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2.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着责任感坚持“走转改”,带着使命感深化“走转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对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是新形势下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举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强调,新闻战线要深入总结"走转改"的成功经验,推动"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带着紧迫感自觉"走转改",带  相似文献   

4.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响应号召,深入基层,走近官兵.采写了一大批饱含实践热度、生活温度和情感深度的优秀报道。深受官兵热烈欢迎。“走转改”活动的成果,不仅反映在生动的报道、鲜活的新闻中。而且体现在新闻队伍的作风转变和素质提高上。如何推进“走转改”活动向常态化、长久化、长效化发展,不仅是新闻宣传部门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5.
谢佳沥 《新闻通讯》2011,(12):18-19
当前我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加强调查研究、反映群众心声。但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本文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当前“走转改”活动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引起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胡望年 《军事记者》2012,(11):13-14
2012年9月6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视频动员会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贵在走、难在转、重在改。各级要继续总结成功经验、深化实践探索,让“走转改”成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常态和机制,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战线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这一要求.为“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走转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回顾自身的实践与感悟.觉得以下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简称"走转改"。"走转改"活动开展几年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积极落实,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头汗两腿泥"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写出了大量的鲜活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8.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新闻有“温度”,体现人性光芒,越来越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共识。新闻记者只有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才能写出有情感、有“温度”、有生命力的报道,新闻报道才能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9.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启动以来,新闻工作者脚下接地气,心中有底气,笔下添灵气,报道显生气,一时间"走转改"成为当下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话题。基层是新闻的富矿沃土,"走基层",单纯下去不是目的,而是要从基层获取鲜活的新闻素材,写出有影响力、有震撼力的报道。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时,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10.
自8月份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深入基层,写出了一篇篇传播群众心声,反映火热生活的优秀稿件。各新闻单位的一把手也带头下基层,成为走转改活动中的领军人物,走转改活动在新闻界刮起一股清新之风,记者回归到了记者二字的本义,接了地气,有了底气。从本期起,本刊特辟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陆续刊发新闻单位与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活动中的经验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8月,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各新闻媒体高度重视,广大新闻工作者纷纷深入基层“接地气”,采写、拍摄出一大批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报道,媒介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与好评。但“走转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场运动,如何把“走转改”变成新闻工作的一种“常态”,变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做到真走、真转、真改,应当是新闻人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目的是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提升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吐鲁番日报社按照活动要求,适时开展了"走转改"活动,组织一批一线记者组成报道团,深入两县一市一线"蹲点",采写了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13.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广播电视工作的生命线。鄂州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实践中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把"走转改"当作广播电视的常态,实施常态化"走转改"。树立常态化观念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什么样的观念就决定什么样的行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是一阵子,也不是"运动式",而是广播电视宣传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指针。中央提出"走转改",正是抓住了新闻宣传这一带方向性原则性的方针。鄂州广播电视台在"走转改"实践中把"走转改"区别于一般的政治学习和活动,突破过去那种运动式、活动式的学习方法,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4.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一大批来自基层的鲜活人物事例呈现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切实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成效有目共睹,但问题也同样存在。本文就“走转改”活动中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即以自觉行动为导向,逐步规范新闻采编规程;以基层的重大新闻采访活动为载体,逐步培养记者扎根基层的习惯;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经常问计于民,增强新闻报道活动的互动性和针对性等。  相似文献   

15.
“走转改”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让“走”形成常态行为?如何让“转”见到真实效果?如何让“改”提升媒体影响力?2012年以来,荆门日报围绕这个课题展开探索,上到社长总编,下到记者编辑,人人参与到“走转改”活动接受磨炼。一年来,“走转改”记者精心策划报道选题,带着思考下到基层,努力为基层办实事,先后推出14组“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深化了“走转改”成果,提升了媒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陈洪标 《新闻实践》2011,(12):26-27
“佳友民情工作站”是浙报集团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工作站重点报道民生事件,围绕“话民生、汇民情、解民忧”,坚持新闻工作者为民办实事、为百姓分忧的职业精神。作为工作站的一员,在“走转改”活动中,有三个方面让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针对我国新闻队伍建设中出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依靠通稿等问题提出来的,并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如何将"走转改"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就成为许多新闻媒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走转改"不是一阵风,而应该是一种始终凝聚在心中的恒定新闻价值——为了真正把"走转改"精神落到实处,《承德晚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让"走转改"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闻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自去年8月开展以来.迄今已持续了将近10个月。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这一活动作为新闻战线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化。作为推动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立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大举措.产生的辐射效应和深远影响已超越了新闻宣传。不但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加强舆论引导、强化新闻传播效果的一个重大创举.而且成为党的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宝贵财富。如何使“走转改”活动持续深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基层就是新闻的源头,群众就是新闻的主角和“观众”。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反映,把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要求。只有真正将“走转改”活动视为解决思想问题的“大课堂”,联系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打造精品力作的“金钥匙”,锤炼干部人才队伍的“大熔炉”.才能走得实、转得真、改得透,报道才更有分量,媒体才更有力量,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走转改"活动在多元传播格局下还应继续坚持吗?本研究结合媒体发展实际,探讨了无论时代变迁,新闻工作者都应将"走转改"活动作为生命之源。新闻工作者在"走转改"活动中保持常态化,才能使创造的作品更有温度和深度,这为"走转改"活动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