年Uu感染有下降的趋势,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仍然是最有潜力的支原体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调查本地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试剂盒直接对512份样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结果:512份标本,阳性432例,阳性率84.4%,其中UU阳性率36.3%(157/432)、NH阳性率5.1%(22/432)、UU+MH阳性率58.6%(253/432);药敏试验中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强力霉素(87%)、美满霉素(83.3%)、交沙霉素(67.1%)、加替沙星(61.6%);耐药率较高的是:红霉素(50.7%)、克林霉素(56.7%)、罗红霉素(47.9%)、甲砜霉素(42.4%)、司帕沙星(41.9%)。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1996~2002年间常熟市虞山镇44220名中学生身高体重发育、营养及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身高的上等检出率1997年最高(26.49%),下等检出率1999年最高(9.62%);体重上等的检出率1996年最高为22.00%,1999年下降到最低点,为13.12%;2000年后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男女学生身高和体重发育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中学生营养不良率平均为29.1%,以轻度营养不良为主,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生营养不良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肥胖、超重检出率有所上升,但男女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视力低下率在2000~2002年间居高不下,且新发病率逐年增加;沙眼、龋齿检出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平足、色觉异常、扁桃体炎检出率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经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切片染色镜检、13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任何两项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60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加0.35g双歧杆菌片0.7g2次/d,口服,与抗菌药物间隔2h服用,疗程14d。对照组58例,常规三联方根除治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囊)不使用双歧杆菌,疗程14d。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C-尿素酶呼气试验。比较两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根除率80%,对照组根除率77.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但是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三联疗法结合双歧杆菌片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不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