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养蚕通常分春季、夏季,有些地方还有早中晚三次秋蚕。但在江南,祈求蚕花大熟的习俗,则集中在清明到谷雨。杭嘉湖蚕乡时兴过清明节,其盛况仅次于春节,当地有"清明大于年"之说。自春节开始的闹桑田的习俗,在清明时节达到高潮。习俗,指的是在各地广为流传并且约定俗成的规范化流程。在江南,民间的蚕事习俗,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百姓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转眼又到清明,我想起去年此时在湖州市善琏镇含山风景区参加的蚕花节.  相似文献   

3.
山贤 《文化交流》2016,(9):69-70
正中国魅力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房屋临河而筑,居民择水而居。江南大宅门,庭院深深处,正在讲述着一个个丝路蚕花的美丽故事;那山脊黑瓦所组成的线装书里,记载着的是一部部经典有趣的古老童话。"人家两岸柳荫边,出得门来便入船。"以前的水乡就是这样,没有公路,出门坐船。婚丧嫁娶所用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船,还是船。"万工轿、千工床,十里红妆迎来美娇娘。"这就是当时湖州南浔具有浓厚水乡传统特色的婚庆典礼。  相似文献   

4.
正是草长莺飞、桃红柳绿的时节,我去了那座有点儿袖珍型似的含山。我不知道每每到了这个月季,我满是农民血液的身躯怎么就会像诗一样热烈起来——我很想深人人山人海的含山蚕花节去体验、去感悟些东西。当第一批桃花流水擦过我的脚踝时,我终于置身于满山满街人流如潮、鼓声喧天的蚕花节节庆活动中。不时感奋的我,深感蚕花(节)的巨大魅力,我不知蚕农们的激情是怎样被调动起来的,它的深层缘由又是什么,蚕农在这个“节”中重复着历代蚕农祈望来年丰收的愿望,这在历史的层面上说明了什么,这个蚕花节的真正内涵又该怎样准确认定和评判?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的《德清扫蚕花地》新近出版. 德清蚕桑史起源可追溯至距今五千年前马家浜文化晚期新石器时代.扫蚕花地是集众多桑蚕民俗之大成的民间歌舞,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2009年,德清扫蚕花地习俗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入选《中华舞蹈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等书籍,享誉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6.
正西施的故事,诞生于那段"生聚教训"的经典历史中。从顾盼生辉的浣纱女,到变身吴宫妃,关于西施的这一部分隐秘计谋,越人不会在自己的史书中记载。故纸堆里的这位美人,身影始终模糊。大凡"美人计"中主角,都不会留下一个好的名声,西施缘何在历代都成为一个例外?千百年来,西施的传说令人津津乐道无穷期,她的形象,渐渐借由文学的想象空间和细节描写,不断地被丰富,成为了一份珍贵的越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柞树蚕     
北方秋天的山野里,最不能少的就是那满山满坡被秋风吹红了脸膛的柞树们。柞树在植物学上称作蒙古栎,壳斗科落叶大乔木,就是结橡子的树,又因结出的坚果叫“橡子”,所以也叫橡树。柞树的叶片里包裹着的和挂在树枝树杈上那么多球球蛋蛋样的东西不是它的果实,是什么呢?原来,这些球球蛋蛋们既不是“球”,更不是“蛋”,而是被人称之为“春蚕到死丝方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蚕,是穷尽毕生精力最后吐出丝丝缕缕上好蚕丝造福人类的柞树蚕。柞蚕是不吃橡实的。柞蚕吃的是还没有长大的小柞树的叶子,也就是说柞蚕是利用柞树幼树叶来饲养自己的昆虫…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快门"咔嚓"一声,那一刻德清新市剧院被定格,浮动的镜像被捕获,时间就此凝固,成为永久的历史场景与片段。在年复一年不断的"咔嚓"声中,这一个个被孤立的、关于剧院的场景,逐渐显现出内在的联系,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随后,关于新市剧院,其丰富的历史、生动的故事,一一呈现在眼前。40年岁月如歌,沧海桑田。老照片里,诉说的是新市剧院兴衰的历史,背后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代小镇居民与剧院之间独一无二的回忆。最终,剧院还是被历史所淘汰,归于沉寂。但是,它曾  相似文献   

9.
正西施的故乡诸暨每年推出西施故里美食节,除了这道西施舌外,还有西施豆腐、西施醉月、西施藕、西施虾仁等,一道道菜点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古越遗风。在中国人的词汇中,豆腐是颇有些可联想的,占女人的便宜叫作"吃豆腐",而女人如果卖起豆腐来,多会被冠以"豆腐西施"之名。豆腐与西施沾上边,是因为有"西施豆腐"这道菜肴在先。据说,西施不但美貌非凡,而且也心灵手巧,擅长烹饪,曾以故乡诸暨盛产的葛粉调制豆腐羹,因其鲜美可口,邻里竞相仿制,称之为"西施豆腐"。  相似文献   

10.
正"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不愧为一个审美的高手,"荷花羞玉颜"比沉鱼落雁更具美的生动和质感。浣纱那不过是日常生活里一种常见的劳作,她也不过是江南乡野间一位平凡的女子,然而就因为二者的结合,江南地域里一条普通的溪流,从此有了一个盈满诗意的名字——浣纱溪。这样的女子其实在江南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溪流其实在江南也不在少数。然而,就因为二者的结合,浣纱的越女从此成为江南最妩媚的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