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喻造词辨正南通市启秀中学徐杲一、是比喻造词还是词的比喻义时下不少学者将比喻造词和词的比喻义混为一谈①,究其因是光盯住了二者的共性而忽视了二者的个性。二者尽管均借助了比喻,却分属词汇学中的两个分支“造词法”和“词义”,因而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喻造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同经异译的角度对六个汉译本《金刚经》的佛教词语进行比较研究,将其分为语音造词和语法造词两类,并分析异文成因。  相似文献   

3.
比喻造词是一种重要的造词法,具有鲜明形象的特点,传递了丰富的信息,因此汉语中运用此方法构造的词非常多。从本体和喻体的角度看,比喻造词可分为暗喻造词和借喻造词。  相似文献   

4.
当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的考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运用新的造词法体系来全面考察当代汉语新词语对汉语造词方式的继承与创新,认为继承多于改变、创新,表现为语素合成是能产性最强的主流造词方法,其次是修辞转化,语法类推、音义相生和字母造词属于支流的造词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析改革后简缩造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1991年至1994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统计的新词语基础上,对简缩词语所占的比例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简缩造词是改革后新词语构成中较为常用的手段。本文对这种种简缩形式进行了细致归类,并深入分析了这些简缩造词大量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造词法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但是将造词法研究开创性地列入汉语词汇研究系统却始于1956年,由孙常叙先生的《汉语词汇》中首次提出并加以研究。在造词法的体系中,修辞造词较之一般造词法有增添色彩意义的作用,而从现代汉语词语及新词语的造词方法看,仿词和简缩是最强的造词方式。文章就来谈谈修辞造词之一——仿词造词与仿拟修辞的关系,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阐释:仿拟与仿词造词的简介、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等。  相似文献   

7.
成语的造词法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的造词方式主要有语法方式造词、节缩方式造词和修辞方式造词三种类型。语法方式是最基本的造词方式,它反映了汉语语法成分之间最基本的结构关系,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特点完全一致。节缩方式和修辞方式造词从其造词动因、方式看是独立的,但其内部结构关系仍然以语法方式造词为基础。成语的造词结构几乎涉及到了现代汉语所有的语法关系,完全适应汉语特点的造词法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早期汉语研究中,并未将"构词"与"造词"严格区分开来,出现了二者混淆的现象。孙常叙先生在《汉语词汇》中开创性地将造词法和构词法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提出了"造词方法"和"造词结构"的概念。从这以后,学者们开始发表对"构词法"与"造词法"的观点。但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公认的造词法体系。本文对汉语造词法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的造词法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构了汉语的造词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汉语"马"词群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丰富的一个词群,对其进行造词理据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剖析"马"词群的造词法。在这些造词理据中,单纯词使用的是同源性造词理据和模拟性造词理据;合成词表现出来的是直接性理据、相似性理据和相关性理据;熟语中,成语的造词理据是典故性,惯用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歇后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谚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人名用字中的生僻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汉字规范化工作有一定积极意义。文章就人名用字中生僻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人名用字规范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越 《文教资料》2014,(20):20-21
本文主要从词汇角度对文字造词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通过对网络语料、日常用语语料中文字造词所创制的词语的收集、分析,对此类词语进行初步的系统分类,归纳新造词的特点,对作为造词材料的汉字进行分析,同时对文字造词在造词法中的归属及其产生原因做探索。  相似文献   

12.
将《新华字典》中的二百三十一个姓氏人名条目进行了分类与研究,认为可以从姓氏人名用字的字音角度分为单音单义字、单音义项字、一音单义字、一音义项字四类,从字义角度分为专门姓氏用字、传承性人名用字、现代人名常用字、人名用异体字、历史性人名造字、其他人名用字六类。同时指出了《新华字典》姓氏人名条目中的体例不一、标注不全的问题,分析了姓氏人名用字易读错的原因,对个别姓氏的读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斋堂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方言词语,模声类造词、模形类造词、指示类造词、承古类造词是斋堂话中四种主要的造词方式,在该地区形成了如此有特色的方言现象有着政治历史、自然地理、生产方式、人口构成、语言习惯等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古人运用修辞,对词汇产生具有深刻影响。它是双音词产生的原因之一。由于修辞方式不同,构词的具体情况有比喻造词、借代造词、割裂造词、用典造词、委婉造词等五种。  相似文献   

15.
摹声法造词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造词方法,自产生以来一直处在不断的应用中。本文从其内涵、逻辑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词语进行分析。文章对摹声法造词产生的拟声词、叹词、外来词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其内涵。  相似文献   

16.
摹声法造词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造词方法,自产生以来一直处在不断的应用中.本文从其内涵、逻辑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词语进行分析.文章对摹声法造词产生的拟声词、叹词、外来词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其内涵.  相似文献   

17.
帛书《五十二病方》是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医学方剂类出土文献。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联合式复音词作了分析,可知该文献时期的联合式复音词数量比前期有了变化,反映了这个时期的词汇已经从语音造词发展到了语法造词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比喻造词”和“词的比喻义”属于不同的研究范畴和领域,简言之,比喻造词是用比喻的方法创造新词,属丁造词法范畴,而词的比喻义是原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通过比喻来指称其它意义,创造卅了新义,属于词义变化范畴。具体区别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张锐 《华章》2007,(11):206
《释名》作为我国第一部语源学著作,其价值是不可低估的.本文从《释名》的词汇入手,试对其造词法--语音造词、虚词造词、词序造词进行浅近的分析与描写,以从侧面认识两汉时期的词汇.  相似文献   

20.
语音造词是比较能产的一种造词方法,这是词语中音与义一种互动、制约关系的反映,也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许多语言和方言都有语音造词方法,如古代汉语、海口闽方言、黎语、壮语等。海口闽语通过语音造词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音变造词、叠音造词与音节联绵造词。海口闽语经由音变、叠音、音节中的声韵联绵等方式创造了较多的名词、动词、量词、拟声词、状态形容词、联绵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