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当代教学的追求,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的现象却普遍存在。为了减少学生课堂消极沉默,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文章结合时代特点,从俗人理论视角探索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表征、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俗人理论视角下学生课堂消极沉默主要有顺从克制型沉默、犹豫焦虑型沉默、无奈放弃型沉默及抗拒抱怨型沉默四种表征。在此基础上得出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自我认知、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服务支持五方面。针对性提出五个优化策略:正确价值引领,靶向综合施策;精准自我认知,克服心里障碍;提升学生素质,破除开口障碍;提升教师素养,消除师生隔阂;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2.
课堂沉默是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本文分析了课堂消极沉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课堂沉默的内涵着手,将课堂沉默分为积极主动的课堂沉默、积极被动的课堂沉默、消极主动的课堂沉默和消极被动的课堂沉默四种类型。以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辨别课堂沉默的类型,正确审视课堂沉默背后的意义,使教师形成对不同课堂沉默的区分,并做到对消极课堂沉默的有效避免,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对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一直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思政课堂教学效果,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课堂沉默现象一直都是日常教学的常态,积极的课堂沉默是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一种优质表现,有助于思政内容的传播,而消极的课堂沉默则是学生以无声的表现方式应对课堂教学的消极被动状态,会阻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作为思政课堂主导者,应积极探寻学生消极沉默背后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消除思政课教学中的消极沉默现象,努力改善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沉默的现象。课堂沉默有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之分。积极沉默是一种沉思的智慧;而消极沉默常常会带来课堂教学的"冷场",使教与学双方处于压抑、尴尬、不合作的状态,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为  相似文献   

6.
课堂静默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沉默有利于课堂教学有序进行,而消极沉默则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甚至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本文以E+双专业学生英语课堂上的消极沉默为切入点设计调查问卷,从多个方面探讨双专业学生在英语课堂消极静默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所谓课堂沉默是指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英语课堂沉默顾名思义是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沉默。曲阜师范大学的刘向洋曾于2005年提出了两种课堂沉默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后者。消极沉默指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没有接受而思想游离;或被动接受  相似文献   

8.
杨海春 《山东教育》2012,(17):36-37
"惰性应答"是指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消极反应,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消极沉默及互动状态的缺失。"惰性应答"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研究它的现象以及成因,我校教研组决定通过"磨课"的形式,由一位年轻教师以牛津教材模块6第一单元的Task为课例在高二某班"试课",然后教研组"议课",分析其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最后就同一内容在高二另一班开设"公开课"。本堂课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在经过听、说、读几个环节之后,学生能够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消极沉默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这对学习英语是十分不利。文章通过对大学英语课堂观察、学生问卷以及典型学生访谈等多种途径,发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高低,既有来自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因素、以及课堂教学环境和传统文化因素等,笔者最后提出缓解该现象的策略,以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沉默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无声的非言语交际的行为。沉默分为广义沉默和狭义沉默两个概念,广义上的沉默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沉默现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狭义的沉默仅指教师提问或者课堂讨论时学生表现出来的静默不语的现象。按照沉默在课堂中的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将课堂沉默划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在回答之前积极思考时所表现的沉默是一种积极的沉默,而学生不愿参与课堂互动或者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往往被视作师生间的交流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对抗的消极心理.文章首先探讨分析了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上造成消极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进而阐述了这些因素与教师的提问策略有关.最后从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际的高校课堂教学情境中,高校课堂消极沉默的情况普遍存在,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大阻碍。从多元共治理论与课堂消极沉默相关内容的梳理出发,探索其基本内涵和理论的适切性。从高校课堂消极沉默的发生机制着眼,明确其出现窘困之境的因素。结合多元共治理论,提出高校课堂消极沉默的纾解路径,从而降低高校课堂消极沉默的现象,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孙彩霞  曹静 《教育评论》2023,(8):147-152
课堂消极沉默是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由于自身原因以及教师和课堂情境的影响,采取的一种不作为的话语行为。探究式交谈是学生与老师为了回答或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通过交谈对某一问题形成一致的意见而发生在学生彼此感到舒适安全话语环境中的一种辩证性课堂话语互动形式。探究式交谈对改善课堂消极沉默现象有重要的意义,破解课堂消极沉默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交谈内容与生活世界的融通,引发学生共鸣;建构共生、创生的师生共同体,释放课堂活力;打破思维路径依赖,提高师生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课堂沉默现象研究的日益深入,公众以往对于课堂沉默的消极印象被逐渐打破。课堂沉默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一味活跃课堂而不顾具体课堂教学实际,势必为课堂沉默现象研究套上认知的“枷锁”。文章从场域角度对课堂沉默现象进行解释,传达消极与积极并存的新型课堂沉默观,并从场关系、场资本、场惯习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策略,帮助教师区别课堂沉默的具体现象,做到既保留积极沉默,又促进消极沉默向积极沉默的转化,从而打造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15.
新型大学英语课堂上,师生间的和谐交际需要双方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应由双方平等共享.本文从学生在课堂上消极沉默的现实出发,辩证分析这一现象所折射出的现实意义,并强调教师可以通过转变自身角色、提高自身修养来春风化雨,消融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沉默,帮助他们重建课堂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课堂沉默是中学生课堂中容易出现的状况.课堂沉默现象具体表现为:课堂鸦雀无声,有些学生甚至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出现该现象主要源自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这种现象将影响初中语文课程的正常开展,为教学带来难题.基于此,教师应该及时解决学生的课堂沉默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良好的班风,转变学生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7.
消极沉默是我国一些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聚焦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因素,通过对调查问卷和采访的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能力、心理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授课方式及引导的课堂交流氛围,都可能导致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因之,从教师与学生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学生应树立正确学习动机、提高英语能力、以放松的心态参与课堂;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加课堂趣味性,调节课堂氛围等。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两所普通高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科学创造力测验》和《中学课堂教学策略感知量表》,测量中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实效以及课堂教学策略对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中学课堂教学策略中的教学动机策略维度和教学方法策略维度能够正向预测学生的科学创造力水平。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动机策略维持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开放性、制造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冲突;通过教学方法策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发现和解决问题、训练学生复杂的思维过程和想象力、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夏云 《英语广场》2020,(5):80-81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一直存在学生沉默现象,大学生不愿意在英语课堂中发言,缺乏参与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课堂沉闷,学生学习情绪消极化,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成因,其次提出了三点可行的缓解方式。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学生不敢或不愿意张口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堂课成功的重要标志在于师生沟通良好,反响热烈,而沉默的课堂很大程度上不是好现象,虽然沉默也有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之分。本文讨论仅局限于(学生方面的)消极沉默,意欲找出根本原因所在,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