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扬名华尔街的数学家华尔街是个尔虞我诈、贪欲横流、纸醉金迷之地,这儿衣冠楚楚的精英们只崇拜金钱,谁最能挣钱谁就是他们的偶像,但奇怪的是,一个远在日本东京、收入平平的数学教授却成了华尔街顶礼膜拜的偶像之一。这个人就是伊藤清。伊藤清(1915-2008)是日本最著名的数学家,也是20世纪亚洲最顶尖的数学家之一。他因在概率论方面的奠基性工作,1987年获得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文化》2006,(7):4-5
“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近日被科学家完全破解。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其“最后封顶”工作——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曹怀东运用美国数学家汉密尔顿和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的理论,以一篇300多页的论文给出了世界级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的完全证明。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和杨乐都对此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22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6)开幕式上,当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本届菲尔茨奖得主名单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清秀的华人面扎,他就是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他因为在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谐波分析和堆垒数论方面的贡献”而获此殊荣。这是继1983年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之后获此荣誊的第二位华人。  相似文献   

4.
戴维·希尔伯特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对20世纪的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他领导的哥廷根学派是当时数学界的一面旗帜。1900年,希尔伯特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希尔伯特问题”,成为后世数学家竞相攻克的难关,对现代数学研究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哥德巴赫猜想有新解众所周知,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猜想,就是“每一个大于或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简称“(1+1)”,是世界上数学难题之一。许多数学家已经付出了极大的辛劳,证明从(9+9)→(7+7)→(6+6)...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对当代数学在越南的发展情况做一简短回顾,这里的“当代”是指1947年越南数学家首次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数学论文以来直到最近几年。此外,越南1945年9月脱离法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所以当代越南数学也就是它在殖民时代以后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以与其他任何一门文化门类媲美”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和形式,一组数学符号、一条数学定理、一个数学公式……无不发散着数学思想所独有的美感因此,作为初中数学的执教者,我们应该深入解读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美,并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将这种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步入数学美的殿堂,得到数学之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  相似文献   

9.
“要是我现在能在北京该有多好!”甄梅捧着爸爸带回的2002年8月的一份《科技日报》津津有味地看着,那上面对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报道得十分详尽。“就凭你?也想去参加数学家大会?”甄里讥笑说。“不,不,你误会了。我只是想参加那些活动!你看,有数学夏令营,还有中国科技馆举办的什么中国古典数学玩具展哪!”甄里接过报纸,但他的目光很快被一篇题为《为什么没有电脑数学游  相似文献   

10.
正谁说数学不及格,就不能成为数学大师?有这么一个人,他从小到大,数学考试老是不及格,却是一个不折不扣、人人敬佩的数学家呢。这个人就是埃尔米特。从小他就是个"问题少年",上课时老爱和老师争论一些问题。他认为学生像鱼,学问像大海,考试像鱼  相似文献   

11.
郭恩 《科教文汇》2009,(9):121-121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数学史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的记录,是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的历史。无理量的发现,微积分和非欧几何的创立,乃至费马大定理的证明等等,无一不是经历了曲折艰难最终探索出来的。这样的例子在数学史上不胜枚举。在此奋斗的过程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也不是通过学习通常的教科书中被“包装”过的定理就能轻而易举得到的。有一位学者曾收集了九百余条关于数学本质的言论,著成《数学家谈数学本质》一书。书中的各家众说纷纭,观点各不相同,但数学家们都认为对数学史的了解,包括对一些杰出数学家的生平与事迹的了解会有助于吸收各种不同的数学经验,理解各种不同的数学思想观点,探求教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漫画     
数 学数学家就像法国人数学家就像法国人: 无论你对他们说什么,他们都先翻译成他们自己的语言,然后立刻它就成为完全不同的东西。 ——歌德悖论问题我正与同学讨论一悖论问题:村里唯一的理发师每月一定只能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问理发师的头谁理?真难!若是理发师自己理发,就是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若是理发师自己不理发,就是不给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好深奥啊!讨论半天毫无结果。后排同学钱某插过来一句话:“这还不简单,理发师秃头呗!”不同的感觉数学家认为数学的组成是:50%公式,50%证明,50%想象力。拓扑学家不能区分咖啡杯与面…  相似文献   

13.
数学经常被一些人认为是男人的"游戏",女人在数学方面似乎欠缺天分.但有一个女人却能够挣脱偏见的束缚,最终成为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她对数学的疯狂喜爱和执著追求,不仅使她在数学历史上大放光彩,还鼓舞了许多女性朝数学之路勇敢地前进.她就是法国著名女数学家索菲·热尔曼.  相似文献   

14.
谭景宝 《科教文汇》2008,(19):270-270
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把“未知”转化“已知”的过程,这里的“转化”是解题的关键,是解题的桥梁。构造法就是实现这个“转化”的一种重要方法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所谓构造法,就是通过联想,构造新的数学形式,使所求的问题发生形式上的转化,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合理而直观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也是当代青年充满激情与自信,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成功宣言。一千多年后,意大利著名数学家伽利略也用一句类似的话为世人展现了数学的魅力:"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我可以创造一个宇宙。""数学"一词源自希腊语,是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每一座科普基地,都是一部百科全书。每一双好奇的眼睛,都是发现世界的镜头!欢迎好奇的同学们走进大自然,“一拍、二记、三问”,透过百科镜头,记录多彩自然世界,带着科学奇妙问号,闯关科普基地“问答大擂台”,PK科普名家擂主!——神秘擂主是谁?封三压轴登场!  相似文献   

17.
他拒绝了菲尔兹奖 2006年8月,当陶哲轩与其他两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接受全世界数学家的敬意之时,另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世界七大数学猜想之一的“庞加莱猜想”的攻克者,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的身影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也是菲尔兹奖历史上第一次有获奖者拒绝领奖。这倒不是因为佩雷尔曼与国际数学家大会有什么矛盾,而是因为这位老兄根本就是个“怪人”。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这个领域里,存在着许多让人怦然心动的“猜想”。诸如,人们早已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莫德尔猜想”等等。它们像巨大的问号,吸引和激励着探索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去给它画上圆满的句号。1952年,美国著名数学家卡勒比提出了关于高维空间曲率的一个几何理论的假设,被称为“卡勒比猜想”。这一“猜想”,以她无限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世界许多著名数学家顶礼  相似文献   

19.
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当91岁高龄的国际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以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的身份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台下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表达了中外数学家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数学伟人的敬意。“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造化爱几何,四方纤维能。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这首诗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20.
赢在星期天     
苗向东 《知识窗》2010,(2):60-60
100多年前,有一道数学难题难倒了全世界的数学家——2的67次方减去1是质数还是合数?这是一个数论的题目,虽然它的知名度远不如“哥德巴赫猜想”,但是破解它的难度却一点儿也不逊于后者,所有对此有兴趣的从事数论研究的数学家在作出过种种尝试之后,全都无功而返。出人意料的是,1903年10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世界数学年会上,有一个叫科尔的德国数学家成功地攻克了这道数学难题。一道悬置多年的难题解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