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钱永平 《文化遗产》2008,(4):154-156
2008年10月11日至1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开平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办,来自大陆各省区及宝岛台湾的学者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11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一、传统戏剧研究(一)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吴新雷在会议开场报告《当今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宏观考量———以“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和“上昆”全景式<长生殿>为例》追溯历史,着眼当下,对经典昆曲《牡丹亭》和《长生殿》近年来上座率高的原因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两部昆曲一方面活态展示了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与深厚底蕴,另一方面融入了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做到了古典与时尚,昆曲美学与现代剧场相结合,适应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宋俊华《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对比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和白先勇改编《牡丹亭》的不同理念与时代背景,反思文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以及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雷碧玮的《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  相似文献   

2.
台湾作家白先勇怀着对昆曲的热爱之情,改编了传世经典《牡丹亭》,制作出青春版《牡丹亭》,给这一经典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青春版《牡丹亭》,用现代的理念给原版的昆曲表演加入了青春元素。全剧依然以杜丽娘与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为主线,通过精致的舞美设计和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将作品至情至性的浪漫主义精神唯美呈现,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传统昆曲《牡丹亭》先后有三个版本在欧美上演,其中两个是失败的,只有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典范。从符号学角度来研究,同一层次的符号系统具有的排斥性,决定了调适必须把握一定的度,既不能过度也不能不足。青春版《牡丹亭》正是很好地把握了调适的度,一方面很好地保留了昆曲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赵雅琴 《出版广角》2018,(11):67-69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华人世界掀起了一场昆剧复兴运动,在当代昆剧史上影响力深远.其编剧、导演、主要演员、舞美灯光、舞台设计等具有鲜明的白氏昆剧特色,其传播策略更是富有创意.结合青春版《牡丹亭》研究昆剧传播,有助于昆剧未来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春版《牡丹亭》完美地展现出东方文化特有的风格,让人们看到我国古典艺术既优雅含蓄,又热情如火的特性,展现出东方不同于西方的审美观。从对原著编整的角度看,青春版《牡丹亭》继承了汤显祖追求爱情自由的精神,又加强加深对"人间情"的描写,把"情"提高到普世的极致,这又超越了传统的进步思想。同时,它既保持了传统戏曲要求表现唱、做、念、打诸般伎艺的特性,保持了戏曲表演写意性的审美特征,又吸收了当代舞台艺术,让场面和某些程式具有当代性,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说明,戏曲表演,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否则,戏曲不可能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传统的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也为其创新带来了契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存在着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传播内容难以创新、传播渠道单一以及年轻受众缺位等问题。对此,青春版《牡丹亭》定位年轻受众制定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传播延续了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生命,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读书     
★《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定价:58元     本书由白先勇主编,两岸 三地知名学者撰文,从汤显祖 的创作背景、《牡丹亭》的魅 力,一直谈到白先勇改编青春 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 2004年,白先勇和苏州昆剧院合作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新版加强了柳梦梅角色,生旦并重。 ★《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 范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 月  定价:26元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递进中,雷震作为中国 民主宪政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8.
白先勇制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问世以来获得了很大成功,其公关策略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毛宜敬 《大观周刊》2011,(47):16-16,40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它们共同代表了汤显祖在戏剧方面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丁宏海就有诗赞道:“起衰八代有文章,海内争推玉茗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转型进入深水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代表,身负引领媒体融合创新的重任,积极行动。2019年初推出的短视频《瞬间中国》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积极探索传统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一次尝试。本文从节目内容创新以及节目运营方式两方面探讨《瞬间中国》对于传统电视节目的创新发展,分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试为未来融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东方戏剧《牡丹亭》和西方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均为爱情而造文;剧中主人公.的形象,几百年来给读者、观众尤其是青年男女以心灵的震撼。两剧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现的时代不同,创作手法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也不同,但审美作用、教化功能却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3.
<正>2014伊始,一款名为《2048》的游戏迅速蹿红网络,当它的开发者将这款游戏的网页版开源后,随之便出现了各种版本。其中,由资深"昆虫1"陆梨青制作的《2048牡丹亭版》随即在北昆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在以社交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今天,首次尝试游戏传播的《2048牡丹亭版》受到了昆曲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全新探索方式。  相似文献   

14.
晚清《申报》以新闻、广告、评论和文学知识等多种形式传播着《牡丹亭》。这些报道涉及《牡丹亭》的舞台演出、曲本出版和戏曲禁毁等多种信息,具有内容丰富、文字浅显和传播快捷等特点,直接展现了舞台演出和曲本出版的情况,反映了沪上茶园和剧场、昆剧和昆班的盛衰变迁。报刊传播扩大了传统戏曲传播的途径,使《牡丹亭》走出了宫廷和厅堂,登上大上海的戏曲舞台。  相似文献   

15.
杨洁 《大观周刊》2011,(21):33-33,20
明代文学的典型代表是小说和戏曲,而戏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便是汤显祖的《牡丹亭》。对《牡丹亭》的研究,此前已经有很多学者作过,而且取得不少优秀成果。但就笔者所看到的资料,发现很少有人对《牡丹亭》做跨学科领域的延伸性研究,本文试从审美文化学角度对《牡丹亭》作以阐释,以期洞悉其深刻的审美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曹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雷雨》作为曹禺的成名作自然受到了诸多关注。本文以曹禺的《雷雨》和易卜生的《群鬼》为例,从人物形象、剧本结构、象征意象的相似和差异进行分析,说明曹禺是怎样在学习和模仿易卜生的作品的基础上,把作为舶来品的戏剧变成优秀的本土话剧形式,赋予其顽强的生命力,呈现出曹禺化风格的。  相似文献   

17.
昆曲《牡丹亭》之美早已成为经典,而艺术家们以多种艺术形式将《牡丹亭》搬上舞台,呈现别样之美。由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北京大都阳光艺术团合作创演的舞剧《牡丹亭》首演时曾经为观众呈现美轮美奂的演出,9月他们再次舞进国家大剧院,让更多观众感受《牡丹亭》舞蹈之美。  相似文献   

18.
以《瞧这一家子》为标题的新闻照片、通讯等,报纸上屡见不鲜。6月20日,中国法制报第三版一篇小通讯标题是《瞧这一家子》;6月23日,人民日报第四版一幅新闻照片,也是《瞧这一家子》……将电影片名活用于新闻标题中,自然也是一种创新。可是,有些同志似乎并不从创新的  相似文献   

19.
李敏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8):119-119
分析《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下简称《中图法》)(4版)在中国戏剧文学作品类目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以我国戏剧发展史中的两大戏剧形态划分的两个层次作为立类、列类的依据,结合当前戏剧文学文献出版情况讨论中国戏剧文学作品的具体类目内容及其类目设置。  相似文献   

20.
刘瑾 《大观周刊》2011,(14):281-281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属于私学中基础教育部分。在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社会中,女性享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来自于私学。明清社会女性享受的最常见的就是富贵家庭聘请塾师到家做馆,对自家女子进行单独的私塾教育。从《牡丹亭》的闺塾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时期的女性受到的私塾教育其过程有一定的模式,教育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其中以《诗经》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