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大陆,清末民初的"外江戏"(广东汉剧)剧本已经十分稀见,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等处,还存留着为数可观的早期"外江戏"剧本(抄本)。搜集和研究这批剧本,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加坡藏‘外江戏’剧本的搜集与研究"立项的初衷。然而彻底研究这批剧本必然涉及以下问题:清代几种"外江戏"之间的关系,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的关系,"外江戏"的源头和流传路线,"外江戏"对广东地方戏如粤剧的影响等等。本期刊出的几篇论文,企  相似文献   

2.
清代文献中的"外江班"有三种不同的意义。《扬州画舫录》里的"外江班"指的是盐商江春蓄养的花部戏班春台班,与昆班称"内江班"相对而言。广府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外省来广东演出的戏班,与"本地班"相对而称。粤东潮梅地区的"外江班"指的是专演"外江戏"(即后来被称作广东汉剧)的戏班,与"潮音班"相对而称。"外江戏"的源头是湖北汉剧,但汉剧在向南传播的过程中,或带上了湖南祁剧、湘剧的某些因子。所谓"闽西汉剧"、"广东汉剧"其实是一个剧种。从地缘关系看,"外江戏"的传播路线应该是顺汀江从闽西顺流而下到粤东。  相似文献   

3.
"八大曲"是指八首古腔粤曲曲目。这一系列清唱粤曲,约在清代同治年间,流行于广州菊部曲坛。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粤乐名宿潘贤达提倡复兴"八大曲",1954年发表《粤曲论》讨论"八大曲"美学,同时区分粤乐曲艺的四种演唱风格,分别是:戏班、八音、"玩家"(意即业余乐师)和河调。本文特别强调,"玩家粤乐"是实践"八大曲"的表述载体,"八大曲"美学特点呈现于"玩家粤乐"之中,二者紧密契合,不能分割。另外,"八大曲"本身虽非场上演剧,但其唱本曲文,保留了同治光绪年间粤剧唱词形式。本文尝试从"戏曲清唱"、"珠江河调"和"广东汉剧"三个方面,论述"八大曲"在的历史地位。并通过比较"八大曲"和"外江戏"剧本唱段,窥探早期"粤剧"和"外江戏"的历史联系。  相似文献   

