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起源于生活,教学的起点应该是“生活”。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的终点也是生活。那么,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教育,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也应该做到“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这样,作为教育中心的教学过程,应该也必须是生活。作教学就应该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广阔的自然。  相似文献   

3.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他还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一、课前走入生活,激起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章勇 《学周刊C版》2010,(6):136-137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将语文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语文知识,还原成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语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聋校的语文教学不应该脱离聋哑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它是作为学习和生活双主体的聋哑学生学习语文的源泉,也是他们丰富生命体验、完善健全人格、实现回归社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语文教师应认真学习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渠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领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论,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克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浮躁和功利思想,真正打破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封闭模式,让生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结下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是优秀的教育学家,它提出了生活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理论,在现如今也非常适用。为培养优秀人才,小学语文学科也应该引入陶行知教育思想,将其融入到学生语文学习良好品质的培养中,以健康的思想和优秀的品质,健全学生身心素质。本文从引入生活教育、师德教育、六大解放、创造教育这几个方面,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下,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品质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
周志平 《生活教育》2014,(19):25-29
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的生命力特别强,它今天不是完成的东西,明天也不是完成的东西,它会永远随着历史和生活的发展而发展。"[1]"不应该常靠着稗贩和因袭,而应该准照那国家的需要和精神去谋适合、谋创造。"[2]当年陶行知先生创立生活教育的时代环境到如今已经大变样了,生活教育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实践者感觉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在学校教育方面并不够系统,很多方面像课程、教学法,与当今学校教育改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为紧密。语文来源于生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让语文教学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11.
江标 《考试周刊》2012,(81):40-40
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倡导“生活即教育”。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实际,而个体又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渗透生活教育,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努力创造一个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认知世界.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仲 《小学生》2010,(11):52-5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牛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侣导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倡导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也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可是多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总是离不开课本,走不出课堂,与社会陌生,和生活无关,只是作为应试的一门工具。  相似文献   

14.
刘利利 《考试周刊》2012,(93):40-4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教学中要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实施语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谨以此文纪念陶行知先生,同时,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认真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播种人生理想的语文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心,献自己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6.
关注学生生活意识,将小学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时代格局的要求。语文新课标的开展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将语文教学的课堂回归于社会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规律进行了总结。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来探究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其内涵所在是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金夏  方文 《云南教育》2008,(12):34-35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针对班级外地生多,语文基础差,课外阅读量少,学生怕写作文等具体问题,我们以生活教育理论和课程改革理念为基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社会广泛联系,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每位语文教师明白,语文教学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是在开放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于社会生活,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动手体验,动脑学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职语文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是现代教育的先驱者,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其创立的独具个性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得到较好地应用,特别是对当前的高职语文教学,具有许多启示意义。本文将针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启示进行针对性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