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与爱戴,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接受教育奠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中教育道德的悖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权威使教师能够通过自己所树立的榜样影响学生的品德成长,学生也倾向于选择自己身边的师长或同.伴作为道德学习的榜样。在教师为学生树立的道德榜样中,教师自身的行为示范对学生最具感染力,没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德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交往过  相似文献   

3.
王春叶 《甘肃教育》2011,(13):50-50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为教师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课堂教学,总是教师讲,学生听,并且教师还要不断地重复,生怕学生没有记住。于是,学生成了听众、旁观者,成了记录员、速记员,而教师成了演讲者,成了课堂的主角。一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的书上也画得密密麻麻,可是学生却没有多少进步,不但语文成绩没有提高,就连老师一再强调的知识点有些学生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陈德发 《青海教育》2010,(11):47-4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师爱则是教育的原动力。这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学生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职业情感,因为爱与教育同在。  相似文献   

5.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道德品质。古人说:“感人者,莫先乎情。”“为良师者,赖其仁,非教术也。”没有教师的爱,学生好似幼苗没有阳光;没有教师的爱,学生的身体、品格和智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和自由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区分为真爱和假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要把你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献给学生(不是献给某个人,而是献给集体)的愿望,是努力使学生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也达到和我们同一水平的愿望。”真爱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诚”。真爱…  相似文献   

6.
教育,就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射进学生的心灵。可见,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的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有了老师这种爱的力量,就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许多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但教师对学生的爱,掺不得半点私心杂念,要爱得纯洁无私,没有界限,没有等级,一视同仁,要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本案例中,教师对本中“长”字的读音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师先请小明朗读并让大家点评,学生对“你那里面有没有长胡子的小虾”中的多音字“长”的读音产生了争议。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没有一笔带过,也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建议大家把‘你那里面有没有长胡子的小虾,有没有穿硬壳衣服的田螺’这两句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看看到底应该读什么”。  相似文献   

8.
所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及物质,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就,同时教师也获得相应的发展。显然,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主要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何谓预习?《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还没有讲授的新课程之前去自学。一般来说,学生的预习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往往是零散的、没有明确目的的、不规范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教育,包括体育课程教育.以往树立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很少去考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过多的是教师的表演。教师讲解和示范过多.造成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压制。学生的兴趣、爱好无从体现和提升,最终导致效率低下和教学定位的错失。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的学校不是为教师开的,而是为学生开的。学校如果没有了学生,教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吴倩 《青海教育》2011,(6):29-29
激情是点燃学生热情的火炬,是激发学生隋趣.的酵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激情是教师工作的催化剂,是教师工作成绩的奖赏,是教师永远年轻的标志。没有激情的课堂,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没有激情的课堂,触动不了学生的思维;没有激情的课堂,开发不了学生的潜能。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笔者认为做一个中学英语教师不能没有激情。这是新课改给中学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不可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应用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越来越感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难度在增大,教师总是在感慨现在的学生没有以前的学生听话,现在的学生没有以前的学生好教,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好像已经走进入死胡同,没有办法能够使思想教育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个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的学生“没有问题”。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越到高年级,发言的人越少。真的是学生“没有问题”了吗?不是的,根本原因在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不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或书本不一致的看法,教师备课往往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思考到了,由教师反“客”为“主”地提出来,甚至连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增强专业修养,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发展才能有所依托,才有保障。没有教师素质的提升,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创新,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的发展,尤其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自律状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笔者听过很多老师讲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遇到学生答对问题或某方面做得好时,教师均给予了不同形式的鼓励,让学生拍着各式的节奏鼓掌就是其一,但遗憾的是,很少见到哪个教师“亲自”为学生鼓掌。问题看来很小。殊不知,如果教师能亲自为学生鼓掌,学生心中会多高兴。为什么老师的手拍不起来?也许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那是孩子们的把戏,总应该与之有一定的距离。也许那只是哄哄孩子而已。说到底,也许眼中还没有学生,不爱学生。不爱学生,爱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对学生没有爱心,教育就会脱离主体,教师成了绝对的课堂主导,这也是几千…  相似文献   

18.
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引导好教育好学生,常常要与学生沟通。笔者就如何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强化育人效能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热爱、了解、严格要求,都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人格的思想和行为.是教师职业道德高尚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教师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具有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品格,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根据教师这一职业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关爱学生。马卡连柯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因此,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奋发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博大的无私的情感在班级管理中会产生较强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