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民族地区高校学报是展现师生及科研人员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是展示其教育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对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有着其不可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应当紧密结合本校实际,为教学科研服务;应当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应当依托学科特色优势,创办特色栏目,不断提升其影响力,为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支不容忽视的学术劲旅──谈师专学报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专学报是中国高校学报队伍的一支生力军。本文探讨了师专学报生存和发展的途径。首先,正确测出本刊在同类期刊中的坐标位置;结合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办出具有特色的栏目;在此基础上适时地调整专栏设置;适度地引进外稿,是提高学报质量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普遍综合性较强,吸引优质专业稿件的竞争力不强。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受地域及资源等影响,其稿源的吸引力明显不强。民族地区高校学报更应该实事求是,立足本校本地区特色优势及学术优势,建立适合本地区学报发展的特色栏目,并不断坚持和创新,办出特色学报,以实现本地区高校学报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存在的内容上游离于学术性和技术性之间,创新性不强;内向性特点及缺乏竞争力;编辑人力资源的潜在危机等问题制约了学报的发展。地方高校自科学报应该从加强栏目建设,形成特色和重点;加强横向合作,扩大学报影响;有所为,有所不为等方面走出困境,实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红河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一直重视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刊物公开发行后,2000年即设置了“民族文化研究”栏目。学校由师专升格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后,我刊负责人对学报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学报价值取向。为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弘扬红河民族文化,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6.
剖析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殊性,民族地区师专服务功能的特殊性,以及民族师专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性;总结民族地区师专的成功经验,指出其办学的特殊困难,研究民族地区师专改革和发展的走向,提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民族地区师专将向综合性民族地方大学、地区民族师范学院、有特色的民族师专三个方向分流发展。建议采取五项特殊措施办好民族地区师专。  相似文献   

7.
喜报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5):F0003-F0003
学院党委书记、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主编陈洛教授被评为全国教育院校学报优秀主编,科研处处长、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韦吉锋被评为全国教育院校学报优秀编辑。韦吉锋教授的论文《试论学术期刊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本刊被评为全国教育院校优秀学报、全国民族地区高校优秀学报。其中主打栏目“桂学研究嘹望”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高校学报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各类科技期刊中,地方性高校学报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当前地方性高校学报在办刊上却面临着诸如优质稿源不足、办刊方向不明确、栏目缺乏特色及信息量小、时效性差等问题。因此,地方性高校学报要走出当前的困境,就必须着力在实施精品战略、改革期刊管理体制、促进学报的专业化发展等方面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期地方性高校学报在未来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大16开本,季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前身系创刊于1979年的《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更名为《承德师专学报》,198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1992年,承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也随之改为《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2012年,《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正式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本刊坚持学术性,突出民族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色栏目'纳兰性德研究",目前已由承德拓展到全国乃至海外,集中了国  相似文献   

10.
受传统刊物运作模式影响,地方高校学报只见作者不见读者,读者短缺问题突出,并制约了地方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拟从读者需求的角度,立足地方高校学报源于读者短缺的发展困境,以《荆楚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的特色栏目——"传记文学研究"为研究对象,从栏目创设、栏目主持人、栏目内容、栏目宣传、栏目服务等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历史维度考察,独弦琴内蕴强化民族认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功能;从现实语境考量,独弦琴非遗驱动乡村振兴,保护与传承独弦琴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重要。由于渔猎农耕文化的逐步消解与城镇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京族独弦琴非遗传承面临主体困境、模式困境、载体困境、价值困境、发展困境等一系列生存危机。为此,要从传承主体突破,加强传承意识,完善保障机制;从传承模式突破,优化传承模式,进行多元化传承;从传承载体突破,保护传承载体,扩大宣传力度;从产业发展突破,塑造整体品牌,促进文化再生产;从文化认同突破,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培训,提升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2.
"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栏目是全国民族地区高校学报名栏,该栏目创设15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它作为特色栏目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对该栏目所刊载的文章进行全面、专业、系统地调查、统计和分析,找出目前该栏目建设与发展还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和措施,不仅对促进该栏目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对其他高校学报的栏目建设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文科学报发展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文科学报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提出高校学报必须对外开放,通过设立特色栏目,创立自己的学术特色,树立自己的学术品牌。本文还提出建立学术特色及特色栏目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先生们,朋友们:你们好!我代表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各位光临“承德民族师专学报创刊20周年暨避暑山庄研究室挂牌庆典”。20年前,为了承德民族师专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创建了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年来学报坚持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6月8日~12日,四川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在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隆重举行。此次学术交流会主要探讨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繁荣和发展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推动我省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 交流我省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经验与体会。阿坝师专党委书记、学报编委会主任景亚新,副  相似文献   

16.
<正>师专自然科学学报是高校学报领域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其编辑工作的标准化,是编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师专自然科学学报编排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加速学报信息传播,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校学报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全国学报质量评比的重要依据.因此,尽快使师专自然科学学报编排标准化的工作迫在眉睫. 10年前,我省师专自然科学学报(以下简称“师专学报”)可谓是大专院校学术园地中破土萌芽的一朵小花,随着师范专科学校的发展壮大,师专学报也迅速发展起来,一去创刊初期的幼嫩和拙扑气,不论在学术水平方面,还是编辑部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如今,我省师专学报以其鲜明、独特的办刊特点在高校学报领域中“奠定了不可低估和无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版业的更新,社会对科技期刊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我省师专学报欲跟上时代步伐,想在高校学报领域内继续保持自身的优势和地位;想尽早与国际(家)统一标准接轨,除了发扬自己的办刊特色和提高师专学校的学术研究水平外,还必须使师专学报编辑工作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栏目搭建与学科建设不相匹配、缺乏核心作者群、优质稿源不足、学术传播影响力较弱等问题,亟需从加强学校政策支持、提升编辑主体策划能力、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加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等方面着力。分析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发展趋势、困境及策略,有助于总结高校学术期刊发展规律,为实现特色栏目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报学术影响力传播力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求特色谋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学报编辑同仁的共识,通过对“徽州文化研究”、“旅游研究”、“资源与环境”三个特色栏目的实践,体现地方高校学报要生存、发展,必须从创建特色栏目入手,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学科建设等优势,办好自己的特色栏目,这是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高校学报要办出特色,必须从特色栏目入手。在特色栏目的策划中,充分挖掘凸显区域性、注重民族性、保持先进性的文化资源,重视多方协调,加强区域合作,做到以特色求发展,以改革求活力。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的使命、高校出版体制的改革及自身的生存困境决定了地方高校学报必须谋求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思路与方向已经较为明确,编辑同仁应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地方高校学报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