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办社工机构是社会组织中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一种,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社工机构以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产品、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独特优势。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民办社工机构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遭遇了治理理念落后、政策制度不完善、治理体制改革滞后、筹资渠道单一、专业人才缺乏、职业认同不高等多方面困境,需要通过提升治理理念、进行政策制度建设、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增强资源整合能力等途径发展壮大,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举措,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实务型职业与现代学徒制有较强的契合性。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配套政策不健全、社会工作机构参与动力不足、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师资力量缺乏等困境,需要从明确政府责任、出台各项具体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公益资金支持,调动社工机构积极性、校社共同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及建设校社互聘的师资队伍等方面寻找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建设的深入,社工机构开始快速发展,不少受过社工专业教育的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到社工专业机构从业,但是,却明显地表现出对社工理念理解停留在表面、不能在实务中正确地使用理论、与案主的接触交流存在困难、无法识别整合资源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社工的九项能力建设,希望对社工培养机构培养方案的改进、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自我成长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作为应用性专业,需要不断地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就是通过学校和机构把知识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在社会工作专业学习中得到应用。但这一模式存在很多需要问题,既有学校、政府方面的问题,又有社工机构的问题等等都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的认识论引入了兴趣的范畴,建构了围绕社会批判理论而展开的新的认识论,这一认识论的基本结构就是认识与兴趣的二元互动。他的认识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重新审视理性,重视价值理性,二是对唯科学论进行批判,三是探求价值和理性的内在统一,四是建构实践和理论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然而,就现今而言,哈贝马斯认识论的观点需要与马克思主义的观念进行比较评析,增加新的内容,进行新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郑进  刘铭鼎 《江汉学术》2023,(2):99-107
2020年以来社会工作者积极介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拓展了社会工作的传统服务领域,对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的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通过对这一时期武汉市的社会工作心理疏导服务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社会工作行业积极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疏导服务项目,社会工作者积极开展心理支持和干预服务,行业内出现了“社工服务心理化”的新趋势。非自主性的发展环境、社工机构的生存需要及社工专业的自主性探索等共同形塑了该趋势。社工服务心理化扩展了社工行业的服务边界,模糊了已经形成的专业形象,亦增强了社工行业的行政依附性,对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带来了挑战。这一新趋势凸显了社会工作专业在社会治理中的正功能,国家需要和党建引领作用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建构的独特路径,对我国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具有积极启示意义。((1))  相似文献   

7.
法律祛魅与政治学的科学化带来的后果是法律被理解为自我调控的系统而失去社会整合功能,现实中系统脱离生活世界进行自我解读并控制生活世界的运行,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合法化危机。为化解这一危机,哈贝马斯选择了区别于现行系统性整合方式的社会性整合,其目标导向是依靠政治力量形成民族国家共同体并扩展为超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这种人为共同体的建构需要自然共同体——生活世界作为背景预设提供合法化来源。程序主义立法是哈贝马斯用来沟通人为共同体和自然共同体的工具,社会性整合在这一沟通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8.
商谈伦理及其基础概念公共领域产生于考察西欧社会发展历程及现代欧洲社会和解的分析过程,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及其公共领域概念可以为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供新的解读模式,有其广泛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政策工具选择理论是政策工具理论的核心议题,但已有的研究内容均将焦点集中于工具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而在工具选择的程序方面却很少涉及.试图在综述政策工具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关注并尝试建构政策工具选择的程序,以期为当前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是指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社会保障服务上享受水平基本相当的服务。以政府公共政策理念为视角,从政府经济政策、政治政策价值和社会政策方面分析了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建构的理论依据,从而得出政府作为政策制定主体和公共服务权威型提供者,在建构城乡社会均等化保障体系上应该遵循“配置与分配决策”中的效率与公平、服务性、社会利益的增进与平衡等政策理念,进行政策建构行为的优化,做出合理的政策选择,提出了政府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政策选择,即经济、政治和社会等三个层面的政策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教师办社会服务机构只是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道路,是解决社会工作"教育先行"问题的结果。2012年5月,广西桂林市也成立了广西第一家高校教师社工机构——博仁社工服务中心。对东、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办社工机构的教师实际状况可知,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办社工机构存在的困境主要是……。要突破此困境,须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出路,即,设法促进西部地区社工机构的良性发展,促进社工专业的职业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频发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伤害。一方面考验着国家的赈灾救灾应急体系,另一方面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针对受灾人民的心理康复和社工服务工作也考验着广大的NGO组织。笔者认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相关各方立体配合,协调调动多方资源,对于灾区重建工作的推进是大有益处的。本文以灾区适龄上学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社工为主要介入方,协同社工机构、政府、学校,探讨多元立体角度下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作为一种学术机构,担负着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的重任.大学教师在这一机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政治影响大学运作同时,也影响着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同时,政治与学术、市场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建构学术、政府、市场三位一体机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教师素质结构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内部调整,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结构系统。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是解决社会理论中关于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之间张力问题的一种尝试,它超越社会思想界的社会决定论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力图在社会性(客体性)与个人性(主体性)之间寻求一种理论综合,认为社会结构与个人相互建构、不可通约,为我们理解教师素质结构的重建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哈贝马斯商议民主理论是在公民社会的逻辑起点上,通过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与发展提出的.它通过强调民主的核心是交往的制度化和交往过程的主体间性,指出民主的形成过程是商议和交往,是非纯粹的程序民主.通过对该理论在我国运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对比分析,该理论对我国的民主环境、制度建设、公民参与和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某校2007级社工专业学生实习经历为例,分析实习生与实习机构互动关系。文章从实习生学习社工知识动机与实习机构培养社工实习生动机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文章认为,低动机的实习生与低动机的实习机构会出现互相排斥,而高动机的实习生与高动机的实习机构互相接纳程度高。文章认为可从宏观(社会环境)、微观(学生状况)、中观(学校)入手,整合资源,达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以提高专业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交往是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普遍方式,对交往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哲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是以理解为目的,试图以语言为媒介,用交往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对哈贝马斯关于交往理论的深刻阐述基础上,力图凸显交往在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起人们对交往理论现实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导向的不断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成为一种发展导向,目前我国尚未有完善的学分银行建设。文章结合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在多个省市进行的试点情况,以STC理念的核心内涵,即关注终身性、以全民教育为基础、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加强与企业界合作、课程整合等五个方面作为其理论分析支撑点,提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行动策略有明确建设目标、建构学分银行框架、完善运行机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政治正当性即政治体系或在此体系中所做出的决策何以拥有权利要求民众的服从,一直是政治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古典社会契约理论的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等均主张同意理论,即政治正当性的来源存在于民众的同意之中。但是同意理论就制度设计而言,无论是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选举或其他增进参与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和表达同意,相对于其目的都是残缺的;同意作为政治自愿要求共识的形成,但这却与现代社会价值多元主义的事实相悖。因此,仅仅将同意作为政治正当性的来源显然是不充分的。本文将通过讨论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理想话语环境、共识真理观,以及程序主义的话语民主理论论述来揭示哈贝马斯所主张的政治正当性由同意向民主赞同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现状调查,以率先试行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台州市为重点考查对象,对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创新做法进行制度分析,从中寻找建构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脉络,厘清犯罪被害人获取国家补偿的资格限制、方式、数额以及相应的补偿资金的来源,具体发放机构和程序设置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等制度问题,以期对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