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监控量测是掌握隧道施工中围岩动态变化过程的手段,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回归分析可以预测围岩的最终位移等,进而有效地指导隧道设计与施工。同时对围岩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并保证施工安全,调整掘进进尺和施工方法及二次衬砌施作提供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城口—万源快速通道石塘隧道开挖情况,建立了隧道开挖有限元模型,对拱顶下沉、隧道周边水平收敛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介绍了隧道监控量测的方法,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为现场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基于监控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出了隧道初期支护变形规律,对指导隧道安全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巴岳山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在洞身开挖中对隧道进行了现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修正设计参数,以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并对下一步的工序施工提供合理的时间,确保施工安全,节省支护费用。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本研究中阐述了邻近桥桩隧道工程概况,考虑到邻近桥桩隧道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地质勘探资料以及有关的设计方案,运用计算机软件对邻近桥桩隧道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邻近桥桩隧道施工对隧道上方及两侧土层结构及桥桩的影响,依照分析的结果对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方案进行优化。为相关项目的施工和监控量测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通过把计算机软件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的施工监控量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监控量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岔道1号双连拱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方法,并对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明了应用公路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施工有指导和改进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对沈长公路老岭隧道的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喷层应力、钢拱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与否的参数进行跟踪量测,通过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及时地指导施工和修改设计,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对隧道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15)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信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这一点在施工生产管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围岩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把量测的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高速公路、铁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长大隧道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施工的安全,隧道形变监测成为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手段和方法。本文对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进行论述和分析,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现场监控量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排除险情,确保安全,而且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泥土初砌支护时间提供信息数据,为完善隧道工程设计与指导施工提供可靠的足够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了解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化情况,防止隧道塌方,为施工安全做出预警,围岩量测是隧道施工工序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是隧道安全贯通的重要保障。本文对襄渝线烟蹬坡隧道围岩量测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甘剑峰 《科技风》2013,(10):154-155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探测隧道衬砌质量,查明隧道锚杆长度、锚固情况,隧道衬砌背后的回填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了解隧道衬砌的潜在隐患,作为隧道竣工验收、以及隧道结构状态评估和病害整治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就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鹏  贺志勇 《科技通报》2019,35(7):195-199
浅埋隧道地质具有复杂性条件,支护形式如果选取不当,容易发生塌方等事故。由于隧道受力分析具有较多不确定的因素,较难把握。对高拉拔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合浅埋隧道进行监控量测的资料,利用对数函数进行回归方程分析,以某市浅埋隧道作为研究的对象,构建隧道施工工程实际地形、地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隧道开挖施工力学模拟进行分析,得出浅埋隧施工围岩变形的规律。对隧道施工路径地层稳定性进行研究,对岩土、隧道施工地层的应力场、支护结构以及位移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围岩整体水平位移呈现非对称的分布,该研究对浅埋隧道施工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针对富水软弱围岩地层隧道,为了改善地层状况,需要对隧道前方及周围轮廓进行注浆,从而为隧道开挖支护施工创造条件,在隧道注浆过程中,既要使隧道前方及周围轮廓地层中的水排出,使地层得到加固,又要控制注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注浆压力过大引起初支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的过大变形,以及隧道上方的地表、管线、周围建筑过度的隆起上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地铁隧道注浆过程中充分应用监控量测技术能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某连拱隧道的工程地质分析,综合运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及监控量测的手段,详细分析了隧道支护体系在设计上的合理性以及在施工上是否得到了合理的保证。通过对掌予面的地质描述发现前方围岩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相似文献   

15.
以某隧道为例介绍了其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技术,并介绍了隧道围岩监控量测项目.  相似文献   

16.
吴沛 《青海科技》2005,12(3):47-50
本文针对新曲儿岔隧道的黄土地质条件的实际,就开挖和支护等施工技术作了论述,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来调整支护参数,指导施工,促进了黄土质隧道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榨坊隧道洞口浅埋暗挖段施工为例分析了隧道进洞施工常见问题及辅助施工注意要点,指出临时支撑拆除是暗挖隧道施工风险较大的阶段,应结合监控量测的支护应力和变形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济快速进步,交通也拓展了总体规模。在城乡区域内,隧道维持了顺畅的日常通行,便利常规的出行。构建隧道时常见复杂的区域地形,不可缺失量测及监控。开挖隧道带来了围岩周边的重力变更,应当解析岩层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变形的规律性。对于此,解析了隧道工程常见的量测及监控难题;在这种基础上,注重处理量测得出的数值及信息,采纳合适的量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具体工程为例,介绍了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技术的应用,包括量测计划、量测内容、数据处理方法、围岩稳定性判断等.  相似文献   

20.
温姣  冯红耀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196+11-196,11
针对于公路隧道采用单纯回归分析建立极限位移预测模型及围岩稳定性判据不确定引起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难管理现状,提出了稳定位移概率判定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模型计算方法。通过设计参数及回归分析对比确定了极限位移,并结合位移量测随机性确定了相对位移概率分布函数。结合山西石盘头隧道实际工程应用,从而为根据某量测点累计位移判定公路隧道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