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设置悬念,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处理好三个环节:①在课堂导入时设置悬念;②在新知学习时设置悬念;③在布置作业时设置悬念。  相似文献   

2.
悬念本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而借用到讲课中,也能造成学生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对教学活动产生强烈的诱惑力,激发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课始设置悬念,能迅速地把几十个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起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组织教学作用;课中设置悬念,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回旋跌宕,引人入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课尾设置悬念,能给学生留下深长的思索、回味,既可巩固深化教学内容,又可为下节课作好孕伏和铺垫。尤其在小学阶段,悬念的运用,更适宜小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那么,在小学数学…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学中,为克服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相对滞后带采的困难,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创设情景、设置悬念,引发好奇心;教会学生正确的学法;加强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搞小设计、小制作,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非常有用,亦可巩固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本人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一谈实际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师生实习教学是对小学的教学,从近年听实习生讲授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导入语的设计 导入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一个成功的引人入胜的导入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使他们产生求知欲望。设计导入语的方法很多、直观导入法,就是用挂图、插图或实物等导入课文,这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故事导入法.是让学生在故事中进入角色;用谜语导入,是在猜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设置问题导入法,是设置悬念导入.让学生在悬念中造成渴求欲望。还有表演导入法,唱歌导入法等。不管用哪…  相似文献   

6.
悬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巧。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就是对一些正在研究、发展中的问题,教师不匆忙作出结论,而是创设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环境,叫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推断、发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悬念”的设置山东省临沭县临沭镇第一小学刘桂云“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  相似文献   

8.
悬念导入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悬念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启迪思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悬念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付玉兰(临沂第十中学)兴趣源于“疑而生趣”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悬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过程成为渴求知识,不断探索,勇于进取的意向活动.悬念的设置,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来实现,也...  相似文献   

10.
新课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低效、无效,甚至“做秀”的现象。通过一些成功的、典型的、高效的新课导入,从创设情境——拓展思维空间;设置悬念——提高学习兴趣;巧妙引导——铺垫相关知识;直截了当——省时提效;亲切交流——消除紧张心理等五个方面加以分析与阐述,唤起广大同行对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热情与深度。  相似文献   

11.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而感到不满足产生的。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丰富想像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开拓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谈几种“悬念”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悬念用于生物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应用悬念的:一、如何播下悬念在教学中,先把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结论或某一个突出的片断交待出来,让学生产生穷根究底的愿望,播下悬念的种子。例如:在讲“血型和输血”一部分内容时.借用了这样一个悬念:“在十九世纪时,医生们为伤员输血开始时竟获得I意外的成功。可当他们喜出望外如法为其它伤员输血治疗时,很多伤员不但没有被救活,反而因输血马上死掉,这一事实令医生们大惑不解。为什么有的伤员输血后救了命,而有的却送了命?”这几句话就…  相似文献   

13.
纪雪珍 《农村教育》2002,(10):64-64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知不满足而产生的,而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好的导入,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一、悬念导入设置悬念,就是平常说得“卖关子”,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积极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内容时,上课一开始,我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明明今年九岁了,可他只过了两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明明为什么只…  相似文献   

15.
李泓 《焦作大学学报》2002,16(3):17-18,20
有创新能力的作文特征表现在:立意新,想人所不能想;选材新,视角独特;手法新,谋篇布局灵活;语言新,用鲜活形象的语言表现生活;标题新,使之兼备涵盖性和艺术性,教学实践中应注意:适当变换写作角度,变“全而空”为“短平快、;小题大作,大题小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善于逆向思维,教师下水,引渡学生过河,巧设悬念,妙用对比等等。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参与、体验来获得知识、强化知识、提高能力和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式学习中的师生行为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在这些行为模式之下,可以灵活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做法:以实验为手段,挖掘探究因素;巧设悬念,在质疑问难中培养思维能力;发现问题,激发求知欲望;提出假设,激发参与意识;检验假设,激发探究意趣;迁移创新,激发成就感.  相似文献   

17.
钱正权 《小学语文》2007,(10):45-46
一篇课文一千个教师会演绎出一千种教学风景。这就是教学的魅力。备课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我觉得最为重要、最能彰显个性特点的有三:一是在课文中发现学生精神成长和语言发展的生长点;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活跃学生思维的空间;三是教学方法上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巧设悬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悬念,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设置的能够引起学生思维产生碰撞、建立遐想空间的问题,由它引发的教学即所谓悬念教学。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自主的原动力是什么,合作的契合点在哪里,探究的欲望源自何方?其实都是悬念。学生们在学习中产生自己去主动探究的愿望,实际是源于教师巧妙的悬念铺陈和问题引领。他们在一起合作研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悬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江西省崇义县职业中专李立忠悬念,对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一部六七十集的电视连续剧,为什么能抓住观众,让人看了一集还想看下一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一集的结尾设置了悬念,让人产生一种想了解事件发展结果的欲望。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  相似文献   

20.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1、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2、调动学生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热情。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1、引出趣味;2、设置疑问;3、创设悬念;4、创设愉悦;5、体验成功。三、变换教学形式,发展学习兴趣。1、开展电化教学;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