4.
车王府藏曲本是指清末民初从北京清蒙古车王府流散出来的大批戏曲曲艺文本,其中包括大宗小说戏曲中的曲本和大批俗抄曲本.中山大学车王府藏曲本为这批俗抄曲本之首个复抄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然其复抄时间、经过、人员、曲目等一直诸多说法相抵牾.笔者考证出这批曲本复抄于1927年至1930年代初,主要依据顾颉刚《北京孔德学校图书馆所藏蒙古车王府曲本分类目录》复抄,得曲本1400余册;另有90余种曲本未见原抄本,是否为车王府藏曲本存疑,但确知其为早期京剧剧本,可弥补早期京剧剧本匮乏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清中叶以来,各省外江班集中进入岭南地区,对粤剧、潮剧、广东汉剧三大剧种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外江班在广州、潮汕、梅州等地与本地班竞争、融汇的进程,展现出外来戏班与本地戏班、外来人群与本地族群、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历史形貌。外江班与本地班之间升沉消长的动态关系及外江戏的"在地性"转化进程,对研究粤剧和广东汉剧的生成机理,还原清代中叶以来岭南戏曲文化生态,揭示地方剧种与地域族群文化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时期,随着交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歌舞音乐成为人们的重要休闲方式。清末民初我国的早期钢琴创作,就是国人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心理在钢琴作品上的体现,是对民族变迁的真实记录,蕴含了十分丰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原因,青岛市档案馆馆藏清末民初档案数量很少,无法满足记录青岛早期城市历史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加大与国外档案机构等的联系,赴国外复制了大批记录青岛历史的档案,大大地丰富了馆藏档案内容,改善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我国近代社会转型期"中体西用"及"全盘西化",晚清的"新学"与"旧学"及近代的"新学"的历史环境,考察论证了在清末民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代表新旧文化的不同德育主张,并指出了清末民初德育观之争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时期是我国近代儿童文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翻译取得了突出成就。本文分析了清末民初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历史环境,考察论证了此期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巨大成就,及其对我国近代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详细介绍重庆图书馆古籍善本库清末民初报刊文献。一者为近代史研究工作提供方便,二者为地方史建设提供史料。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5,(19):32-35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发生学是对历史事物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国媒介批评起源于或者说"生成"于清末民初,集中体现在维新变法时期(1895-1898年)、辛亥革命前后、五四时期(1917-1927年)几个时段。胡丹博士的专著《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对中国媒介批评的起源做了发生学的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新书选介     
《全国新书目》2010,(17):62-67
《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陈占彪编商务印书馆2010.04定价:52.00元本书精选了清末民初万国博览会亲历记24篇,图片200余幅,资料稀见难得。阅读本书无异于享受着一次"世博历史探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经过数千年历史演变的中国藏书机构和体系被近代图书馆所取代。河南图书馆是清末民初图书馆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发挥了传承地域文化、发展社会教育、启蒙民众知识的功能,同时兼有视野开阔及可持续性不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卫华著的《报刊传媒与清末立宪思潮》一书,把近代报刊视同文献史料的历史文本并开展学术探讨,可看作史学研究领域的一次延伸.这本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明确的研究目的,尽力接近历史事件的本质描述,使人感受到书中明显的厚重和有力.书中运用传播学的方法和计量分析法,为人们理解清末民初的社会转型和清政府的迅速垮台提供了新的视角,并通过揭示报刊传媒与立宪思潮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报刊传媒、立宪思潮对清末社会变迁的影响与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图书馆规章管窥图书馆借阅制度,从不准携出、收费服务、闭架服务、特别优待券制度、服务时间等方面爬梳借阅制度的概貌,揭示清末民初图书馆借阅制度受到日本图书馆制度影响的特征,进一步厘清近代图书馆事业早期发展的史实。  相似文献   

16.
孔令云 《兰台世界》2021,(3):111-114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从民间收集的清末民初戏曲抄本,经过上百年的流传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絮化、污染、破损等现象,已经无法翻阅。针对每本剧本不同的受损情况,通过认真地分析研讨,制订出不同的修复方案,分别采用水洗去污、挖镶、金镶玉等不同的修复方法,对其中部分抄本进行整理、修复,使其得到了治理性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丁亚文 《兰台世界》2017,(18):90-92
佛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历史上,佛教很长一段时间对新疆的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随着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广泛传播,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逐渐失去其在新疆的影响力,并且几乎退出新疆的历史舞台。直至清朝统一新疆以后,佛教在新疆才有所回复和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清末民初新疆佛教的发展和演变,探讨佛教在历史大变革的清末民初时期在新疆历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醒俗画报     
几年前,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李欧梵先生来津看我。那时候,他正对清末民初、中西文化碰撞时期上海的社会形态发生研究兴趣,因此,迷上了那时代上海出版的画报。从早期的《点石斋画报》到后期的《良友画报》,中西交错,色彩斑驳,非鱼非鸟,极是新鲜和奇异。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第一个走上银幕的女性是谁? 早在清末民初,在舞台上演出的都是男性,戏中的女角也全由男性扮演.即使是后来具有民族革命性质的文明新戏,也没有人起用女演员.  相似文献   

20.
陕师大出版社精校精印推出《清末民初暗杀论》《清末民初暗杀论》副题《书生意气与英雄主义的历史机缘》系青年作家伍立杨的政论体心血之作。全书以清末民初二三十年间党人暗杀之悲风为主线,拈出数十桩这一时期惊动一时或埋没已久的暗杀事件,辅以此前此后国内国外之他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