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颁布、试行已逾十年,期间经历了3次修订,现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正式颁布,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实施。  相似文献   

2.
金慧 《宁夏教育》2012,(Z1):57-58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已经颁布,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本次对《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的修订原则是只作精细完善,不作伤筋动骨的改变。《课标(2011年版》保持了既定的并被教学实践检验的课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自2001年颁布以来,历经了十年的教学实践。自2003年起到2011年3月,生物学课标修订组曾三次广纳各方面的意见,分析《《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存在的问题,并紧跟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自2001年颁布以来,历经了十年的教学实践。自2003年起到2011年3月,生物学课标修订组曾三次广纳各方面的意见,分析《《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存在的问题,并紧跟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对《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多次研讨,儿度增删,并最终形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生物课标(2011年版)》〕与《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德育为先,各学科有机渗透;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能力为重,注重知行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充实新思想和新内容;坚持减轻负担,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必然带来地理课堂教学的变化.如能深入理解《2011版课标》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的区别和联系,领会《2011版课标》的修订意图,把握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必然能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本文以“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为例,探究新旧课标的变化,探索课堂教学应对策略.一、“地球和地球仪”内容总体变化1.新旧课标内容对比“地球和地球仪”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之一,对其它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是《2011版课标》还是《实验稿课标》都很重视.因此,从位置的安排上来说,它都被作为地理学科的开篇,排列在课标的首要位置,这样从远到近、从大到小的安排顺应学生认识知识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新旧课标对于该部分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表1进行如下对比.  相似文献   

7.
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初中课标”),它是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成果。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所说:“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笔者认为2011版初中课标新的厘定之一.是在注重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凸显了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强调了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作了较大修改。比照这两个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强化语文学科课程特点,是《2011年版课标》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语文教师准确把握这一特点,并正确地将这一修改意图贯彻到语文课程教学之中,将会显著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标志着始于2005年6月、历时6年半的课标修订工作终于尘埃落定,数学课改向纵深推进的“集结号”已经吹响.2011版课标与实验稿课标比较,具有一些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聚焦基础教育日语课程标准,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1](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2](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的相关内容描述作了文本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课标实验稿》与《课标2011年版》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整体上没有改变;其次,《课标2011年版》的内容描述有充实与完善,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有进步、有与时代同步的发展,并且其关注"学"的这一教育观点更加鲜明。可以认为,从《课标实验稿》至《课标2011年版》,基础教育中的日语教育在教育观念上已经完成了由以往单纯重"教"到更加关注"学"这一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本期专题精选的文章,对课程标准修订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比较,希望能对教师解读课标理念、把握课标修订思路,进而在教学中贯彻新思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2001年7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公布,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明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修订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中笔者拟对《新课标》的修订重点进行总结,以便让新标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10年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化学课标(2011年版)],并于2011年12月28日印发。落实课程目标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经过10年一线教师的实践,各级专家的修订、审议,2011年3月,形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标准(2011年版)》规定了义务教育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将作为我们教师今后在一定时期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5.
徐斌 《江西教育》2012,(5):9-1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标(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的基础上,总结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经验,分析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经过修订组几年的努力修改而成。那么,"《课标(2011年版)》"与"《课标(实验稿)》"到底有哪些较大的变化?对于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实践具有哪些指引作用呢?1.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6.
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2011年版)日前正式颁布,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修订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有哪些变化?对初中数学日常教学将会产生哪些影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急需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专号以下均简称《课标(2011)》),并结合过去十几年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材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订,形成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相似文献   

18.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版课标")出台了,2012-2013学年度正式启用,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实验稿"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以下简称"旧版课标")于2001年制定,已经整整使用了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19.
徐斌 《江西教育》2012,(14):9-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是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标(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的基础上,总结2001年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经验,分析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经过修订组几年的努力修改而成.  相似文献   

20.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编写教材的依据和教学评价的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出版发行,并将在2012年秋季开学执行。这又引发教师新一轮的学习课标的高潮,进而将已成常态化的课改推向深入。学习修订课标,我有以下几点突出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