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师情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当前,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认同感不高、教师倦怠现象频发以及功利化价值观已成为导致教师素养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高质量教育发展背景下,要提升教师素养,教师情感关照必不可少。基于关怀理论,应以教师情感的丰盈为立足点,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营造尊师社会氛围作为外在保障,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营造关怀的学校文化作为心理基础,助力教师自我认同;重视教师的情感关怀作为精神支持,助力教师价值实现;引导教师自我关怀作为内生动力,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教师教育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个人发展则相对忽视,使得对教师自身的生命关怀成为今天教师教育的一个盲区。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个体生命成长为宗旨,有助于引领教师教育向生命关怀回归。其学科定位应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彰显生命关怀的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教育目的的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心理环境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德育教师自身的人文关怀特质在德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德育教师的人文关怀特质是从学生角度来看的,是指德育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有利于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品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特殊素质。  相似文献   

4.
关怀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关怀学生并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师生之间由此形成的双向的、循环的互动联系,其具有双向互动性和具体情境性的特征。在线教学中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在线教育的人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增强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感。在线教学中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需要提升教师关怀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师生、生生的积极互动,提升在线教学临场感,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关怀。  相似文献   

5.
学校作为教师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中小学管理人员和心理辅导教师进行非结构性访谈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学校虽制定了相关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但执行力不够;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有待完善.优化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健全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制度,制定教师成长的有效激励机制,开展心理辅导与调适等,是学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教师关怀是指教师对学生成长各方面的关心、爱护;教师关怀有利于促进学生公正平等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充满友爱的生活信念的形成,能培养学生平等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民主的作风,并能在活跃班级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创造性才能;教师关怀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牺牲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以及正确的真、善、美的价值标准和高度的辨证思维水平等等。  相似文献   

7.
阿培 《西藏教育》2011,(6):19-20
学校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原则是指以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根本的情感化、人格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尊重教师、发展教师的科学管理。它凸显教师的价值,强调对教师人文关怀,把教师置于学校管理或服务的中心,拉近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个体的优势,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自我发展,从而有力推动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教师心理和谐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核心变量,关怀伦理学是伴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相互关系的一种伦理理论。从关怀伦理学视域审视教师心理和谐,教师心理失谐的根源是关怀缺失,教师关系和谐与共同发展是教师关怀的实质,教师心理和谐的达成是关怀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因为种种压力,使教师的心理不胜负荷,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针对中职学生只有以打开心灵、触动内心为目的的德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而引导职校学生写心理日记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心门,并对心理辅导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写心理日记有利于学生尽情诉说情感,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写心理日记能引起教师对心理辅导的重视,更多注重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危机管理与心理危机管理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制度的必要性,并构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制度的内容框架,包括心理危机预防、心理危机处理和心理危机恢复管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全方位心育的要求,也是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的必要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采取集体式或个别式对小学生进行情感、学习心理、自我认识心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四个方面的教育,促使小学生的心理往健康方向发展,使更多的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从而优化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生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独特的心理规律,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有针对地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明确定位,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加强领导,层层落实,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管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心理测查与科研相结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目标,注重心理健康档案评价和管理的正当性;关注学生主体的应然诉求,保护学生的尊严;促进心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增强责任意识。同时,要构建系统的管理机制,注重管理制度化,体现伦理关怀,彰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出,有助于推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扩大其教育规模:有助于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形成与现代班级授课制相协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系统。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班集体建设、班级教学、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和班级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抑郁、焦虑、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等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诊治,有可能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应采取以下管理策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建立以贷学金为主的混合资助模式,健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体系,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管理模式中的信息反馈、教育指导以及动态监管功能,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能得到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便于教师采取咨询或干预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和举行教师座谈会发现,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组织与管理、师资及其专业化情况、硬件设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其科研情况等六个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相应对策包括:全方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加强学生心理档案建设.  相似文献   

20.
当前,学生对于心理成长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学校所能提供的心理服务非常有限.构建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心理健康工作平台,是缓解这个矛盾的一种有效策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信息化平台包括教学平台、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保证心理健康工作方式的多样性,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