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接触是语言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内容,本文概要地介绍了语言接触的概念、语言互相影响的形式、混杂语和克里奥尔语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等,以及影响语言接触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语言接触频繁的地区,因此接触语言常出现偏离其本体的现象,即语言的民族变体.从语言习得上来看,它是一种中介语,是不断朝向目的语发展的.但是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它的存在势必会影响语言本体的健康发展.文章以接触语言的特点为基础,提出了6条规范办法,旨在规范接触语言,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言互构、接触,语法化等方面探讨了语言共性的动因,介绍了语言学界不同的语言共性观,并通过口语共性、生理学和心理学以及学习理论等方面进一步阐释了语言个体差异是研究语言共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文本在研究香港的标准汉语同粤语和英语的接触过程中所建立的语言演变的连续体模式的基础上,对汉语与其他语言或方言间的语言接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并建立一个以五个语言变量组成的抽象的连续体模式。把这个抽象模式运用到因两种语言接触所产生的具体语言变体中,可以较好地解释当前我国语言接触中所形成的各种语言变体,尤其是"两岸四地"语言变化所形成的语言变体,并能说明这些语言变体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运动的方向及其规律。文本最后论述了这种连续体模式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言接触是在人类语言产生、发展的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不同语言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的相互接触而发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等的变化。这种现象的产生、发展不仅与语言本身有关,还与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人口、宗教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文章以笔者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为依据,分析自然语言接触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居民的生活语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如何上好英语语言教学课,怎样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是英语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顽固和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参比国内外这一领域的新的作法和经验,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战争征服、迁徙杂居、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接触,都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接触。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接触,无论程度怎样、性质如何,一经接触必然会相互影响,这表现在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方面。借用现象在语言接触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借用现象无论对借方还是被借方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借用的形式、借用的趋向、借用的作用及影响对语言接触中的借用现象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8.
语域是指具体语言环境下语言使用的变体。语域的三个显著特征是语场、语旨和语式。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和中介语的影响及外语综合能力、交际能力的有限性,许多学习者常误用英语语域而导致交际失败。本文介绍了语域的概念及语域意识在专业英语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认为在语言学习初级和中高级阶段均应该增强学生的语域意识,最终达到恰当使用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语言活力评估指标体系来衡量,黑龙江街津口赫哲语在代际语言传承、语言使用者的绝对人数、语言使用者的相对人数、语言使用域的走向、语言对新语域和媒体的反应、语言教育和读写材料、语言态度评估、语言族群成员对母语的态度、语言记录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九个方面都处于极度危险状态,定量评定赫哲语综合语言活力指标值为0.4973,处于"极度危险"等级.目前从语言记录材料、语言使用环境、语言课程建设、语言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升赫哲语活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国家资源.语言资源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几个方面.语言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其现有的及潜在的社会功能中,即语言的沟通功能和认同功能.语言资源社会价值的攀升带来语言使用人口增多、使用领域拓展、应用效益提高,这便是语言经济价值的体现.语言的接触与融合拓宽了人们的文化视阈,促使文化多元发展,同时关乎母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语言在适遇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得到合理的保护开发及利用将产生宝贵的文化价值.本文以义乌的语言生活为例,通过调查义乌近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情况,经商人员的语言水平、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语言培训市场情况等,从语言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三个方面较深入地探讨语言资源的价值,并对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语言接触与语言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语言接触和语言和谐的理论对喀卓人的语言生活进行描写和分析。指出全民保存母语是喀卓人语言生活的重要特点,全民兼用汉语是喀卓人语言生活的自然补足,汉语影响有助于喀卓人语言生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顾锡涛 《文教资料》2009,(21):46-47
经过大量的研究.语言焦虑是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情感障碍,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会产生负影响.本文从语域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利用语域预测功能在突破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语言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大语言输入注重语言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学习英语极为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少有机会接触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加之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学习者的语言输入量严重不足,并由此导致语言输出及至语言应用能力的薄弱。为此本文提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大语言输入,让学生尽可能多接触英语;同时,注重语言输出,提供大量使用语言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并最终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的角度即地方戏、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方面论证语言外部的文化因素对广西语言使用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地方文化对保持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的独立存在和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2.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与群众性的参与以及文化的传播使不同民族之间的广泛接触易于形成语言接触的环境;不同语种文化的广泛接触易于产生双语现象;3.利用文化因素,便于推动广西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付义衡 《教师》2013,(6):46-46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在此基础上学习与运用语言。文章从情境创设的简洁性、趣味性、可解读性、思维性、隐藏性出发,探究如何高效的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优化学生语言输入输出。  相似文献   

16.
不同语言变体的接触,对接触的语言变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两种语言长期共存。两种语码长期相互转换,必定会相互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使用上和结够上的变异的现象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7.
人类交际活动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衣着打扮、副语言四个方面论述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语域,亦称语言的使用域,是指具体用途语言变体。语域具有三种特征:1.语场,即话语范围(field of discourse),根据题材可区分为专业性语言和非专业语言。2.语旨,即话语意旨(tenor of discourse),根据发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关系可区分为专业人员与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或普通人之间。3.语式,即话语方式(mode of discourse),按媒介而区分的变体有口语体(spoken)和书面语体(written),本文把“语域”这一概念及其特征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9.
借用外来词汇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对比分析英汉语言的借用方式,语源特征,借用语域,借用效应和借用态度,探讨英汉语言中相互借用词汇的关系以及这些借词有助于提升英汉语言文化价值、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彼此文化交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交际中必然产生语言的接触,进而形成各种语言接触现象,外来词就是其中之一。严复译作有大量因语言接触而产生的外来词,其中音译词占大多数,另外,还使用了整体意译、对应意译、仿译、借形等方式来翻译。语言接触会带来语言的干扰,所以,为了在晚清的封闭文化中使译作获得较好的接受效果,严复主动地使用意译外来词的方式传播外来的思想、观念及新事物。这些外来词在之后汉语的使用中出现留用、替换和停用等几种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