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开展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和制定内容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市老年人1600人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居民健康体检以及健康意识的薄弱,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的了解比较少.结论:居家养老护理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开展,农村社区要加强居家护理知识的宣...  相似文献   

2.
王茜  应伊琳  薛玉涵 《科技风》2022,(1):145-147
以杭州T街道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老年服务工作的模式为例,针对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解决老年问题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依据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技巧整合社会资源,建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创新性实践模式,从而为未来解决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问题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谢伟 《未来与发展》2014,(4):111-113,1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我国养老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台州老人总体倾向居家养老,但社区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资金缺乏,人员技能不足等问题,居家养老服务并不乐观。需要整合各方力量,才能使居家养老服务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会》2014,(9):31-31
<正>近日,天津发布《2014年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其中涉及养老服务的项目有9类。9类养老服务项目分别为:基本养老规划与政策研究、基本养老信息收集、信息系统建设及维护等管理工作、公办养老设施管理与维护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及日间照料、社区助餐服务  相似文献   

5.
陶佳雨  杨志杰 《科技风》2022,(10):149-151
积极老龄化是应对老龄化的有效策略与选择,年轻老年人是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力军.本文采用数据库分析法,对2018年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库中的60~75岁年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自评健康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特征与关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研究表明:60~75岁年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自评健康整体良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居家养老成为养老的新模式。论文阐述了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核心地位,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发挥社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是对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台州作为一个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互联网居家养老的开展提供了经济基础。课题组选取了有居家养老基础的东平社区、云建社区、育才社区和白云社区的居民进行了互联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发现调查对象比较关注这种养老模式的成本,虽然对这一新型服务模式还有些疑问,但是调查对象反映愿意去尝试这种新型的模式。因此由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政府购买相关服务,是推广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牟羡 《学会》2012,(9):25-27
社会工作特有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决定了其适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在介入居家养老服务中可以提供直接和间接的服务。本文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萨如拉 《百科知识》2021,(18):41-42
当前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养老服务供给难题,为此政府主张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之中,从而缓解我国的养老问题,促进养老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 一、机构养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16年到2020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平均以0.08亿的速度逐年增长,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以0.1亿的速度正逐年增长.老年人口比重逐年上升,必然会加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龄群体数量逐年增加,必然会扩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这些都给我国的养老问题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现如今社区中,随着老龄化的社区情况越来越严重,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居家养老也是成为一种全新的途径。因此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1.
徐彤阳  滕琦 《情报杂志》2021,(4):163-169
[目的/意义]作为科研人员知识获取、交流与利用的重要场所,虚拟学术社区资源具有数量多、价值高等特征,探索智能问答服务在社区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对推动学术资源高效检索与利用,促进知识服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梳理虚拟学术社区研究现状与目前知识服务存在的不足,联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W)、文本相似度等技术作为支撑,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的智能问答方式构建学术社区内资源的智能问答模型,增加注意力分支以抽取细粒度特征,提高检索速度,提升科研效率。[结果/结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学术资源的深度聚合,实现传统信息交互与智能化新技术的协同发展,提升了学术资源利用率,扩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2.
张玉玲  叶萍 《学会》2012,(11):13-17
合作式社工组织管理模式为社工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其中多种合作式的社工组织为组织的发展整合了更多的优势资源。作者选取了"广州逢源人家社会服务中心"这一在广州最早进行社区服务专业化、合作式的社工组织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合作式社工组织管理模式的成因、内容、方法以及合作的效果,并根据对广州"逢源人家"特色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的经验总结,希望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社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现有社区信息化系统中存在的系统孤立、信息资源共享困难等难题.提出基于领域工程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出基于构件的社区信息化领域框架结构.为社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提高了软件复用,同时也实现了领域内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探索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的理论和方法,为网络学术社区知识细粒度组织、知识服务实践提供思路引导和新视角。[方法/过程]首先梳理了知识图谱和学术资源聚合的研究进展,从价值需求主体的角度剖析网络社区学术资源聚合的应用价值;然后明确网络社区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流程,构建出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框架,并介绍知识富关联关系提取方法;最后设计个体用户画像、语义智能检索、分面式导航三种应用模式。[结果/结论]知识图谱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支持网络社区的高级知识服务应用,基于知识图谱的网络社区学术资源深度聚合框架对学术类网络社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知识创新服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利蕊 《现代情报》2016,36(8):93-96
本文通过对大学城驻地淳化社区的调查,获取了近郊社区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影响大学城驻地社区读者的阅读倾向与阅读需求的因素,社区图书室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大学城驻地社区文化服务机构为社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甘义 《现代情报》2010,30(7):49-51,55
本文以廊坊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为例,分析共享工程建设模式,提出以群众文化需求为根本,以政府主导为关键,以资源建设为支撑点,以服务创新为着力点的共享工程基本模式,从而建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17.
王丹丹  马文虎  刘友华 《现代情报》2012,32(9):57-65,68
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本文将自组织理论引入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过程中,让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也能加入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中,通过教学互动促进教学资源的自增长,从而为师生不断提供大量针对性强、形式和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设计和实现了基于SNS的网络学习社区,在学习社区中实现教学资源的自组织构建。本文设计的网络教学资源自组织构建方法,在南京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得到了验证,对其他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也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 目的/意义】研究从用户群体的角度出发,依据用户特征对社区用户进行群体划分,以了解不同用户群体的 主题差异,从而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社区主题,更好的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方法/过程】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 和Topsis算法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再利用LDA模型分别对不同用户进行主题挖掘,最后采用谱聚类实现主题优 化。【结果/结论】科学网情报学社区的核心用户与一般用户群体主题有相同的部分,也存在差异,核心用户群体的 主题专指性较强,一般用户群体的主题较为广泛。基于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群体主题挖掘模型,可以更加全面展示 社区用户关注的主题,更好地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创新/局限】研究从用户群体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虚拟学术社 区用户群体主题挖掘模型,更好的为社区用户推荐资源,但本研究在数据量、主题模型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选 取等方面还需要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9.
科技系统政府网站评价与科技电子政务发展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系统政府网站是科技部门沟通公众与社会的窗口,其发展程度可反映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科技系统政府网站的评价结果,探讨科技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科技电子政务的发展应制定统一的规划,推进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科技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加强科技电子政务的决策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