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爸爸脑袋不大,一双杏核眼,两道八字眉,嘴唇厚厚的,有句俗话道:“厚嘴唇,笨舌头。”可爸爸的嘴一点儿都不笨,尤其是在对待喝酒这件事上,他可会狡辩了,不信,我说一件事你们听听。有一次,爸爸的朋友结婚。这种场合哪能少了他。清早,妈妈前脚上班走,爸爸后脚就去了。傍晚我放学回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我在和小朋友一起看画报时,偶然翻到一张毛主席的画像,便问身边的小朋友:“这位是谁?”不料,小朋友们都说不知道。我叫他们再好好看一看,想一想,这时才有两个小朋友这样回答,一个说:“他是个好人。”另一个说:“他是天安门城楼画像上的人。”这件事,使我这个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的人吃惊非小,犹如当头挨  相似文献   

3.
有—位世界上著名的走钢索艺人叫华伦达,他曾说:“走钢索才是我真正的人生,其他都只是等待。”他就是以这种态度走钢索的,每一次都非常成功。但是1978年,他在波多黎哥表演时,从75英尺高的钢索上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得知后,悲痛地说:“我知道这次一定会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他把很多精力用在避免掉下来上,而不是用在走钢索,结果反而失败了。而以前每次成功表演,他只是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根本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这件事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他们创造了一个术语叫“华伦达…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3日,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我从纪念他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收了许多学生。在第一堂课上,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从今天起你们开始跟我学习,我要求你们做一件事——在思考问题的间隙,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这样可以舒活血脉,放松大脑。”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我的要求是,从今天开始,每天做足300下,大家能坚持一年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  相似文献   

6.
最喜欢的人     
冠豸 《幼儿教育》2011,(7):18-18
在幼儿园的美术课上,老师让小朋友画自己最喜欢的人,儿子画的居然是我。当妻子说起这件事时,我一脸愕然。就在头天晚上,小家伙还因为淘气打破了玻璃杯,被我狠狠地“修理”过,他当时哭喊着说:“讨厌爸爸,我不要爸爸!”  相似文献   

7.
学会遗忘     
有位智者,和一位朋友结伴外出旅行。行进在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跌倒在悬崖边,他的朋友拼尽全力拉住他,才使他免于葬身谷底。智者得救后执意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有一天,在海边,两个人为一点小事争吵起来,朋友一怒之下,给了智者一个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颊,说:“哼,我一定记下这件事!”于是他找来根棍子,在退潮的沙滩上写下了这件事。朋友看后感到疑惑,智者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惟恐忘记了的事,而我告诉沙滩的,都是我惟恐记住的事,我要让沙滩替我忘记。”还有一个故事:两个和尚同行前往一座寺庙,途中遇到一条河。河水混浊,…  相似文献   

8.
今天天真蓝     
一位做教师的朋友曾对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让学生用“天真”这个词造句,不少学生都造了“张小明是一个天真的孩子”这样的句子,惟独一个学生站起来后说:“今天天真蓝!”一开始我以为他是把这件事作为笑话讲给我听的,但事实却并不是,“这个句子造得最好。”他说。我的这位朋友称得上是一个好教师,他知道打破常规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语法上看,那个孩子所造的句子显然是不对的、然而,谁又能否定那句话里所包容  相似文献   

9.
黄小平 《课外阅读》2010,(12):51-51
一个小偷问智者:“一个人做了坏事,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吗?” “当然会!”智者说。 “假如有一天我偷得许多金银财宝、而这件事又始终没被人发现,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小偷说。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金华市,近来出现一个捐资一千万元给正在建设中的金华大学的神秘市民。这个神秘人物,在六月的一个雨夜中找到了我。他说本来那捐资的事,他永远也不想别人知道,包括他那三十九岁才娶的妻子及自己的父母。可是有件“法律”上的事,他必须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他只能“曝光”。他明白地告诉我,金华那一千万元钱,确实是他捐的。捐资协议在裤袋里。他说话声音极轻,好像是送了一块手帕给定情人那样小心翼翼。我不禁一怔:这几个月,省内外有多少人一直在找这位神秘的大财神,而我却得来全不费功夫。我打量此人,他真是“金华一怪”:他穿件皱巴巴的黑衬衫,头发蓬松,别说没老板“气派”,就连机关干部也不像。这种土老冒,他也能有钱?  相似文献   

