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昭通学院花毽文化建设是建立在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花毽运动开发的基础之上,结合花毽运动老少皆宜、场地使用便捷、成本低廉、易于参与的大众性特点及便于师生合作、交流、释压放松、娱乐共情的"和谐性"特点开发出来的体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关于"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运用阶段"的原理,结合昭通学院缺乏花毽运动文化底蕴的现实,有意识创设发展师生花毽运动技能平台,适时、合理、得法提升师生花毽运动的技能和兴趣,促进昭通学院的花毽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聆听道德的故事,沐浴道德的洗礼。4月12日,昭通学院2017年第一期道德讲堂拉开帷幕。道德课堂中一个个鲜活的道德榜样,点亮了师生们的信仰之光。昭通学院党委书记邬永飞、院长马丽娟、党委副书记曹阜孝、副院长陈季林、张毅敏,昭通市文明办相关领导及学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曹阜孝主持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中,昭通地区的改土归流为中国历史发展之大势所趋.雍正朝审时度势,开始了在昭通地区的改流行动.改流初期,雍正朝持谨慎态度,拟对昭通和平改流.随着对昭通土司认识的深入,武力征剿在所难免.乌蒙土司被改流之后,因雍正朝任用流官不当,致使乌蒙复叛,但旋即平定.为保证昭通社会迅速恢复稳定,雍正朝实施了一系列的善后措施,使昭通地区的政治格局、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改流过程中,昭通的归属问题亦提上日程,从便于对昭通地区的改流与善后治理的角度考虑,最终将昭通划归滇省.  相似文献   

4.
从昭通农村初中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实行“主修化学,辅修生物”的培养计划,是昭通师专化学系办学中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昭通师专为农村初中教育作出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五月,正是昭通多雨的季节,而1978年5月,位于昭通东门外的原昭通师范学校校园内却一片喜气洋洋,新建立的昭通师专迎来历史上的第一批大学生.由两名教师及40名学生组成的大专班——物理一班,组成了现今昭通师专物理系的前身.  相似文献   

6.
昭通学院外语专业学生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制于地方社会需求、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单一以及就业能力不足.其中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是昭通学院外语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在探究昭通学院外语类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构成的基础上,以自制问卷形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促进昭通学院外语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昭通文学发展中独具审美品质韵味的昭通方言,是影响滇东北、黔西南、及川东南现代方言语法结构及发音的重要因素,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晶,是昭通文学言说的一个重要载体。昭通本地的文学中有大量本地方言,这些方言不仅使文学本身形象生动,而且把昭通本地人文特色凸显出来。昭通方言是研究昭通文化现象和昭通入文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昭通经济社会进入快车道发展的今天,昭通高等教育加快发展以适应对人才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迫切.规划中的"一本二专"高校布局,理想远大,但却在现实中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源困境.追溯昭通曾经有过的两所高校并存的历史,再接合现实状况与将来的发展,有助于换一种思维思考昭通高教发展的前途.虽然合并办学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权衡分与合的利弊轻重,放弃多高校的布局,选择昭通高校合并办学方式,是利大干弊的.晚合不如早合.以其将来巨额投入之后恶性竞争,没有生源之后被动地合并,不如提早未雨绸缪思考如何克服困难主动合并.  相似文献   

9.
京剧在昭通     
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华民族至可宝贵的一份文化遗产,它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公元1821年至1861年)形成于北京,后来流传各地,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剧种也传入了昭通,为昭通人民所喜爱.一、初闻京腔昭通地处滇东北高原,东面与贵州省威宁县相邻,北面与四川省的宜宾地区接壤.在经济、文化上与四川交往甚密,戏曲艺术亦深受四川影响,昭通自身没有较大的地方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昭通文学表现出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先后有多人获得各种大奖,但是与此繁荣发展局面相对的是昭通文学评论一直以来处于弱势,影响了昭通文学的进一步推广。深入分析昭通文学评论当前的进展情况,理清阻碍昭通文学评论发展的因素,对于提升昭通文学评论力量,促进昭通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昭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影响了昭通文化,进而影响了昭通作家群的创作,地域性成为昭通文学的特点,艰难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昭通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丰富的昭通故事为昭通作家提供了写作资源,昭通作家有强烈进入文学中心的意识,昭通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了昭通人的想象力,昭通厚重的历史为昭通作家提供文化支撑,昭通的民风民俗助推了昭通文学。  相似文献   

12.
昭通学院是昭通市唯一的高校,在学校开展昭通文学的课堂教育,把青年人作为主要对象,向他们介绍昭通作家和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培养青年人对文学的热爱,已成为当前昭通学院服务地方发展不可回避的一项现实选择。昭通学院开展昭通文学进课堂的实践活动,将会为地方的文化建设尤其是昭通作家群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流年似水,往事如烟.当年昭通师专第一届毕业生沿学校围墙栽下的纪念树,而今大多因学校的扩建而被砍伐,留存下来的,已然高耸入云,粗至逾抱了.回首昭通师专20年,最难忘的是她的第一代.  相似文献   

14.
探讨昭通师专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以传承昭通特色文化为出发点,反映昭通悠久历史、旖旎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在文献搜集和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甲马是中国民间祈福禳灾祭祀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种各样雕版印刷品的总称。昭通甲马是中原文化习俗流入后与昭通习俗渗透与交融的结果,它远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后受到形成于康熙年间的湘西傩戏的影响,在昭通地方"端公戏"之中得到较完整的保留和较集中的体现。论文拟探讨昭通甲马与中原甲马间的联系,昭通甲马的特点,并推测昭通甲马能扎根的原因,从而寻找昭通甲马流变情况及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6.
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之交,总面积二万二千四百二十三平方公里,全区十县一市,人口三百七十五万.昭通历史悠久,开发较早,古代是中原通往云南的要冲,汉晋时期曾有过较高的文化,被称为“宁州冠冕”.但是由于山大坡陡,交通不便,加上政治上的种种因素,隋、唐以后,就逐渐沦为贫穷和不发达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昭通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有了很  相似文献   

17.
昭通师专创建20年来先后为昭通、东川、曲靖、昆明、思茅等地输送了5000多名毕业生,现有在校生1740多人.师专建校初期,学生工作由政治处负责,一人代管,没有专职干部,不设班主任.以年级设政治辅导员.现任中共昭通市委书记张平同志就是校团委书记兼七七级的政治辅导员.由于当时学生大多数是“老三届”知青考入,社会阅历丰富.不管是责任心还是组织能力都相当强,班上工作大多是班委主要负责,所以以年级设政治辅导员也适应当时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数千年来,昭通大地上众多的民族在不断的迁徙与定居的交流中,伴随着无数次的冲突与融合、征服与反抗,产生过成千上万的民族地名.地名记录了昭通先民在改造环境、开发资源、建设家园的生产、生活历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老病死、人情世故、众生百态的感悟与反思.地名是研究昭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了解民族习俗、风土人情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9.
我的母校,昭通师专建校至今已20年.她的历程可以说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历史相差无几,或者说她是沐浴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所屹立在乌蒙山中的高等师范院校,甚至可以说没有邓小平改革开放路线就没有今天的昭通师专.  相似文献   

20.
曾令云先生的《云兴街》在创作上表现出昭通人、昭通方言和昭通文化的层级对应,用昭通方言塑造昭通人形象,展示了具有多元化、多民族、地方特色的昭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