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北宋的最高垦田数和亩产,推算北宋人口1亿时,人均粮食可达947市斤,以此论证了北宋人口突破1亿的可能性和客观现实性。为有助于了解北宋人口1亿时的分布情况,则以宋代的户数作为人口参据,按每户平均五口人计算,试列了北宋的人口区划表,并探索北宋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期的契丹归明人是指归附北宋的辽国人。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安置措施既受到归明人出身背景的影响,也受到北宋与辽国关系的影响。赐与田宅是安置契丹归明人最普遍的措施;北宋对契丹归明人的后代实行恩荫政策,归明人子孙在恩荫制度下可以继续享有录官、赐田等优惠政策,表明了北宋对契丹归明人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3.
北宋西北地区因其军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北宋经略西北,战争频繁,对宋夏边境蕃族人口的发展有严重影响;战争及运粮过程中北宋兵力与民力的损伤也极其严重;北宋民众的劳役负担逐渐加重,沿边居民的生活亦受到影响.战争影响下的民生是认识北宋经略西北历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公元1038年,位于北宋西北部边境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西夏军队不断侵扰北宋边郡,宋、夏战事不断。北宋王朝名义上派兵讨伐,可是由于当时军队战斗力弱和边境长官范雍等人的无能,北宋军队屡屡战败。1040年,  相似文献   

5.
教育鼎盛和人才辈出,是北宋文化发展的关键之所在。而北宋的教育发展与晏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晏殊是振兴北宋教育的第一功臣。本文从七个方面论述了晏殊对振兴北宋教育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钱荒”是流通领域的货币短缺现象。一般认为铜钱的贮藏、销毁和外流是北宋“钱荒”产生的重要原因。其实北宋“钱荒”的根本原因在于北宋铜钱的价格低于自身内在价值,铜钱贬值导致北宋铜钱大量退出流通领域。而政府贮藏则在相当程度上加快了铜钱退出流通领域的步伐,是北宋“钱荒”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应天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在北宋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应天书院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为北宋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还为开启北宋理学思潮,奠定宋代学术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宋代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北宋前期词在发展中深受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地域性不平衡的特点。北宋前三朝政治环境中对南方士人的歧视排斥,限制了南方词人的成长,词坛一度消沉萎顿。真宗后期和仁宗朝词坛开始勃兴,则与南方士子精英大量进入北宋政权和文坛密切相关。北宋前期,南方、北方词人作品风格总体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野。随着北宋前期词人仕宦经历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所特有的写意性是绘画历史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产物。正确认知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利于全面把握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风格。正确认知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利于辨别现代花鸟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其历史承传性,重写生的绘画观念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客观基础。线条与色彩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载体。工具材料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伦理思想是北宋廉政思想的源泉,是北宋廉政思想得以确立和发展基础。其中仁的思想、礼的观念、义利之辨等儒家伦理思想奠定了北宋廉政思想理论基础。北宋廉政思想中仁义爱民、德治礼教、重义轻利思想皆由儒家伦理思想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全宋词>中的北宋词入手,通过分类列举的方法分析了"了"在北宋词中的使用情况,进一步考察了北宋时期"了"的语法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宋·东京梦华>是一部典型的旅游演艺作品.她承担起了挖掘北宋文化内涵,展现北宋文化之美的重任,作品结合了动听的音乐、震撼的视觉效果等多种元素,真情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波澜壮阔叉沉重悲壮的历史场景,对北宋文化进行了较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崇文抑武政策对北宋的外交产生了双重影响:对辽金夏三国,由于军队问题,战争多败,北宋通过赠送岁币、边境开放榷场的方式实行求和的外交政策;由于海外国家不对北宋直接产生威胁,尚文的北宋王朝从心理上更愿意以一种大国心态,通过民间贸易、朝贡贸易、文化传播的方式,对海外国家实行开放交流的政策。崇文抑武政策是北宋外交政策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北宋是漕运业空前发达的时代,水利在北宋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北宋漕运业的发展与水利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漕运业的发展对灌溉、减灾、治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给水利的发展带来矛盾。本文探讨了北宋漕运与水利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项雷达 《文教资料》2011,(36):141-143
公文发展到北宋,始于后汉并一度盛兴不绝的浮靡文风经由北宋文人政治家的努力,得到了彻底的改革。儒家思想在北宋的复兴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政治家.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政治中,而作为政治运转的重要载体.公文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这种文人政治的精神烙印,并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下,形成了北宋公文一个鲜明而独特的标记——文士风格。从北宋文人的文章观念、公文的行文特点以及情绪风格,即可了然文士风格在公文中的体现,并对北宋文人政治的特点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7.
北宋经济发展超越前代,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本商末”的思想逐渐被打破。统治者为提高政府财政收入,从宏观政策上放宽对商业发展的限制;士大夫为富国或利己,多提倡“重商”的经济政策与新思想。在“重商”政策的影响下,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趋利思想兴起,形成了“惟利是从”的社会风气。这种趋利思想的形成对北宋社会发展的影响,从正面来看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始推动力,从反面来看造成了官场腐败与社会崇奢之风,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北宋较为宽松的商业政策是社会趋利思想形成的基础,社会趋利思想又影响了北宋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走向,体现了国家制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转运使制度是北宋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宋代的"路"级行政体制是后世行省制度的前身,而"路"则与北宋转运使制度息息相关,因此,转运使制度在北宋的建立与演变实际上反映了北宋不同于以往朝代的新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抄写传播是北宋时期文集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北宋文人的"广阅读"和"乐抄写"是文集抄写传播得以广泛存在的深厚背景。就北宋时期文集抄写传播的类型而言,主要有"抄写‘进献集’""抄写‘干谒集’""抄写‘赏读集’""抄写‘求序集’"等几类。北宋时期多种类型的文集抄写传播,构成了北宋文学传播链条中的生动图景。文集的抄写传播不仅有助于文人文坛地位的确立和文学影响力的提升,而且,对北宋文学生态的建立和丰富也有着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北宋统治者为北宋文人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基础,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互补为北宋文人指出了兼济与独善的最佳处理方式,使得北宋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偃蹇、人生失意之时能通过自我调适,达到超脱与融通的境界,体现在隐逸词作中即为悠然自得、看淡功名、随缘自适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