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较之物质消费心理,文化消费心理的可诱导性更强。通过诱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可以对拉动文化消费发挥现实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民众对于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近来来,中国民众文化消费心理呈现出一系列变化发展趋势。对此,要研究把握。当代文化产业经营主体可实施的营销心理战术包括: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读心;产品创意设计要精准攻心;注重情感导入以精准贴心;文化价值言说要深入人心;提升供给品质以长效走心。  相似文献   

2.
上海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华  李义敏 《预测》2012,31(2):70-74
本研究通过文化消费前期的理论研究,归纳了文化消费的概念反内容,同时还结合国外文化消费研究中关于“消费文化”研究范式的新应用,将社会阶层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嫁接,以人口统计变量作为划分不同文化消费群体的依据.在研究中,本文还将上海都市居民作为调研对象,总结当前都市居民文化消费的一般特征及最新动态,发现年龄、教育、职位及收入等因素会对居民的文化消费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国内文化消费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与实证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消费越来越重要。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在不断增长的同时,文化消费结构的非均衡现象却日益明显,针对文化消费的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政府应采取有利措施使文化消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望 《未来与发展》2022,(1):86-89,33
文化消费是中国近年来的热点议题,然而,关于文化消费心理的专项研究尚显匮乏.探析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消费心理,不但具有理论意义,对于文化经营者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市场定位,优化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亦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探析不同气质类型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其次,探析ABCDE型性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进...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农村文化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消费是具有"价值增值"特点的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的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研究表明:山东省农村文化消费总量较低,消费形式相对单一,文化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与激励农民进行文化消费,为新农村发展增添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消费     
《世界发明》2008,(5):4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4,(12):23-26
利用200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和GMM方法,从文化消费的特性出发,考察了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习惯等因素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具有决定性影响,而消费习惯的作用并不显著。从而提出在收入主导型的文化消费模式下,应进一步强化收入增长机制和分配格局,优化文化消费环境,以实现文化消费爆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新消费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全球化浪潮裹挟着西方现代、后现代思潮及其消费主义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从本世纪初以来,关于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问题就成为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文学以及新闻传播学等诸多学科的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这期间,学者们主要围绕消费文化理论的基本范畴展开了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学者们尚未形成共识,对于这些基本范畴和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仍然比较混乱,已经成为制约消费文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为此,本文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化研究》、《消费经济》等13种国内主要开展消费文化讨论的核心期刊,对20年中所刊载的关于消费文化的213篇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期厘清消费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呈现消费文化研究的基本取向,澄清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结合本人的相关研究作出中肯的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9.
消费文化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土壤中诞生和成长的,但它的全球发展和渗透,后现代媒体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后现代媒体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及后现代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作用方面分析"后现代"媒体对消费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对文化消费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典型文化创意产业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在控制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经济周期以及人口结构特征等宏观变量的影响后,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文化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典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周期特征,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李威 《青海科技》2012,(3):99-101
有人说胆固醇多了不好,也有人说胆固醇多了能抗癌。书上说糖尿病人不能吃香蕉;但电视里又讲糖尿病人可以吃香蕉。有人说饭后不能喝水,也有人说饭后最好喝点水……科学不断进步,理论不断出新,各种养生理念近年来回颠覆,俯首皆是的养生指导,几乎使人无所适从了。养生,有这么复杂么?其实万事万物都不复杂,一个"和"字,便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原本生活在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人和宇宙之间,是"天人本一"的关系,但为了满足欲求,人渐渐与自然割裂,变成了"我很物质",继而"我很无奈"——我们忘记了生命的本来面目,时常违背自然规律,并且自以为是。所以,健康和快乐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2.
王吉英 《科教文汇》2013,(28):99-100
“文化例外”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关贸总协定谈判时法国提出的,旨在将文化产品排除在自由贸易之外。法国政府通过立法和财政手段应对美国大肆入侵的视听产品、保护和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例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保护主义。政府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本国文化产业受美国文化巨头侵袭的力度,但文化保护主义政策毕竟存在局限性。政府干预和市场调控双管齐下、互相弥补才是各国文化繁荣的根本保障,世界文化才会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于诗与哲学,艺术与科学的文化纷争,柏拉图和青年尼采代表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立场:一个确立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另一个颠倒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一个基于灵魂从意见到理念的转向,对真理的爱欲建立了从艺术到科学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另一个则根据对生命的悲观体验,为生活辩护的需要确立了从科学到艺术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他们对于古代两种文化争执的裁决将启发我们如何来解决现代的两种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14.
杨英健 《科教文汇》2013,(26):203-203,205
“全国文明镇”烟筒山镇始终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全镇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了该镇的文化品位,加快了群众文化工作的步伐。笔者认为,依托本地域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将农村文化活动由自娱自乐向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转变,应当是下一步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艺术现象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加以研究的科学而受到日益关注。电影翻译在不同文化间搭建了桥梁,起到了沟通原作和译语观众的重要作用。为了解决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某些文化意象的不等值,译者在电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的重构显得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6.
张艳玲 《科教文汇》2020,(5):179-180
随着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以英美文化输入为主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本文从文化图示理论出发,探讨在日常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构建中西文化图示并进行文化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水平,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7.
大学与文化具有先天的血缘关系,从人们对“大学是什么”的追问和深思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最早系统阐述大学观的是英国著名神学家、教育家纽曼(J.H.C.Newman),他认为“大学就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A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学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化太过分偏重于数学的欧几里德式抽象 ,偏重于理智性和概念性的分析 ,以求得公理化或公式化的理解 ,结果使西方文化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9.
公民文化权利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国萍 《情报杂志》2008,27(6):120-122
从公民的文化权利入手,分析了造成我国文化权利不公平的原因,提出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是政府的职责,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是图书馆的责任,并从五个层面阐述了图书馆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在新的国际形势和时代条件下,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领域受到来自各国的文化侵袭下,企业如何积极加入到世界优秀文化的平台,向世界展示我们卓越的企业文化,并以此促进我国向文化强国迈进。具体措施包括改革和创新文化体制,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加强品牌建设以实现文化和品牌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