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竹子"清华其外,澹泊其中",历来为中国人所推崇。文人墨客咏竹画竹,能工巧匠雕竹刻竹。"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是竹之雅,"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是竹之俗。而竹刻器物,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兼有竹之大雅大俗,颇得竹之精髓。从浮雕、深雕、浅雕、深刻、浅刻再到竹子表皮的留青雕,人们似乎已经将竹子雕刻的技艺发掘到了极致。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他们却另  相似文献   

2.
意境论中所谈到的"意境"存在于中国古代文论及美学核心范畴中,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灵魂",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式文论语言。本文就以意境论为视角探讨了当下意象表现主义油画的各种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史与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根源于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形塑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还提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存在"天、地、人"三元制衡,分别以此为框架形成"以天为本"、"以地为本"、"以人为本"的并进的三条思想主线。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思想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王权"为中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三是对自然的崇拜;而此三特征则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元制衡与演化的不同结果。最后提出"回归本土"将是当下城乡规划应对城市发展危机的一条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刊》2015,(1):5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哲学、养生、园艺、阁楼、饮食、茶道、戏曲等等,著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不乏经典之作。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这是一系列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  相似文献   

5.
江楼竹韵     
竹子虚心劲节,正直挺拔,备受国人推崇。竹的品格高尚,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享有“竹子王国”的美誉。千百年来,竹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与文化领域。竹子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经过历代文  相似文献   

6.
<正>一、"中国例外论"产生的背景对"中国例外论"的讨论要在客观中立的基础上展开,即"例外"并不带有价值判断。但凡讨论"例外"的事物,必须承认存在另一个与之对应的概念——"常规"或"普适"(普世),"中国例外论"亦是如此。一般而言,"中国例外论"有"国内发展模式"和"对外战略"两个分析视角,本文重点讨论"中国例外论"中的对外战略问题。(一)古代中国的"普世"与当下"中国例外论"观点相反,古代中国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7.
唐宋类书是中国古代类书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类书的编纂方法与总集文体分类有密切关系,其指导写作的目的与文体学著作和文体总集的功能是相通的。唐宋类书"文部"胪列评论文体的体例在中国古代文体纂述体例上具有承前启后的独到地位。从唐宋八大类书所引古代文体书目之数量和频次分析,可以发现许多文体学嬗变规律以及唐宋人的文体观念发展变化。作为"古代文献资料的渊薮",中国古代类书尤其是唐宋类书最丰富、最集中、最系统地把中国古代文体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具有了"综罗文体资料文献"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生态美学研究基本上使用的是西方环境美学的话语,与中国文化有着某些不兼容的弊端,所以紧迫的问题是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中国古代是一种"生生"为其核心、以"天人之和"、阴阳相生"为其背景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几乎渗透于儒释道等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渗透于绘画、音乐、诗学、建筑与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构成相异于西方古代实体论哲学与形式论美学的理论风貌,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有着更强的文化自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宝贵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并在与西方生态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建设新的生态哲学与美学形态,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五代、宋初山水画名家辈出,风格多样,为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到"颠峰阶段"的过渡时期。范宽亦是"颠峰"的创造者之一,用不凡的画技为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其气势、内涵、画技雄居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画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竹文化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一、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一)中国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