11.
放学时,我照例对学生们一天的在校表现进行总结.大家都很认真地听着,唯有小宇,双眼盯着窗外,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我用眼神暗示,可他毫不在意.我提醒他认真听讲,他却说:“老师,我听着呢!”这时他的同桌说话了:“你明明盯着窗外,还说认真听讲?”小宇不服气,开始反驳:“我是一边看着外面,一边听老师讲话,谁说我没认真听讲?”我制止了他们.我告诉小宇一个人不能同时干几件事情,我说:“只有集中注意力干某一件事情,才容易把这件事干好.”说完我继续做每日总结.  相似文献   

12.
小笛信箱     
问:两个月前,有个男生写信给我,说喜欢我,从那以后我的心里就开始想着这件事,渐渐地对他开始注意起来。谁知道最近他又对我说,现在不想谈这件事,只想好好读书。为此我陷入了痛苦的境地,他为什么要出尔反尔呢?(小燕子)答:时间、心情和情形的变化,常使人陷入“出尔反尔”的窘境。理解这一点,会使你好受点。他既然“反悔”而要好好读书,你也可以做同样的变化。同时,我觉得对你们两个人来说,这种“变化”是更好的变化。问:由于父母工作的需要,我从老家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几年下来,我还是无法融入和适应现在的环境,经常…  相似文献   

13.
邵力 《小学生》2007,(4):34-34
“淑男”楷模——王健在我们班,王健可是个标准的“淑男”!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时我们踢足球,正好缺一人,我们就去请王健。哪知王健竟然说:“踢足球太危险了,这种危险的事不适合我。”我答:“有什么事不危险呢?”王健说:“当然是看书。”“什么?天底下居然还有这种人?”请不动他,我们就识趣地走开了。  相似文献   

14.
林建江 《河南教育》2005,(12):40-40
那天早操后,体育老师对我说起一件事:“你们班的张小胖几乎每次上体育课都要找理由搪塞训练。这不,上周五体育课跑步时,他掉队了,我让他跟上队伍,他态度凶得很啊,还说什么‘你不知道我跑不动吗’……”说完,无奈地摇摇头,听了这件事,我心头一震;  相似文献   

15.
有两件看似小事,但却涉及到教师职业行为的事件引起了我的不安。我想在每月末全体教工参加的园务会议上提出:一是有位家长反映的“不高兴”的事,他在孩子午睡起床时来接孩子,只见教室门窗开着,他提出孩子是否会着凉,但教师说按规定必须要开:另一件事是我听家长谈论幼儿园老师总是向家长“摊派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细节,你也许并不在意 一天,一位关系很“铁”的家长向我谈到他儿子回家叙说的一件事:昨天语文课,该生和同桌先后被我提问,两人的回答都正确。我对同桌说的是“请坐下”,而对他说的却是“坐下去”。他当时感受到很委屈,觉得我偏心,课再也无法平心静气的听下去。 我仔细琢磨,可能我是“说者无意”,然而学生  相似文献   

17.
心里有话才能写这天一进教室,怪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这么一行字:我说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你相信吗?“不相信!”几乎是异口同声。诸葛大生本来是想说相信的,可是想到上次的失败,他稍稍犹豫了一下,就没来得及说出来。只有白云飞和石铃娜两个人说了“相信”。大家知道,石铃娜说“相  相似文献   

18.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的哪件事,把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例文琪琪□许佳敏琪琪,是小名,她的大名就叫朱舒琪,今年10岁。让人一见就难忘的是她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眼睛虽然不大,可很有精神。“你们做小姐妹吧。”看着琪琪和我一起玩得高兴的样子,妈妈说。“您以前也有小姐妹吗?”我问妈妈。“嗯。”妈妈笑笑说,“那时候,我们几个小姐妹一起玩得可开心啦,踢毽子、割草、画画……”是吗,我和琪琪一…  相似文献   

19.
儿子的创意     
儿子的创意毕淑敏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很郑重...  相似文献   

20.
不认识     
这件事是我的一位老同事说给我的,他已经退休了. 那次聊天,我说到他"桃李满天下"时,他笑了,不加掩饰的勉强,比哭还难看.他给我说了一件事,听罢我也换上了他的那种表情. 他说他曾经坐公交车,上去时过道上已经站着几个人了,根本没空座儿.他也站着,过了一两站吧,或许是看见他一把年纪抓着扶手摇摇晃晃,旁边一个小青年站了起来,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