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应深入挖掘中国史学中注重史料研究的优良传统,发挥其求真、明道、经世的史学研究价值,进而指导当前高师中国教育史课堂教学,全面培养高师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身体的回归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是权力制度化和身体主动性凸显共同作用的结果.身体的主动性始终存在,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为“隐”与“显”,生活化的身体锻炼将使学生身体素质继续提升.  相似文献   

3.
方勇骏 《美育学刊》2020,11(2):108-115
清代经世派官员、画家周凯与门生共同创作的《武当纪游二十四图》《闽南纪胜十二景》同为典型的文人纪胜山水,但在创作目的、主题、手法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虽各有侧重,二册页却同时表现出画家游走于经世事功和优游林泉之间的双重价值追求。以图画为主要讨论对象,配合以相关史料的考证,可探讨儒家道德与审美、入世与出世在宦游题材画作中表现出的紧张和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4.
先秦两汉时期史传文学的嬗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由简单的记事向复杂的写人发展;(二)人物类型由上层逐步向下层扩展;(三)作者感情由隐而显;(四)风格由简朴、单一向纵恣、多样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一方面借鉴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问题,阐发章学诚的历史理论;另一方面,力图从章学诚的内在思想脉络出发,把握其一以贯之之“道”,进而具体展开对其“六经皆史”与“史学经世”论以及“史义”与“史德”论问题的探讨,最后,立足于理解之同情,着眼于历史的继承,对其理论作出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学发展到两汉时期, 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逐渐取得独尊地位, 并称之为经学。经学与两汉专制皇权紧密结合, 加强了对史学的控制。其原因是统治者对史学功用认识的不断加深所致。其手段是皇权控制了史学工作的全部外在条件, 而经学则从内部控制了史家的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皇权与经学对史学的控制使史学日益成为经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存在句式单调乏味,表达缺乏生动性的问题,这反映了学生句式修辞意识的薄弱.为探索培养学生句式修辞意识的有效方法,对外显、内隐及其协同学习(外显-内隐和内隐-外显)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内隐-外显的协同学习具有良好和持久的效果,学生对该方法的认可度最高.由此可见,在英语写作知识及技能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从1990年到辛亥革命是第一个时期,以染启超为代表的早期“新史学”思潮在这一时期影响很大,它为中国史学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奠定了基础;从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第二个时期,史学思潮呈现多样化景象,史学近代化基本完成;从1937年到1949年是第三个时期,各种史学思潮都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1949年后是第四个时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明代史学不同与前朝,官方史学日渐衰落,私家史学异军突起。私人史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官方史学的不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私家史学何以在这一时期如此兴盛,明代私人史家群体有何特别之处,本文从明代私人史家群体的组成结构、著述目的和史籍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进而发掘明代私人史家史籍和史学理论中的时代特征和史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是一个西学东渐时期,西学从史现、治史方法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史学产生过深远影响,加速了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史学在各自的区域内分别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分别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传统模式。而中西方在古典时期所创立的史学传统也成为了指引和鼓舞后世学者的灯塔,对于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里的古典时期在我国指的是中国的先秦到两汉时期,而在西方则主要是说古希腊罗马时期。本文将对中西方古典史学在发展途径、史书体例、治史态度等方面加以比较,以期能扬长避短,对我们的学习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常平仓是仓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常平仓的储粮规模在清代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除与政府对常平仓额储规模的规定有关外 ,还与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安定状况及管理制度等因素有关。而且常平仓的实际规模与文献记载的规模并不一致 ,这就影响了对常平仓在仓储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保障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沙滩文化作为清代中晚期一个全国知名的文化区,其主体内容是大众认可、主流倡导的儒家文化,而不是边缘文化的少数民族文化或其他文化。其主要学术思想是汉学、宋学、经世之学。沙滩文化的出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儒家文化对边远地区的渗透,还看到了它在边远山区的辉煌展示,是贵州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也为全国文化发展史中所罕见。  相似文献   

14.
阮籍的人生道路、精神品格与屈宋相似,其诗歌的题材内容、文化意象和诸多艺术创作手法亦受到楚辞或隐或显的影响,表现最为显著者为抒情娱忧的创作精神和回环反复的抒情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原有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仪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探究型电解质溶液导电仪,不仅能用于区分溶液是否导电、区分强弱电解质,还可以让学生开展定量实验研究,探究电解质强弱与其电离程度、导电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积极探究现象背后的科学本质。  相似文献   

16.
作为研究云南佛教质量精到又最有影响的学术名著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以下简称《佛教考》)不仅开启了云南佛教研究的先河 ,也为中国宗教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陈垣先生曾说 :“论文之难 ,在最好因人所已知 ,告其所未知。若人人皆知 ,则无须再说 ;若人人不知 ,则又太偏僻太专门 ,人看之无味也。前者之失在显 ,后者之失在隐。必须隐而显或显而隐乃成佳作。又凡论文必须有新发见 ,或新解释 ,方于人有用。”(1 ) 《佛教考》正是这样一部隐而显又有新发现的佳作。(一 )搜罗广博 材料丰富史料是治史的基础。“竭泽而渔”是陈垣先生在讲课中…  相似文献   

17.
《古史辨》是以疑古思想为核心而编著的考辨我国古代史料真伪的论文总集。《古史辨》出版发行的十五年,正是中国近代史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古史材料集",而且对中国史学近代化也有着重要影响。《古史辨》的疑古辨伪精神与新文化运动相契合,它对跨学科方法和历史演进法的运用是近代史学理论的创新,自由的学术讨论与理性的学术批评为推动近代史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及其启示,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课程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社会性功能等问题,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关于前三板技术"凶"与"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近几年乒乓球比赛规则的变革,(球变大,无遮挡发球,2分一轮换发球,11分每局赛制)使比赛的激烈程度,偶然性都相应增大,强弱选手之间的胜负的或然性增加,比赛的节奏及变化加快,争夺更加激烈,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先进性、适时性更显重要,这在比赛前三板的争夺上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我国的体育史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年动乱结束以来的20年,是中国体育史学研究空前繁荣的时期。笔者对这个时期体育史各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了简要的论述,并对当前体育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若干亟待研究的前沿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