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苏联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他提出了其“新思维”,推行“新思维”外交。苏联对东欧的政策是其“新思维”外交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东欧的政策中,戈尔巴乔夫提出要改变以往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尊重东欧各国独立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鼓励和支持东欧各国改革。虽然其对东欧的政策中有不少合理之处,但也犯了严重错误。我们要对其政策辩证地对待,对其合理成分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商赋人权论”及“人权悖论”为基点,回顾了八十年代初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并发动“改革”前,苏联东欧学术界在人权理论的探讨及演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商赋人权论”及“人权悖论”为基点,回顾了八十年代初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并发动“改革”前,苏联东欧学术界在人权理论的探讨及演变。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已有多年,对冷战结束原因的探讨也当提上议事日程。笔者认为,战后持续四十多年,被某些西方学者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东西方冷战于90年代初宣告结束①,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苏美两国政府在各种压力下的政策转向,又有世界和平、民主运动的推动,甚至也不乏作为冷战产物的美苏两国令人生畏的庞大核武库的反作用。其中,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政策取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1985年3月,苏联在两年多时间里连丧三主之后,由领导集团中“年富力强”的戈尔巴乔夫出台主政。戈尔巴乔夫上台之际,苏联正处于内外交困的…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的态度对中国政局的发展至关重要,以英国为首的烈强为使自己在中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表面上主张对中国革命实行保持中立的不干涉政策,实际上却竭力扶持袁世凯上台主政,袁世凯上台得到了列强在舆论,和谈,财政和外交四个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苏联是在“冷战”中被西方摧毁的《谁搞垮了苏联?出路何在?》(《中流》1995年第4期连载《真理报》记者对亚·季诺维耶夫访谈录)原苏联哲学家季诺维耶夫在回答关于苏联遭覆灭的原因时说,这不是从1991年8月开始,而从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希特勒上台后,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在德国建立起以"领袖原则"为基石,以纳粹党独裁为核心,通过警察、特务统治和强制舆论,镇压德国人民这样一种法西斯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为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夺取欧洲以至世界霸权,准备了主要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8.
课本的分析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含混不清。第120页写道:“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来许多问题和矛盾。”那么,到底存在哪些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它们又积累起来哪些问题和矛盾?这里没说,前面也没说清楚。再譬如:课本所说内部原因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那么,戈尔巴乔夫主要推行了哪些错误路线和政策?这些问题课本更没有说清楚。二是并没有揭示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那么,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课本第118页“苏联解体”这一目中指出:“在政治改革中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  相似文献   

9.
苏联从1922年建立到1991年解体,每一位领导人上台后都会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斯大林上台伊始,就结束了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开始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又开始了"赫鲁晓夫改革",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开启了"勃列日涅夫改革",而1985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也最终没有让苏联走向强大,而是走向解体。那么,历届苏联领导人上台后为什么要对本国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些政策是相互对立的还是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笔者认为,这些政策都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即苏联每一个国家领导人在国家经济建设上都面临着"强国"还是"富民"道路的选择,而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强国"之路,造成国进民退。本文就试图从"强国"还是"富民"的角度分析苏联历史上历次经济政策的变动原因,及对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形成一个比较认识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导致苏演变的是戈尔巴乔夫早就确定的新思维《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当代思潮》1994年,第2期相晋川文)文章说,“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变革苏联社会的纲领。他不同意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看法,而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思想演变有...  相似文献   

11.
美苏在欧洲的核优势之争导致欧洲中程导弹问题的出现。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致力于夺取对苏联的全面优势,而此时苏联国内“牛油”与“大炮”的矛盾异常尖锐,因此,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积极推动美苏核裁军谈判,并选择中导问题作为推动谈判的突破口。1987年12月8日,美苏出于对条约的共同政治需要,签署了核裁军谈判史上第一个全面销毁某一类型核武器的条约。  相似文献   

12.
负向舆论以反派性、悖谬性、破坏性和狡黠性为表征,其要害在舆论观点背弃正义和真理,其行为主体有敌对势力,邪恶分子和陷入误区的人们;因信息盲点、处复杂形势、社会改革、利益驱动、社会敏感问题等原因,往往发生负向舆论。认定负向舆论要看舆论文本,其依据是政治原则和科学理性。要正视负向舆论现象,做好舆论消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这个失败既有深刻的内部因素,又有不能忽视的外部诱因。笔者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苏联的长期对抗构成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外部因素,具体表现在:西方同苏联的长期对抗动摇了苏联人民的政治信仰,使苏共的合法性受到侵蚀;西方价值观对苏联的领导人、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们逐渐地从思想上背弃了社会主义;西方国家对东欧剧变和苏联民族分离运动的影响,迫使苏共放弃一党制原则;西方国家对苏联激进改革派的支持,使得戈尔巴乔夫受制于激进改革派,间接触发了"8·19政变";西方对苏联经济援助的不力,使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计划落空。  相似文献   

14.
党管媒体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舆论党性原则的最高体现。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有哲学、法理、政策、道德和学理等理论依据和党的建设与媒体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要在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政治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服从党的领导,做到令行禁止。  相似文献   

15.
旧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固然是苏共瓦解的重要原因,但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则无疑直接导致了苏共的瓦解。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共在执政中的不足,对于人们观察当前世界局势变化和研究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怎样进行“踏雪无痕”的思想道德教育,达到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呢? 一、集体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去年刚接手六年级这个班时,我就确立了集体教育的原则,致力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班级工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苏联解体不是不可避免的,作为苏共最后一任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不具备大国领袖的综合素质以及戈氏上台之后推行的激进改革是引发国家解体的直接原因。20世纪80年代苏联所面临的复杂国内背景和国际形势以及苏共领导集团的历史传统和戈氏个人资质等因素共同促使戈氏得以在1985年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认为苏共历史上始终缺乏成熟的制度来选拔和培养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接班人,这也是导致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重要因素,值得深入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遵循大众传播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些基本规律,试着从新闻工作的贴近性原则、新闻媒介的桥梁纽带作用、新闻媒体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关系、舆情一调查分析的客观重要性,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对当前我国新闻传媒引导舆论进行了方法论方面的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七单元主要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提到了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一共五位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起过重大影响的领导人、细心的学生发现,前面四个领导人的时间能衔接上.而勃列日涅夫与戈尔巴乔夫之间有一段空挡期。  相似文献   

20.
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都有独特的内涵和内在特质,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存于舆论工作的统一体中。要彰显二者的功能,实现二者的互动与“双赢”,必须协调好基本关系,遵循好基本原则,把握好基本规律,总结好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